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程耳]的文章:


不常看華語片、也對戰爭時期的上海灘歷史不了解,只聽說是很有意思的電影就懵懵懂懂地看了,前半段幾乎一愣一愣地看,後面敘事線慢慢疊合起來的時候便有了後勁。 30年代的上海已風起雲湧,地方勢力的鬥爭加上日本抗華的滲透,表面看來氣定神閒卻危機四伏。本片的角色很多,以黑幫老大葛優代表的上海、淺野中信代表的日本、從交際花變成性奴的章子怡代表上海與日本的悲劇,這三條線拉出來形成主軸,再佐以周邊人物的兒女情長,用眾角色的羅曼蒂克史描繪出上海的消亡。 在還沒看之前,已知中港影評形容本片有著昆汀塔倫提諾的暴力美學,但我總覺得除了在冷靜的畫面中見血以外,比較像的是很愛用吃飯鏡頭推進劇情,除此之外不太會聯想到。的確,電影中刻意打破敘事時序,並沒有一開始就要讓觀眾看懂的意思,但昆汀的敘事方式是很紮實的,導演程耳則給我有種故弄玄虛之感,刻意打亂與打碎敘事,一下交錯一下交疊,幾乎要看到一半以後才會知道故事在講什麼。 幸好,本片以精緻的美學成就,還有實力派演員們各個精湛奪目(葛優大哥必須面無表情卻每個神情都是戲,我真的服了),足以撐起劇情,否則我實在覺得有些地方過於破碎,削弱了人物的立體感,也就減少更投...
《羅曼蒂克消亡史》:30 年代上海的黑色輓歌
SELINA
羅曼蒂克消亡史
2017-07-15 20:04:36
氣氛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