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確,離這部片正式從首輪戲院下檔,已有段時間,但認為片中藉任何事物,所表達的意念,不論是直接,還是得從各種暗示彙整而得來的,相當值得拿出來,討論導演以該意念要給觀眾思考的用意。因此,在這分享,對於這部片得來的評論與看法。
1.最狠毒的不是粗髒話
先前,呂秋遠律師收到一名高中生的傳訊,得知對方在跟同學玩鬧當中,講出三字經,引來班導給他的懲罰和警告。於是,律師在臉書上,不光給那孩子上一課,還順道舉出古時候的人,沒用半點粗髒話,卻詮釋憤怒和宣洩意思在的言詞。好比如曹操於公元213年,與孫權在濡須互抗一個月後,看到對方在撤離時表現出的穩重心態,而大膽講劉表兒子好不到哪的批判,看似跟曹操前面講的「生子當如孫仲謀」有個對比,卻實際上是不滿沒擊倒孫權而換種方法做修飾的氣話。
同樣地,在這部片,強烈展現這批判不帶粗話的觀點。首先,導演在葛洛伯師傅們,互相用三字經做回應的部分,開玩笑地說他們以此表達問候對方家人的心思。聽起來,這種解說,貌似導演根抱持著玩鬧心態,把這類用詞當成平常用語。實質上,暗示比這引發威脅或恐慌的言詞,存在於世間上可多得很。就如師傅們問候對方家人後,老闆出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