關於[一路玩到掛]的文章:


  初看簡介很直覺的會想到《活個痛快》或是《一路玩到掛》,而這部戲的劇情結合了年輕得重症與生命最後的時刻的瘋狂與燦爛的題材,且不以死亡的沉重來著墨而是以喜劇的方式呈現。我特別喜歡這種類型的電影,或許是我生命的真實遭遇,從小就遭遇親友的癌症與死亡,參加過許多次葬禮,事實上這在我心中植入了幾分陰鬱,對死亡的害怕與恐懼,有時孤獨便會想「如果我現在得了癌症、去開刀甚至死了,有誰會為我傷心,有誰會為我難過?他們會記得我什麼?」   「他們會記得的我是真正的我嗎?」   死亡所觸及「存在」的議題是整部片的核心。我認為青壯年與年老接觸死亡的最大不同在於生命實現的程度,但看過《一路玩到掛》會知道在死亡的檢視下真正重要從來不在於「量」而在於「質」。班諾是個及時行樂的人,從未想過自己會死,在碰上死亡時顯得徬徨無助;而安弟則時刻與死亡為伍,他的靈魂受限於他的身體,不斷地在網路上發送視頻,希望別人能夠記得他,但一直找不到方法,身處兩個不同世界的人因死亡而有了交集,安迪讓班諾了解何謂生命的「質」,告訴如何面對死亡以及思辨生命的重要;班諾讓安迪了解生命的「量」,實際帶安迪去體會與享受世界的美好,原先性格互...
《最酷的一天》-生命的「質」與「量」
水果指南
最酷的一天
2016-06-15 00:46:34
演技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