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性愛]的文章:


影音導讀|XXY120秒評電影:     由《性愛成癮的女人》的導演-拉斯馮提爾所執導,描述了一個在70年代美國華盛頓州犯下多起謀殺案件的殺人魔傑克,以五個章節分段剖析了殺人犯的心理狀態。 電影在今年五月坎城影展上首映,被媒體稱作「有史以來最難受的觀影體驗」,甚至在播放完畢後以「逃出」形容離開放映場的心情。這部電影到底是如何讓這些觀眾崩潰?一直是我個人在觀影前好奇的問題,同時也好奇這位患有恐懼症、神經質、腦袋裡總有奇特瘋狂想法的導演,到底是導出了什麼樣的奇葩作品。     到底蓋什麼房子 《傑克蓋的房子》的片名取名十分有趣,因為重點不在蓋了什麼房子,而是蓋房子的過程,如何從中思索、探尋、學習蓋出自己心中那棟最滿意的房子。而房子之所以可能成為偉大的建築物,也可能成為沒人在乎的廢墟,也有可能在完工前毀滅:成就這棟房子的因素很多,包括蓋房子的人、住進去的人、或是房子的周圍環境,都不斷在影響著這棟房子。 房子正是傑克的寫照:拉斯馮提爾一如過去自己擅長使用蒙太奇或對比影像的方式敘事,強烈的節奏感與帶點神經質的剪輯方式,在闡述劇情概念、角色心理狀態、以及帶出電影核心...
《傑克蓋的房子》The House that Jack Built - 帶來地獄的使者
XXY
傑克蓋的房子
2018-12-01 03:38:13
題材
9
  以底層人物的群像戲作為主軸的電影已經不是新聞了,不久前在台北電影節觀賞的《布魯克林異人館》便是絕佳的例子。若仔細比對,會發現兩部片的形式非常類似--觀眾透過主人翁的眼睛,看見一個特殊場所中展開的諸多故事;雖然主角一定程度地參與其中,但多數時候採取旁觀角度,而兩者也均以主角的叛離收場。 雖然形式上的類似導致我在觀看時略感缺乏新意,兩片的本質仍十分不同。回想起來,《歌舞伎町24小時愛情摩鐵》是一部很有溫度的電影,與漠然疏離的《布魯克林異人館》相去甚遠。雖然導演在兩個多小時內塞滿了各種各樣的性交場面,但對每個角色的勾勒卻不乏關懷;即便故事可能有些老套,卻也呈現出社會的真實樣貌。 而談到性,「性」與「愛」的對比正是一處有趣的觀看重點。整部電影以一次又一次的性交串聯起來--激情的、暴力的、欺騙的、委曲求全的、甚至是導致死亡的;人們來到這裡只為了幹、不為了愛,主角阿徹因而在最後崩潰大喊「你們這些人成天只會搞」。但在這險惡的紅燈區裡真的沒有愛嗎?看深一點,我們不難發現性只是表徵,愛才是真正底蘊。 串起全片的是三對情侶的故事--他們正是因為愛而結合。即便過度氾濫的性使愛情失焦,角色們卻...
歌舞伎町 24 小時愛情摩鐵_別忘了愛
強納森
歌舞伎町24小時愛情摩鐵
2015-08-07 02:55:33
爽度
8
  青少年的成長故事似乎是許多電影題材能見度高的一種,不論是這時期的中二、偏執,充滿各種天馬行空的奇幻奇想,還是抑鬱不得志的悔恨等,千變萬化的心路歷程,自然綻放出迥異的人生小劇場;尤有甚者,歸類於這種類型的故事主人翁,偏偏又多是演繹空間極大的典型怪咖,弱不禁風、粗框眼鏡、富有一身才能但就是不得人疼是為男生;小隻肥嘟、穿著邋遢、聰明善解人意但就是毫無女人味則為女生。 在關鍵的身心靈發展階段,鬱悶總是突如其來報到,輕則自立自強,相信總有一天海闊天空;重則可能就像《女孩愛愛日記》中的少女米妮,沉溺於禁忌般的性愛,藉以找出自我存在的價值,以及自身迫切被需要感,看似弔詭的性啟蒙一事,實際上一點也不奇怪;轉大人必經的滋味,莫過於此。     在日舞影展與柏林影展亮相的《女孩愛愛日記》,不僅獲得不少好評,還獲得日舞影展最佳攝影,更一舉摘下柏林影展世代單元最佳劇情片,並獲棕櫚泉影展值得關注導演的肯定,受盡各界矚目,有賴於其誠實、幽默且細膩般刻畫出懷春少女的私密角落。 七○年代舊金山,身材豐潤的15歲少女米妮慾望滿溢,她將心事露骨而詳實地紀錄在錄音機裡,並轉繪成一幅幅生動畫作。原來,...
《女孩愛愛日記》轉大人的滋味
散場二三事
女孩愛愛日記
2015-07-28 00:16:39
演技
9
    比起引領大眾走進性虐待的世界,【格雷的五十道陰影】原著小說更大的成就是讓”有聲書”不再是小孩專利的一大先驅,雖然沒有翻閱紙本書,不過我確實聽過"有聲書",不過以床邊故事的機械式念法真的與小說內容充滿違和XD,畫面也難以想像,聽不到一個章節就放棄作罷,如今看到電影問世,多少也想給它一次機會。        電影描述即將踏入社會的安娜代替生病的室友進行採訪,原本只是場簡單的面談,卻延伸為詢問對方私事而不問嚴肅公事的交流,但沒多久後兩人的社交相處就陷入困境,雙方成了支配者與臣服者的關係,同時個性也因而調整,格雷要求同居與獨睡的霸道與古怪,造成安娜在同床方面的爭執,以及對格雷的金錢價值觀質疑,而格雷的生命也因為安娜的出現而改變,慢慢放棄制式條約的規範,以約會、修改合約來導正他(或該說是收服?XD)。        片中貌似賈斯汀丁伯格的格雷是一個擁有皇帝病又太過年輕的跨國成衣業富二代,會議說取消就取消,從一開場的領帶到特力屋的言語都在悄悄暗示他的特殊嗜好, 初登場的背影讓人期待他轉過身來, 但問題就出在格雷的人格部分,不夠深入剖析正是本片的一大敗筆,床戲也...
人帥真好,人醜性騷擾《格雷的五十道陰影》(Fifty Shades of Grey)
鯨鯊
格雷的五十道陰影
2015-07-24 11:02:58
爽度
7
如果你同意愛情是一場角力的話,請盡情享受這部暗黑多金控制狂戽斗公子哥對上溫柔可人懂得生活胸型很美大學女。 依照【刺殺金正恩】的前例,我想這部買票跟入場都要看身分證的另類宣傳策略的確極度有效,請斟酌服用。 那麼,如果想要的比200多塊的A片還要多,我建議要去看看原著。 我是壓根沒看過原著,但看此片時,有很多特別的情緒和點會讓我聯想到:啊,小說會不會寫得比較細膩? 我想這是一部新型態跟weird的愛情故事,無怪乎它會在全球大賣,不只是新鮮,還很怪誕。 格雷是個支配者,這很符合他的身分,他就是個控制一切的人,跟他對凡事都很一板一眼的個性相當吻合;而安娜是個正常長大的女生,憧憬浪漫之愛和完美伴侶,她對他的著迷到底是來自多金?來自色相的執迷?片中並未多加描述;但他們南轅北轍的原則或許是這部創作的探討議題之一,格雷不相信愛情、安娜很想要愛情,這衝突建立在兩人對彼此的情慾渴望之上,委實矛盾、激烈。 有沒有一個人成名了以後對於「挖錢」這件事真是不遺餘力的說法?作者成名了以後書已經大賣,電影還要分成好幾部來呈現,我同意一部長篇的確需要較長的說故事影像,但200多塊可以吃一頓好晚餐呀。這時...
格雷的五十道陰影Fifty Shades of Grey----暗黑愛情角力賽round1
林裕盛
格雷的五十道陰影
2015-04-11 21:05:02
題材
8
  兩性關係一直都是令人玩味的部分,其中的床笫之事最為人津津樂道,僅管在宗教或傳統觀念上,仍然有人認為性愛的最終目的,不外乎就是要成功傳宗接代,而非為了充分享受彼此,有關性的二三事,就在一些社會教條約束下,使我們逼不得已三緘其口,殊不知性的觀念,可謂維繫一段愛情關係,相當關鍵的一環,遑論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不為人知的性想像與性癖好;畢竟,這是人之常情,更是人性底下,自然而然存在的事實。 討論性愛,無非造就了性題材電影,不論是性成癮、性解放,甚至是性犯罪等,全都源自於各種天馬行空性幻想的紅男綠女;可想而知,「性」還真是一門學問,不但讓人類成為唯一會為了愉悅而投入性行為的動物,更是唯一會把做愛這檔事,當成人生重大事件來處理的動物,於是,《愛愛小確性》扎實導引出「性」福命題:有些時候,老派愛愛不好嗎?     以英文片名《TheLittleDeath》源自法文俚語「lapetitemort」開宗明義,並直譯為「小死」(欲仙欲死)與「性高潮」一解的《愛愛小確性》,探討了男女的性愛之事,看盡主角們如何想盡辦法,從歡愉的異想世界中,來克服現實世界的疑難雜症。從5對追求性福的人物展開...
《愛愛小確性》老派愛愛不好嗎?
散場二三事
愛愛小確性
2015-04-02 17:33:32
總評
8
  長久下來,情色片多半有著神秘、予人挖掘的潛力,礙於道德規範約束,尺度愈大、表現愈盡情放肆,也就愈能喚醒人們內心的潛意識,探索就是希望藉由這些資訊與娛樂,讓身心靈獲得短暫紓壓,不僅能體現電影的娛樂意義,也能暫時逃離心中那把尺,擁抱一般傳統思維下,難以言喻的生理渴望。再坦白一點,這類色色的電影,無非希望能順利大賣,就行銷宣傳而言,早已贏在起跑點上,因為炒熱氣氛的元素,等同可以大剌剌瞄準「性」這字頭上。 當任何與性有關的危言聳聽、閒言閒語被無限上綱時,還無法引起討論,就只能說社會似乎太祥和、太偽善了。從上映前後來看,《格雷的五十道陰影》一直挾帶著驚人的氣勢,光是賣相就能先預定賣座的席次;果不其然,觀眾強大的好奇心,輕而易舉就讓電影賺進可觀的票房,但除了看熱鬧、看真相外,有些時候,好奇心可是會殺死貓的。      承襲好萊塢近年來改編青少年暢銷小說的風潮,《格雷的五十道陰影》同樣翻拍自同名作品,講述女大學生安娜與年輕企業鉅子格雷間看似高壓、控制,令人窒息卻又無法抗拒的愛情/性愛關係。兩人命運邂逅,起於安娜為了校刊對格雷進行的採訪。被年輕、俊帥、多金的格雷吸引的她,卻不知道...
《格雷的五十道陰影》好奇心殺死貓
散場二三事
格雷的五十道陰影
2015-02-26 18:16:36
題材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