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武俠]的文章:


【徐皓峰式武打的近身交手】#宥事典 10 在電影【師父】的記錄片【挾刀揉手】中,徐皓峰對於香港武俠片做了一個評論「(香港武俠片)大多是以蒙太奇的電影技法,代替真實武打。有好多概念,還是延續胡金銓的傳統,把武打舞臺化,追求一個儀態的美感。在京劇的武打,就是打兩下,一定要翻一個筋斗,讓它有一個視覺的變化。」 並且更進一步認為,香港人完成了一種「京劇武術」跟「民間武術」的完美融合;因此,他便希望自己在武打電影中找到一條自己的出路,「那我這兒呢,我就是把北方這種『交手式』的武術,看看能不能把它最大電影化。」  「交手式」,就是兩個人的身體交織在一起,並利用槓桿變出來殺招,概念就跟太極的「推手」非常相近。根據徐導的說法,北方武技,沒有那種蹦跳,而是非常凶險的近距離的格鬥。 這種交手式的架式並不都那麼好看,視覺上也沒那麼瀟灑,但導演就是希望能拍出「不是瞎掰的武打」。劇組人員甚至還透露,徐皓峰並不會事先把招都設計好,而是在現場按照地形、人員,一招一招地去套出來,嘗試(招式上)各種最接近現實的可能,找出想呈現在電影中的感覺。這也是為何徐皓峰的電影中,沒有那些飛簷走壁的鋼絲或眼花撩亂的特效,還是依然能抓住觀眾的眼睛:寫實。 縱觀徐皓峰的電影,除了【師父】裡的「挾刀揉手」,和最後的兵器巷戰以外;還有【箭士柳白猿】中的「划拉巴子」;甚至是【一代宗師】中,葉問與宮寶森的「奪餅大戰」等這些看似巧妙的「徐皓峰式武打」,其實都是徐皓峰試圖呈現出「交手式」的奧妙與美學於他的武俠中。  此外,徐導還提到,他認為西方的動作片,到了【神鬼認證】(TheBourneIdentity,2002)這個系列,是一個里程碑,脫離了原本在好萊塢風行十幾二十年的那種港式武打,從舞蹈化的招式轉變為一種特工式的近戰格鬥。徐導表示,特工的格鬥,其實就是一種交手式。而他以交手式,不管是兵器的還是拳腳的,來設計【師父】的寫實派武打...
[知識] 【徐皓峰電影的近身交手式】
宥影評  2018-01-24 14:38:54
【刀與劍的交鋒】-經典畫面重現 在龍門客棧外,兩個武功高強的高手,一正、一邪;一劍、一刀;雙方擺好架勢,出招!頓時刀劍相交。這是1967年【龍門客棧】中,女主角朱輝與東廠的二檔頭交手的一段經典畫面。 這段過招其實只是一瞬間,當下看並沒有特別的驚喜或亮眼之處。不管在技術層面、美感層面還是劇情結構上,這個畫面都不會是大家特別拿出來討論的重點。然而,令人驚訝的是,在42年後,這個刀劍往來的畫面竟然又以另一種更華麗的方式被呈現出來。 2009年,彭氏兄弟的奇幻武俠電影【風雲II】中,步驚雲為了阻止魔化的聶風,決定挺身而出,於是就有了這麼一段絕世好劍與雪飲狂刀交鋒的經典畫面。不過不同於胡導俐落的速度感,彭氏吸收了好萊塢柴克史奈德等娛樂電影的手法,以大量的CGI特效、慢動作鏡頭來渲染這個源自漫畫的奇異武俠世界。因此原本一瞬間的畫面,在彭氏的手上便成了這個唯美、超現實的漫畫彩頁風格。   雖然大家普遍對【風雲II】的評價不高,但我真心喜歡這部電影,就算現在華語電影的CG特效都還做得零零落落時,彭氏卻已有辦法將抽象的仙俠武功逼真地呈現在電影,水準甚至比許多好來塢大片還高,這絕對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成就。當時我也是本著對此片的熱愛才回去認識馬榮成的原著。我甚至大膽地說,正因【風】片的成功與優良,也讓仙俠、奇幻這類型的題材在觀眾心中變得更有可能實現!在當時的我而言,真的是看到了這麼一絲曙光。另一方面,也正是因為【風雲II】這個有名的畫面,才讓我們在回顧經典作品時,特別注意到,胡導竟用最簡單的方式將「飛身進攻」、「一瞬間敵人兵器已來到眼前」等武俠小說內難以想像的橋段給視覺化。同時,我們也發現,原來胡導的武俠電影對後世影響這麼大,即使到了現在,還是不斷地能從電影中看到胡導的影子、遺跡存在著呢! #胡金銓 #龍門客棧 #彭氏兄弟 #風雲II ...
[趣事] 【刀與劍的交鋒】 - 經典畫面重現
宥影評  2017-09-13 12:34:08
【胡金銓與徐皓峰】 -相隔半世紀的對峙#宥事典 06   -兩部武俠經典的互文-  在胡金銓先生的經典武俠片【龍門客棧】中,有這麼一段: 神秘的游俠蕭少鎡,硬是闖入了被錦衣衛暫時控制的龍門客棧休息。在眾嘍囉都敵不過蕭少鎡時,錦衣衛的二檔頭便決定來與這個擅闖者談判交手。 於是有了這個經典的隔桌對峙畫面。    過了49年後,這樣隔桌對峙的戲碼又被另一個武俠電影的奇才導演,徐皓峰,呈現。 【箭士柳白猿】中,主角柳白猿原本要去找女主角一起遠走高飛,沒想到一進門,卻發現同樣武功高強的敵人匡一民,已在屋內桌前等他,無奈的柳白猿只好也坐到對面。 兩個武林中最厲害的高手就此正式見面,準備來場你死我活的談判。 這一幕雖然看似平靜無奇,卻是整部電影最精彩、最緊張也最具張力的一段,同時也是我最喜歡的畫面。   -對峙的張力-  事實上,整部【箭士柳白猿】,甚至徐皓峰所有的電影作品,其武打都充斥著這樣的「對峙」: 高手過招,勝敗生死往往只在一瞬間,因此不會直接出招,而是要等待時機、刺探對方,當兩人坐到椅子上、當兩人將手都放在桌上,較量就已經開始了。  也許大家會對於沒有出現華麗誇張的打鬥場面而悵然若失,但若能看到了片中「對峙」的精妙處,就會瞭解到,這種「以靜制動」的對決,往往比那些花拳繡腿來得致命得多(頗具古龍的風味)。由此我們也可知,徐氏的電影已經不是拍打架、拍娛樂,而更接近真正的「武學」!  而沒想到這樣不凡的創作,其源頭便是受到大前輩胡金銓先生的啟發。差別只在於胡氏的是對峙比較偏劇情面的張力,而徐氏對峙中武學的成分又多了一些。  關於胡氏電影中的「對峙張力」,徐皓峰就在影評集《刀與星辰》中提道: 「胡金銓的竹林打鬥借鑒了日本劍俠片,氣氛嚴峻,對峙時完全是日本風格,打鬥時的剪接技巧又超越了日本片的實戰性,開掘出跳躍、飛落的技巧,對動作性極盡渲染。」...
[知識] 【胡金銓與徐皓峰 - 相隔半世紀的對峙】
宥影評  2017-08-07 14:04:03
【三少爺的劍】:70分 古龍的牌子,爾冬陞的瓶子,徐克的酒。   故事描述一名劍法高強的殺手,燕十三,汲汲營營地想找號稱天下第一劍的謝家三少爺比武,每想到來到謝家神劍山莊,卻發現三少爺早已去世,失去人生目標的燕十三從此退出江湖,來到某個小鎮隱居。在這個小鎮上,燕十三無意間結識了一位「沒用的阿吉」。這兩個天差地別的人會擦出什麼樣的火花?燕十三是否有辦法超越已死的三少爺的劍?而沒用的阿吉有沒有辦法變「有用的阿吉」呢?   導演爾冬陞,曾編導【大魔術師】、【槍王之王】和【新宿事件】,也是這次【三】片的編劇之一。 爾冬陞曾在1977年演出楚原導的舊版【三少爺的劍】,在片中擔綱男主角。這次的劇本則是導演啟動他在99年重寫的劇本,除了結合3D的技術,另一方面片中有試圖想找回以前邵氏的味道。 本片包括場景、演員時不時有如詩一般一整串的口白,或是些微浮誇卻直接的表演,可能都與現今功夫片不太一樣。觀眾可以將其當作「有現代拍攝技術的武俠片」來觀賞,比起現代風格強烈的【武俠】或【劍雨】,可說是別有一番風味。 一改古龍對角色扁平的描繪。爾冬陞拍的【三少爺的劍】中,人物都有了顯著的性格、情感的掙扎,角色都更加立體。也因此,整個故事的情感都比較豐沛,也比較多元,甚至還有放入一些幽默的元素。更甚者,角色都被賦予了更完整的背景,將原著中留白的「角色的過去」給補齊。這是一個非常勇敢的做法,試圖自行去杜撰解釋小說中沒有的情節,讓人物的動機更加有說服力,因此觀眾也更容易對角色產生連結或情緒,不過原著的書迷會不會他的解釋就不一定了。 武打的部分,在看【槍王之王】時,他對槍法的呈現就很有古龍的味道,所以我特別期待這部他拍古龍的小說。不過,由於他算是第一次導武俠片,而且可能又考慮要做成3D的因素,因此找上了編導過【七劍】、【龍門飛甲】、【狄仁傑】系列及【智取威虎山】的導演徐克合作,因此整部片的武打都...
【三少爺的劍】:70分 - 別鬧了,徐克先生...
宥影評
三少爺的劍
2016-12-11 21:46:39
總評
7
我一直是個運氣不錯的人,每當滄海遺珠,總會有拾獲的一天,例如─「徐浩峰」(或作筆名徐皓峰)。早在2011年金馬影展《倭寇的蹤跡》(入圍新導演、改編劇本)就想看看這個導演的作品,無奈時間配合不上,隨後2012年的《箭士柳白猿》(入圍改編劇本、動作、原創音樂)也一樣扼腕沒看到。再隔年,徐浩峰憑藉著《一代宗師》編劇兼顧問的身分,讓更多影迷認識了他,但對於這位創作者我卻依然毫無所悉。而就在《一代宗師》在我心中歷時兩年卻還熱潮未退的時候,2015年,他竟以《師父》一片打敗香港眾多知名動作指導,拿下金馬獎「最佳動作設計」(同年入圍有的元家班的元彬、元奎,成家班的李忠志以及董瑋的班底劉明哲),這一獲獎讓他的名字更加響亮,也使得我心中這顆遺珠越來越大顆,幾乎已經變得跟夜明珠一樣了。 今年五月,聞天祥老師在華山光點舉辦了一場「臺北文學‧閱影展」一舉映演了徐皓峰僅有的三部導演作品,讓我先撿回了《倭寇的蹤跡》以及《箭士柳白猿》(感恩聞老師~讚嘆聞老師),接著看過6/8由片商代理上映的《師父》後,總算可以說5年願望一次滿足。 如果我們以最大公約數「動作片」來概括「武俠片」、「功夫片」、「武打片」,那就可以用北京電影學院郝建教授《影視類型學》(2002)一書為動作片下的定義為基礎:「動作片是以人或機械的動作為主要形式與趣味來表達較基本的道德觀以及大眾心理的電影類型」,我個人把"道德觀"這三個字畫上重點。是以從我懂事以來接觸到的武打世界,都有一個很強烈的"道德觀"為中心主旨(不管導演贊不贊成這個道德),從1970硬派張徹與空靈胡金銓開始,雖然表現形式有極端的差異,但「情與義值千金」的核心價值觀卻是殊途同歸,以致我以及華人世界中所有的小盆友都以為世上確實有這「殺生成仁、捨身取義」的江湖遊俠們,遊俠們或身段輕盈或出拳剛猛,路見不平就會拔刀相助。爾後1980進入成龍與酒糟鼻老頭的搞笑雜耍身段或劉家良...
《師父》PLUS徐皓峰三部曲
總是在瞎忙
師父
2016-06-27 00:22:14
氣氛
10
  《空山靈雨》│松林雲嵐,氣韻深遠;凝鍊節制,讓渡精神   武俠電影在中國歷史與文化脈絡的發展下,和美國的西部片一樣,是一種發展成熟且極富民族色彩的電影類型。五月後半幸逢聞天祥老師策劃的「臺北文學‧閱影展」,選放中國導演徐浩峰與英國作家哈洛品特彼此「文武對望‧字影跨界」的數部作品;除徐導近期的三部武俠作品之外,尚有胡金銓導演的《空山靈雨》和李小龍的《猛龍過江》。   武俠電影的發展在1949年前以中國為主,之後重心移往港台兩地,要談1949後的台灣電影發展,決不會少了胡金銓,尤其是在武俠類型一塊。胡導演最著名的成就是1975年以《俠女》在坎城影展獲頒高等技術委員會大獎,是臺灣電影首次站上國際舞台;俠女之前的大醉俠、龍門客棧,以及後來的山中傳奇都可以看見他行雲流水的場面調度與精湛絕美的攝影構圖,空山靈雨亦是如此。除此之外,胡金銓的武俠電影中,也富含中國含蓄美學的文化底蘊;在抒情傳統裡,講話文字往往點到為止,是委婉的、隱喻的、留白的,胡金銓扎實的做到這一點,卻不會讓人有蜻蜓點水、走馬看花之感,反而更加彰顯武俠故事的懸疑與刺激。   空山靈雨同山中傳奇因政治關係無法前往中國,改到南韓取景拍攝。故事發生在三寶寺,主持智嚴即將涅槃西歸,欲從三位弟子中選出一位繼承衣缽,請來武人王將軍帶來功夫高強卻勢利的張指揮、與女飛賊白狐假婚的財主文安來商討,還有一位並未出家可精通佛法、卻近女色、吃葷食的物外法師。這三組人各有支持的候選弟子,除明面上的主持大位爭奪,還有夜裡暗地的三奘法師手抄大乘起信錄搶奪;一切的陰謀詭計在智嚴完成最後一樁俗事──接引購買度碟入寺遭張指揮陷害的流放犯邱明──後浮上檯面。   期間高手過招就有層次之分,可以唇槍舌劍,也能精鍊一拳。庸俗之人踢來打去纏鬥不休,高人出手只出一招,層次立判;胡導打鬥戲鏡頭往往會帶到人物表情與環境中景,在這樣的交接中展現電影次文本所...
淋一場空山靈雨
暗‧影‧星河
空山靈雨
2016-05-30 00:59:26
氣氛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