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觀眾是否只愛看血腥、炸彈,而厭倦嘮叨碎念的狗屁哲學,套句「鳥人」裡Edward Norton的台詞:「Not really。」而這些電影是否「有毒垃圾」,其實也不用這麼serious看待,電影本來就是各取所需的藝術,畢竟英雄電影帶給我們如此多的美好時光,一種邪不勝正的終極無暇想像,雖然世道往往並非如此。
導演阿利安卓崗札雷伊納利圖 的擔憂在於,在這樣大量規格化複製的商品底下,演員能保值多久?你的臉只是一張面具,它是一張隨時都可汰換的臉,觀眾是喜新厭舊的,只要有新的臉佔據,表現出同樣的情感張力,管他是麥可法斯賓達,又或是傑瑞米雷納,他們全數買單。誰管你是不是雷根湯姆森(麥可基頓飾)?
大概也只有雷根看不出這華麗底下的蒼涼,卻弄巧成拙搞出一個什麼都「來真的」的硬底子演員麥可(Edward Norton飾)與之較量。麥可認為雷根壓根是來玩的,如同那些短暫過度台灣,總愛在夜店把妹的洋管般,對感情(藝術),只是抱持著三分鐘熱度。
於是麥可極盡挑釁之能事,脫軌演出搞砸預演,要他拋開那個狗屁學院派訓練,刪掉無意義的冗贅對白,甚至連雷根訴說戲劇啟蒙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