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看1998年的德國電影,《香水》的導演一鳴驚人的作品《蘿拉快跑》⋯⋯儘管給我的感覺,就只是劇本相對比較順暢合理的《一個字頭的誕生》。
全片分成三個段落,去掉串場的對話劇情,去掉片頭直到掛上電話之前的劇情,各自都只有20分鐘。故事就是提出假設,在故事掛上電話之後,一個不經意的抉擇所帶來的影響。
因為遺失一筆鉅款,債務人限定女主角的男友在中午前一定要還錢(否則死路一條),男女主角在短短20分鐘裡,一念天堂,一念地獄。可能是搶劫失風遭擊斃,又或者是問題解決之際卻意外車禍慘死,也可能是谷底翻身的時來運轉。
導演將主軸集中在「這一刻」的敘事時間點,除卻表現了不同抉擇的不同情境與情緒,也同時點出了幾位在三段故事都有份登場的角色,普遍都沒有做出人生抉擇的改變,也因此遭遇都是注定結果。
其實看到這裡,我真的覺得這位德國導演一定看過同類型文本框架的《一個字頭的誕生》。只是在幾段故事重啟不同抉擇導致的遭遇的方式,《蘿拉快跑》相對的更為流暢合理,且善用了電影的優勢(電影就是電影,本來就是天馬行空的潤飾後的產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