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維多莉亞]的文章:


十、《第四公民》7.4     如果2015年你只看一部紀錄片,你一定要看《第四公民》--其中所描繪的事件不僅還是現在進行式,更重要的是它能啟發觀眾深思「公民」與「國家」間的關係。它如何辦到這點?導演透過鏡頭直接呈現「洩密者」史諾登的身影,讓他親自闡述動機--這樣的視角選擇已是事半功倍,因為觀眾普遍能同理主角;所以當你回過神來,你已經從史諾登的角度在思考了。 而若站在他的立場,就不難理解史諾登為何稱自己為「公民」--他所面對的道德難題牽涉到公民義務的定義、國家權力的疆界,因此也只有以「公民」的身分去面對,才是最恰當的方式。這也正是史諾登不希望媒體將焦點放在他本人身上的理由--因為唯有每一位公民深思熟慮後的集體共識,才能決定國家未來方向;而史諾登之所以甘冒巨大個人風險,僅只是為了提供同胞知的權利、決定的機會。 不過,這件遠在美國發生的事對台灣的我們又有什麼重要性呢?近年來台灣社會歷經許多改變;姑且不論好壞,有一件事卻是清楚的--作為民主社會的一份子,我們每個人都應思考自己身為「公民」的定位,並進而釐清心目中公民/國家間的關係該是何種樣貌。套用《TheBigIssue》中的一段文字:「請讓我先看見公民。從公民身上,我才有辦法看到我的國家」。   九、《怒火邊界》7.6       別懷疑,這部電影最大的亮點絕對是這位大叔(無誤);艾蜜莉布朗雖是主角,但作為一個只能被動接受現況的角色,反而沒有太大空間可以發揮。有理不能說、有冤不能伸,做什麼都綁手綁腳--由於主角深陷這種困境,觀眾理所當然會看得鬱悶。同時,電影中的人物多數時間都在等待、埋伏、窺視,真正的行動卻轉瞬即逝;兩者比例相去太遠,對習慣流暢節奏的觀眾來說恐怕也很難接受。 但看深一點,你會發現冗長的地貌、景色鏡頭,對比稀少、懸而未決的衝突,其實就是角色的實際處境、也是導演想傳達的核心概念,畢竟真實世...
[片單] 2015 年院線十大 + 觀影清單
強納森  2016-01-25 10:56:40
前陣子看《最後的馬拉松》,劇情大致上以體育好手的人生故事為經,以探討德國療養院的利與弊為緯,勾勒出白叟先生活到老跑到老、願意付諸行動讓理想成真的「熱血」故事。今次看《維多莉亞》,電影依然在工藝設計精緻的德國取景,但熱血瘋狂的,是一個從西班牙獨自到柏林打工的少女Victoria,和她在酒吧外邂逅的四個「兄弟」。 第65屆柏林影展於二月中落幕,《維多莉亞》最終榮獲「傑出藝術貢獻銀熊獎」,可謂實至名歸、貨真價實,片長共140分鐘,採「一鏡到底」拍攝手法,刷新了OneTake影片的長度紀錄。除去了後製時期的剪輯作業,誠然挑戰了觀眾(至少我)看電影的習慣。一鏡到底雖然被貼上了「炫技」標籤,不過前製時期整體的調度和場面切換的路線規劃卻更是場考驗,看完《維多莉亞》後,讚嘆攝影師SturlaBrandthGrovlen的掌鏡功力,從凌晨到破曉,穿梭柏林大街小巷20多個地點,覓不得特別明顯之缺失。但這是把雙面刃,在不剪輯的情況下,電影理當無法做到簡練,一些全無劇情推進的部份讓電影冗長化,顯得拖泥帶水。 《維多莉亞》只有短短12頁的劇本,導演讓演員們自由對話,可以說,主角面對各式各樣的衝擊時,呈現出的一舉一動是毫不虛幻的:兩人關係初發生時的害羞曖昧、到雜貨店偷啤酒時的暗中竊笑、在地下室被槍械包圍時的徬徨恐懼、成功完成驚險任務時的狂歡愉快、眼看同伴離開人世時的悲痛欲絕。Victoria的一夜際遇彷彿為一個人一生的縮影,種種強烈的情緒反應落在Victoria身上,時而鏡頭特寫臉部表情,捕捉主角最「直接」的喜怒哀樂。 而導演是以何種方式「間接」表達主角內心感受的呢?這就得關照到配樂了。《維多莉亞》泰半部分依靠背景音樂來引出情緒和醞釀下一刻之意境,也正是透過音樂,劇情的高潮迭起與轉折變化之處能流暢進行,故此,本片的配樂師NilsFrahm功不可沒,他將整部電影的節奏掌控得宜,效果到位。 ...
維多莉亞(Victoria):叛逆,再正常不過了
IIris Chen
維多莉亞
2015-06-29 02:17:27
氣氛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