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史諾登]的文章:


導演:蘿拉柏翠絲 真人真事:艾德華史諾登、蘿拉柏翠絲、葛倫格林華德 「越來越自由的21世紀,實際上,是實質極端地走向專制。」 網路資訊日益發達的現代,我們生活週遭總充斥著行動通訊的使用者,我們樂於將個人的部分資料(不論真偽),用於註冊各類社群網站或搜尋引擎,然而,就在互信與保護的基本原則,我們將眾多的個資、通訊、帳密做了相當程度的連結之時,蘿拉柏翠絲的這部《第四公民》(Citizenfour),透過前美國中情局職員的艾德華史諾登,揭露了美國政府對於愛國主義下實行的各種違法計畫,這無非是讓我們對於科技進步後的世界,敲響了人類自由的喪鐘,更對政府作為打上了一個大大的問號...... ----------以下有雷,但不影響觀影--------- 這部榮獲2015年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的驚爆之作,起先我沒有特別關注,直到新聞媒體報導艾德華史諾登在俄羅斯尋求政治庇護時,才開始關注這一連串相關的效應,而這部《第四公民》,更是在去年接觸了《神鬼駭客:史諾登》(Snowden)後,多次重覆觀看並反思的紛歧作品,它揭露的並非那些從古至今就一直駭人聽聞的事跡,而是那些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卻充滿諜...
[墨卓影評]《第四公民》- 全球化浪潮下的網路,自由是否已蕩然無存?
墨卓
第四公民
2017-10-16 22:59:00
演技
10
在網路與各類通訊媒體成為主流的現代,我們好像都將此視為理所當然的使用,但過度的依賴與使用,網路成癮也變成是現代人的文明病,而真實世界中,就出現了這麼一位不簡單的平凡人物-EdwardSnowden,不簡單是因為他的身手,平凡則是他的態度與嚮往,他的人生際遇在這次的改編電影中,算是讓觀眾看到了某一個立場的全貌,也算是將去年上映的紀錄片《第四公民》,做了一個前半段的補述,但只是純粹補述嗎?如果只是這樣,何必拍這部《神鬼駭客:史諾登》? 首先,上映日期刻意定在美國總統大選前,我想這個政治性是很明顯的,同時也在第一次的總統辯論,也聽到兩位候選人對於網路使用的態度;再來,我想這部電影的題材,本身就是備受爭議,再加上幾年前,由史諾登透過具有權威的華盛頓郵報以及英國衛報,批露出有關美國政府對於網路的無限制監控,然而這項計畫,從小布希時代(甚至更早)就開始有著全盤的情蒐,當然,對象美其名是可疑的恐怖分子,但實際上,確是毫無節制的蒐集與篩選比對,連美國公民自己都身受曝光,隱私權完全被侵犯,而這個事實也引發了全美,甚至是全世界的震驚,這也撼動了美國在扮演世界警察的形象受損,同時,更讓美國社會與世...
[墨卓影評]《神鬼駭客:史諾登》- 除了了解史諾登,你還得了解美國!
墨卓
神鬼駭客:史諾登
2016-10-02 00:29:05
題材
10
「秘密既是安全,安全既是勝利」   史諾登算是一部半自傳型電影,但他同時也是真實版的《神鬼認證》!!   《神鬼駭客:史諾登》改編自前幾年震撼了全球的美國國防局長年的非法竊聽事件,當時公開這機密的人就是史諾登。而早在之前其實就有由蘿拉柏翠絲所拍攝的紀錄片《第四公民》講述史諾登的揭露事件的真相,也榮獲第87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紀錄片獎的殊榮。而電影則把真實事件以戲劇化的方式呈現在大螢幕上,並找來喬瑟夫高登李維來擔綱演出,看來明年的奧斯卡金像獎又值得期待與注意。   我不得不佩服喬瑟夫高登李維你的演技實在太強了,把史諾登飾演的如此相似。而喜歡看動作懸疑劇(例如:神鬼認證)的朋友可能要失望了,因為神鬼駭客不像神鬼認證有很多的飛車打鬥片段,他是屬於半自傳型電影所以呈現的方式比較像紀錄片的形式,可能有些片段觀眾會覺得很無趣而狂打哈欠。當然電影有幾個我覺得比較可惜的地方,例如神鬼駭客是一部半自傳型的電影所以主要還是一直圍繞著紀錄片的視角,這樣不就變成跟《第四公民》一樣了?我們是看電影而不是在看紀錄片,再來電影的節奏比較偏慢,所以在中間的部分就很容易狂打哈欠,不是電影不好看只是對於喜愛...
《神鬼駭客:史諾登》隱私與安全之間的矛盾點?
晚安山丘
神鬼駭客:史諾登
2016-10-01 23:53:07
演技
8
  近年探討個人隱私與國家安全議題的電影作品不少,拜2013年愛德華史諾登(EdwardSnowden)於香港爆料稜鏡計畫(PRISM)後,為全球政局投下震撼彈。而就電影而言,史諾登的爆料事件以及他在公務機關內工作的過程,本身就是個不錯的取材。不論在戲劇張力上,事件本身令人難以置信的恐怖氣氛,一種侵犯你我隱私,並且無孔不入的威脅感,在《第四公民》紀錄片中也有非常詳實的記錄。而這位當年才30歲的年輕人,為何放棄高薪工作、家人以及女友,並勇敢放棄匿名方式爆料,一方面讓人好奇究竟整起爆料事件的始末,另一方面也讓人好奇你我生活周遭到底有什麼東西在暗中窺視著我們。   而由美國籍導演—奧立佛史東(OliverStone)所執導的《神鬼駭客:史諾登》(以下簡稱《史諾登》),在紀錄片以及劇情片上的界線拿捏可說是一大挑戰。原因在於史諾登事件的相關影劇作品已不是第一次被提及,包括2014年榮獲第87屆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第四公民》,甚至是今年暑假檔期的娛樂片《神鬼認證:傑森包恩》也針對這樣的題材大作文章。如何將史諾登的過去成長心路旅程,以及在政府機構中工作所遇到的驚人內幕、面對工作兩難的心境轉折...
《神鬼駭客:史諾登》(Snowden) - 把事實說出來給你判斷
XXY
神鬼駭客:史諾登
2016-09-27 18:13:03
劇情
8
筆者一直注意到一件事,那就是觀眾往往會將本片與劇情片比較,「這不像一部紀錄片,反而更像是驚悚片」等等;當然,筆者也自認難以抗拒誘惑把《第四公民》(Citizenfour,2014)與陰謀驚悚片相比,特別是《大陰謀》(AllthePresident’sMen,1976),兩部戲都一樣理解言語的力量,證實有時評述直敘的文戲比起槍林彈雨、純感官刺激的動作場面更能引人入勝。觀眾必須要知道的是,本片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典型記錄片──這些作品往往充滿大量的數據以及喋喋不休的訪談,但即使是盡力涵蓋多方的觀點,在基本上都有難免有偏倚的一方;而《第四公民》不同的地方,在於導演蘿拉柏翠絲(LauraPoitras)拋棄紀錄片往往強調的觀點平衡,而採取第一人稱視角,將攝影機鏡頭成為另一種形式上的「監視器」──當然,她是獲得艾德華史諾登(EdwardSnowden)本人同意才進行拍攝的,但她常讓鏡頭或場景繼續一段時間而沒有編輯的拍攝風格,讓她顯得更加似一名偷窺者,而不是一個參與者。影片中唯一編輯較大的地方也只是通過簡單的字幕,而且這些字幕也只是單純的敘述,而不是拿來傳達主題或訊息;當人們直接陳述他們對美國監控技術與政策的看法時,柏翠絲只把他們視為在源源不斷的數據資訊,觀眾直接就被丟進這些資訊中,必須要靠自己整理出總結。這部電影完全信任觀眾能了解實際對話中的複雜概念,而不是將影片變成一份powerpoint,以圖表或訪談來迎合他們。紀錄片普遍來說無法像劇情片一樣可以在形式上大放異彩,而《第四公民》則證實了紀錄片一樣有同樣的潛力。或許柏翠絲對資訊本身的興趣沒這麼大,就如最後一幕所暗示的,她更著迷的是事件發生的情緒與感覺。在這場戲中,她去除掉解說的元素,只保留了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反應、恐懼和偏執。這是一個很了不起的結局,讓觀眾明白我們仍然無法了解一切真相。中文預告: 原文發表自痞客邦部落格《光與影》...
[2015金馬奇幻影展] 《第四公民》(Citizenfour,2014)
于清  2015-04-20 00:3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