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革命]的文章:


《少年》:我認為觀看《少年》之前,必須先明白這部電影並非一般常見的敘事手法,它礙於政治與環境因素,迫使影片調性並不怎麼統一,素材並不怎麼精緻漂亮,片中有時不經修飾的赤裸紀實,有時卻具備視覺上的精緻巧思,兩種形式的交叉混雜確實容易使人困惑。   電影源自真實改編,避免戲劇化的增改,內容對香港革命紀錄畫面的有不少的安插,以及使用對話與自白的形式講述角色各自的環境問題,受迫害的年輕人無所適從、喪母的兄妹成為車手、深紅家庭的為難,甚至是站上街頭的黑警之子,電影支線內容非常豐富,值得一觀。 然而主線救人的過程卻略顯單調,且過度巧合的線索情節落入俗套與重複,有些令人發笑,尤其最後玩偶的設計實在槽點滿滿。主線與支線的交錯讓故事不時從救人任務拉至更高大的香港意識,提升了對共產主義不公迫害的譴責,與香港該當何去何從的審視之餘,卻也削弱了「拯救自殺者」的戲劇主線。   對此我感到矛盾,尤其電影最後以那句「縱使徒勞無功,絕不無疾而終」作結,確實讓全片的「故事性」瞬間降落谷底,也讓電影陷入了某種敘事的模糊地帶。但是回到第一段開頭所言,以香港現今的狀態下拍攝這樣敏感的故事,非常不易,個人認為即便導演選...
《少年》:能上映之地就是自由之地
翁兆輝
少年 (2021)
2022-04-05 10:57:33
爽度
8
  【iTunes特價報】我在雨中等你/我的嗝嗝老師/狩獵者系列喜歡毛小孩與人類相處的真誠嗎?凱文科斯納在《我在雨中等你》配音的黃金獵犬,如比賽用的跑車,隨身為賽車手的主人,走過人生不定的路途。趁低價連同獨家花絮,理解雙方那可貴的感情。WellGo爆米花日再度來臨,一次帶來11部三天限時好康!當中翻拍《叫我第一名》的《我的嗝嗝老師》,給息影多年的影后拉妮穆科吉,面對自身疾病和放牛班學生,充分展現不放棄自我的激勵能量,看得不被感動也很難!想看克里斯漢斯沃在漫威以外的瀟灑表現,推薦特價組合《狩獵者1+2合輯》,在4K和HDR支援的亮麗光景,感受著名童話《白雪公主》和《冰雪女王》的重新詮釋,與莎莉賽隆散發的狠毒魔力。新上架的《無聲革命》藉畢業生簡單致意,反映出東柏林控管思想的冷酷無情,並不禁聯想起《返校》刻劃的自由課題。以上,希望大家看片愉快!未特別註明畫質皆為HD4K=4K畫質HDR=HDR動態範圍支援DV=DolbyVision動態範圍格式DA=DolbyAtmos全景聲音效支援EX=iTunesExtras額外內容(不一定均有中文字幕)++++++++++超低特價:我在雨中等你4KHDRDAEX90--毛小孩渡過車手起伏--WellGo爆米花日(限時三日):何者90--反思求職實質意義夜驚90--是人為?還是惡靈奪命?同級生90--教唱萌生微酸情感楢山節考90--替子孫生計刻意糟蹋自我黑洞迷情90--死囚淪落為繁殖工具喪屍病狂90--痊癒換不得親友善待我是和尚90--辭職當住持扛大任幸福不設限90--手術思考性別認同我的嗝嗝老師90--接納缺陷、展現自我!藤田嗣治與乳白色的裸女90--強逼愛國容不下身尊瑪、尊瑪:我和她們在喜馬拉雅的夏天90--女性刻苦耐勞學佛法--租借優惠:奇蹟的突破4KHDREX390--信仰支撐母愛--中階特價:紅色警戒190--遼闊原野任由戰火...
[情報] iTunes Store 電影特價報 我在雨中等你 / 我的嗝嗝老師 / 狩獵者系列
修揪作伙共  2020-08-28 14:56:52
這部電影闡述的程蝶衣悲苦的一生,那不瘋魔不成活的虞姬,年幼就被青樓的母親送進戲班子,但他始終分不清戲與現實的差別,一句「我本是女嬌娥,又不是男兒郎。」清楚地說明了蝶衣對於自我身分的認知,一開始的念錯,是不願面對旦角的角色,而念對的那刻,他將戲與生活融在了一起,完全的成為女嬌娥,在故事的最後,小樓與他再次談起了這對話,提醒了戲是戲,但他已經無法接受了,他的現實裡沒有霸王,寧願如虞姬一般,不願活在沒有霸王的世界,而他最後一眼,看著他一輩子跟隨的霸王死去。 由衷地喜歡程蝶衣這個角色,對戲的痴狂、甚至成魔的程度,令人不寒而慄卻又很難不被吸引。他就只是喜歡唱戲,不管台下看的人是誰,是不是不懷好意,他就是喜歡在舞台上,在舞台上他才算是真正的活著,因為他一輩子都是虞姬。 冰糖葫蘆好像是提醒蝶衣,不要忘記偷溜出去當時看秀的場景,但對舞台的初心與渴求,以及提醒自己要成就這些,是要挨多少打,若是沒有咬牙撐住,就會像小癩子一樣,失去生命人,得自個兒成全自個兒。 對於四爺的感情,更像一種逃避,兩人都為戲癡狂,也互相了解彼此對戲的瘋魔,在小樓那兒得不到的,全都依托在四爺身上,畫上霸王的面妆,就好像小樓又回到自己身邊,四爺對於程蝶衣,就像是擁有一件珍品,鍾愛的把玩,宣洩自己對於京劇的熱愛。 小樓其實就是個完全的普通男子,他唱戲,是為了維生,是為了名利,愛女人、愛面子,就像他從未提到蝶一位日本人唱,是為了救他。他甚至有一些英雄情節,取妓女為妻,認為與自己身世相近,被批鬥時,不願承認與妻子的感情,讓人不明白是為了脫身,還是為了不想讓妻子淌他的混水。他不想理解蝶衣的感情,對於戲與生活也分得很清,他也許是最市儈的人,但也是最清醒的。 在電影中無可否認的是它的藝術性,保留了許多時代的文化與京劇的純粹,讓我們經歷清末到共產黨統治文化上的變化與差異,也讓我們看見的種種人性,與侵略的恐懼,演員精湛的演技,也...
不瘋魔不成活,一輩子的虞姬
陳奉
霸王別姬
2020-05-14 11:03:47
演技
10
  (本文同步發表於「SJKen的浮光掠影」部落格,喜歡我的文章,請幫忙到「SJKen的浮光掠影FB粉絲頁」按讚,謝謝。)    「弱者因為在一起,其實比強者更強大!」   異姓兄弟從小被家人遺棄,兩人一個肢障一個智障, 前者肢體障礙頭腦聰明,後者智能障礙但四肢發達, 你做我的手足,我當你的頭腦,合作無間一起長大; 收容所神父過世,留下倆兄弟與一群棄兒自生自滅, 兄弟與美女游泳教練同心協力,共同打造勵志人生, 誰知多年以後,智障弟弟的親生媽媽突然出現尋子, 上法庭訴諸法律打官司,眼見一場搶人風暴將開打, 這對天生絕配的異姓兄弟,未來命運是分是合?     韓國電影近年幕前幕後人才輩出,不管哪種類型的電影,從商業片、政治片到藝術片,都能拍出新意,不只口碑好賣座佳,還一路拿下國內外影展大獎,電影賣座自然有錢投資拍攝下一部,整個電影產業就這樣風生水起,韓風就此一路刮起紅遍全球。   最近一部將於2019年5月24日在台上映的電影《完美搭檔》(나의특별한형제/InseparableBros)也是如此,還沒看電影之前,以為又是一部跟法國電影《逆轉人生》(Intouchables)類似的故事,但看完之後,發現迥然不同,全片充滿韓國親子文化與社會議題的特色,但拍得十分精彩,觀影過程笑聲不斷,但感人處也讓人默默滴淚,可說是笑淚交織的2.0升級版。   電影《完美搭檔》(나의특별한형제/InseparableBros)改編自韓國光州某間社會福利機構的真人真事,真實人物是一對共同生活多年的異姓兄弟棄兒,哥哥崔勝奎是一位天資聰穎的肢體障礙者,弟弟朴宗烈是一位四肢發達的智能障礙者,兩人從小互為手足頭腦合作無間,不但一起大學畢業,更考取社工執照,獲得社會大眾矚目。   製片人在偶然間,聽到這段感人勵志真人真事,決定翻拍成電影,找來擅長以喜劇手法去關注社會面貌...
《完美搭檔》--- 異姓兄弟天生絕配,同心打造勵志人生!
SJKen在幕迷影評
完美搭檔
2019-05-15 01:31:32
氣氛
10
水的形狀千變萬化,在【水底情深】中的用意更昇華成超越言語、物種的各類情感,只要心靈、肉體相通,世間的隔閡都能迎刃而解,異想天開的超現實奇幻大導吉勒摩戴托羅不只重新找回【地獄怪客】的御用演員道格瓊斯,連造型都像極了該片的魚人,一反傳統且完美處理禁忌又唯美的西班牙童話意境。     時間回到1963年冷戰時期,有頭貴為南美亞馬遜之神,擁有自癒能力的野獸卻受到捕獲與無情待遇,落入“蘇俄得不到,對手也休想得到”的下場,淪為政治角力與美俄競爭的工具(此般國與國間的惡性溝通正如夫妻間的冷漠),人類自視甚高的態度令人想起【猩球崛起】,與「資產」同病相憐並對其孤獨深表同情後,欲求開口卻無法受外界認可的的啞女愛麗莎不捨彼此終將有道別離去的一天(可惜出海的計劃卻被保全總長識破),卻萬萬沒想到自己能與「資產」形影不離,曾經傷及聲帶的詛咒,竟成了與愛人長相廝守的生存媒介,魔法就是這麼的瑰麗。       今年金馬影展雖不及去年精彩,但仍祭出【奇光下的秘密】【水底情深】【第三類接觸】【驚魂記】等片以饗影迷,選在公映前三個月搶先放映的【水底情深】縱使畫家與黑人清潔工的挺身相助都只是推動劇情的開關,缺乏心境的漸變與驚喜(差點洗白的蘇聯學者卻因沒膽殺死上司而終究成了黑臉,反而麥可夏儂飾演的惡質保全總長有用心描繪,沒有同理心、拒絕溝通之人竟然處於高處),R級尺度也沒有預想中的開放,頂多只到遭咬斷的手指,但節奏感倒是抓的挺好的,無非是場驚心動魄的冒險。     評分:★★★☆ [3.5/5]    ...
金馬影展《水底情深》:不完美的幸福
鯨鯊
水底情深
2017-11-12 10:20:53
氣氛
7
如果你關心社會議題或國際情勢,或是喜歡看導演展現高超技巧的觀眾,值得一看。 在茉莉花革命後期,上任兩年的埃及民選總統遭到人民推翻,社會勢力一分為三,「政府」、「人民」和「軍方」壁壘分明,再加上伊斯蘭教不同教派的對立,這個國家不曾停止動亂。故事從兩個被抓的美聯社記者說起,接著一個個參與抗議的民眾也被抓進囚禁車,各自擁有不同的立場,在接下來的24小時中被迫在卡車裡相處。 本片最厲害的就是從頭到尾都在囚禁車裡拍攝,觀眾就像第一線的參與者,視角就跟這些被抓的民眾一樣,時而在裡面被推擠到不行,時而看怵目驚心的衝突,但是你跟他們一樣逃不出去。要在狹小的空間中拍攝這一切,想必場面調度要非常厲害,要讓觀眾感受到壓迫的同時,又不能讓人不舒服(幽閉恐懼症發作之類的)。 此外,劇本也非常出色,看似隨意自然的台詞其實都是精心設計過的,用各種年紀與階級的人物對話,就能反映出埃及的社會氛圍及人物性格,而且濃縮成這個國家的各種面向、喜怒哀樂。據說導演用26天總共拍了45小時,最後剪成97分鐘的電影,還能如此渾然天成,不亢不卑又鏗鏘有力,真的很厲害。從頭震撼到尾沒錯。...
《衝突的一天》:從頭震撼到尾的社會教育
SELINA
衝突的一天
2017-07-15 22:27:10
劇情
8
    (本文同步發表於「SJKen的浮光掠影」,喜歡我的電影文,請幫忙至我的FB粉絲頁「SJKen的浮光掠影」按讚,謝謝。)    這幾年不管是一般的劇情片,還是紀錄片,在形式與內涵上都有了創新與轉變,在劇情片上,過往被視為無腦觀眾專屬的超級英雄電影,隨著有腦導演與編劇的出現,超英電影不再像過往只是一片光明的正能量,與歡樂無比的電腦特效刺激,而是引導觀眾看見與理解即使是神人般的英雄,也有其暗黑灰澀的一面;相對的過往刻板印象的壞蛋,也都紛紛在銀幕上由黑翻白,深挖這些魔人內心深處原有良善的一面,及其蛻變的心路歷程,迫使觀眾開始進一步去思考,這世界不管神人魔,都不會是黑白分明的絕對正反。  同樣的,隨著這幾年好幾部國內外或得獎或廣受好評的紀錄片,國外從「尋找甜秘客」(SearchingforSugarMan)到「伴唱人生:聚光燈外二十呎」(TwentyFeetfromStardom,2014),國內從「看見台灣」到「我們的那時此刻」(TheMoment),這些充滿戲劇性氛圍的真實故事,與很棒的配樂,都讓人看到了跟過往印象中的紀錄片,有很大的不同呈現。  但紀錄片的形式千變萬化,除了之前提到類劇情片氛圍的紀錄片,一種跳脫過往視覺光影為主,聽覺配樂為輔的紀錄片形式,也逐漸形成一種新浪潮,以嶄新的呈現手法,顛覆了大家對紀錄片影音並行的印象,以聲引影,挑戰紀錄片的敘述方式與結構,企圖創造成一種新形態的紀錄片!  正如今年第十屆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開宗明義地問大家的一句話:  「紀錄片常被形容是一面鏡子,反照出真實世界,然而,景框內的畫面,是否真的能代表真實呢?」  「第十屆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2016.05.06~2016.5.15)的海報主視覺,延續上屆以影片劇照為主的傳統,從紀錄片《悲兮魔獸》(Behemoth)和《台北抽搐》(TPE-Tics)發想,將兩部作...
第十屆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遇見陌生#1》 --- 顛覆印象、以聲引影,挑戰結構、創新「紀錄」!
SJKen在幕迷影評
紐約街區浮世繪
2016-04-14 01:54:58
題材
10
別誤會,標題那句髒話是杜可風自己在金馬影展映後座談脫口而出的。他說「Fuckyouverymuch!誰怕誰!我們必須要有這種精神,我們必須要有艾未未的精神來面對這個社會…」 杜可風執導的第三部劇情長片《香港三部曲》(Hongkongtrilogy)內有三個主題,分別是:「開門見山」(Preschooled)、「愚公移山」(Preoccupied)和「後悔莫及」(Preposterirous),不過這並不是這部電影一開始的樣貌。首部曲「開門見山」原本是中國優酷頻道推出的「美好2014」系列短片其中一部作品,當時片名是《香港2014:仝人教育》,影片描述香港中、小學生甚至老師在制式的教育環境中,如何被現實壓力一點一滴磨滅了曾有的夢想。這個短片連同其他三部微電影:姜帝圭的《戀慕》、張元的《老闆,我愛你》以及舒琪(不是那個舒淇)的《海濱薄夢》在2014年3月香港國際電影節同時公映。 《香港2014:仝人教育》在後製期間,製片之一孫明莉(Jenny)有了延伸創作的想法,並著手訪談了將近一百多位不同身分職業性別年齡的香港市民,在這期間香港在九月發生了「雨傘革命」,杜可風說「我們有一種責任感,不能不拍,這是歷史時刻。不擇手段,即使用iPhone拍也可以,一定要拍!」就此每日清晨時分在光線還很漂亮的時候,孩子們還在帳篷裡睡覺的時候,大攝影師杜可風拍攝的畫面串成了第二部曲「愚公移山」,這是年輕世代對他們的生命對他們居住的城市的一番表白。 香港電影攝影師杜可風在「雨傘運動」期間經常到場拍攝。攝:LiauChung-ren/REUTERS(圖片來源) 有了屬於小朋友的「開門見山」、屬於年輕人的「愚公移山」,接下來關於老年人(seniorcitizen)的「後悔莫及」似乎也就順理成章。不過,本片中所謂的三部曲並不是斷裂成三個章節,更不是近十幾年來我們常見的多段式電影(Anthologyfi...
《香港三部曲》Fuck you very much
總是在瞎忙
香港三部曲
2015-11-10 17:46:01
演技
9
  知名影評人羅傑‧伊伯特(註1)認為《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避開切‧格瓦拉成年後的功過、僅單純地描繪革命家少年時的狂放旅程,是一種不負責任的便宜行事。 兩個年輕人踏上一段絕對算不上是舒適的旅程,在旅途中開了眼界、甚至從而改變一生的志向...,這在今天或許算不上是甚麼新聞了。現代社會不知道有多少年輕人只背著一個背包就遊走世界各地;而旅行嘛,本來就是離開家鄉、走出自己熟悉的舒適圈,因此會有一些思想上的衝擊也是在所難免。但就像羅傑‧伊伯特說的,我認為我們無法這麼簡單地看待《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 試想如果《摩托車》一片的主角不是切‧格瓦拉,那麼這部電影還會成立嗎?會的,因為這趟旅程中的所見所得,可能為任何一個年輕人帶來改變生命的重要啟發。但是任何一個人都會做出和切‧格瓦拉同樣的選擇,成為如此具有影響力的革命家嗎?答案很顯然是否定的。這也就是為什麼羅傑‧伊伯特認為當電影切斷了故事的整體脈絡,就可能導致觀眾在歸因上犯下謬誤。 我不否認自己在觀看這部電影時所感受到的吸引力,的確有大半是因為主角是這樣的一位傳奇人物。想像著他在一路上見識到的不公不義、他所踩過的每一寸南美洲的土地,或許都成就了他一生的傳奇;那是多麼的浪漫、又是多麼的激勵人心?但,如果我們像某些評論者一樣,將切‧格瓦拉視為透過暴力手段壓制反對聲音的獨裁者,我們又會如何看待這趟旅程? 歷史的評斷往往取決於撰寫歷史者的立場,或許當我們在觀賞半傳記類型電影時,應該將此事謹記在心。然後,就好好享受公路旅行的浪漫吧!享受從兩個天真的年輕人眼中,第一次看見廣大的世界所帶來的衝擊,讓這種衝擊喚醒自己心中的流浪靈魂、還有對世界無窮無盡的求知慾。   個人評分:6(好看) 註:本篇文章所使用之圖片及引述之文字及影片分屬原著作人所有,絕無侵權意圖。   註1:維基百科-羅傑‧伊伯特   筆者粉絲頁:來這裡幫我點個...
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_不走回頭路
強納森
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
2015-07-27 22:28:36
氣氛
8
  以人類與其他物種間的紛爭為題材的作品不計其數,近期將上映的《寄生獸:完結篇》就是經典之一,而《忠犬追殺令》最特別之處,乃是與人類站在對立面的,竟然是「狗」。 想到「狗」,現代人多半會聯想到:寵物、毛小孩、可愛、人類最好的朋友...等,但若是因為這些關鍵字而進電影院觀賞《忠犬追殺令》,恐怕會發現內容與想像相差甚鉅!   故事自13歲的女孩莉莉身上展開;由於母親必須前往海外,她只好帶著狗狗哈根與父親短暫同住。父親正逢與母親感情破裂的暴躁期,完全沒給莉莉好臉色看,對哈根的態度就更不用提。 與父親同住的第一晚,哈根就獨自被扔進浴室;莉莉不忍哈根的哀鳴,吹奏小喇叭安撫狗兒,最後她在浴缸中睡著,陪著哈根直到天亮。 隨後為了避免被課稅,父親一心一意要將哈根送往收容所。莉莉帶著哈根逃學、將哈根藏在樂隊的衣櫥裡,各種方式用盡,卻終究不敵周遭滿滿的惡意;這些舉動也使父女間的衝突升高,導致哈根直接遭到遺棄。   至此,「壓迫」的主軸已鮮明地呈現,不只對狗,也是對人。 兒童因仰賴成年人提供生活所需,經常處在受壓迫的一方;莉莉即便有百般不願,也只能以言語表達抗議,無法做出任何具直接影響力的反抗行為。除了被迫與狗兒分開,更被父親押回交響樂團道歉、練習。 而哈根呢?與莉莉的分別,還僅是受壓迫的開端。哈根的流亡之旅一路受盡折磨,甚至淪為鬥犬,在鬥狗場地中咬死同類。   儘管同受壓迫,同種的人類之間還有和解的可能,但很悲哀地,人狗之間卻終究疏途。 莉莉在「壓迫」之下頻頻展現叛逆,卻因不明人心險惡、遭陷害以致持有毒品;闖下大禍後父親到警局迎接,終於透露自己無助的一面,兩人也因此達成和解。 然而未曾受到任何善意對待、時刻面臨死亡威脅的哈根,生存空間卻越來越狹隘,直到眼看就要遭到安樂死;哈根被迫摒棄對人類抱有的最後一絲信任,起身奮力一搏。   隨著哈根咬破收容所管理員的喉嚨...
忠犬追殺令_人狗之間
強納森
忠犬追殺令
2015-05-24 13:49:52
氣氛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