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文化]的文章:


這部電影闡述的程蝶衣悲苦的一生,那不瘋魔不成活的虞姬,年幼就被青樓的母親送進戲班子,但他始終分不清戲與現實的差別,一句「我本是女嬌娥,又不是男兒郎。」清楚地說明了蝶衣對於自我身分的認知,一開始的念錯,是不願面對旦角的角色,而念對的那刻,他將戲與生活融在了一起,完全的成為女嬌娥,在故事的最後,小樓與他再次談起了這對話,提醒了戲是戲,但他已經無法接受了,他的現實裡沒有霸王,寧願如虞姬一般,不願活在沒有霸王的世界,而他最後一眼,看著他一輩子跟隨的霸王死去。 由衷地喜歡程蝶衣這個角色,對戲的痴狂、甚至成魔的程度,令人不寒而慄卻又很難不被吸引。他就只是喜歡唱戲,不管台下看的人是誰,是不是不懷好意,他就是喜歡在舞台上,在舞台上他才算是真正的活著,因為他一輩子都是虞姬。 冰糖葫蘆好像是提醒蝶衣,不要忘記偷溜出去當時看秀的場景,但對舞台的初心與渴求,以及提醒自己要成就這些,是要挨多少打,若是沒有咬牙撐住,就會像小癩子一樣,失去生命人,得自個兒成全自個兒。 對於四爺的感情,更像一種逃避,兩人都為戲癡狂,也互相了解彼此對戲的瘋魔,在小樓那兒得不到的,全都依托在四爺身上,畫上霸王的面妆,就好像小樓又回...
不瘋魔不成活,一輩子的虞姬
陳奉
霸王別姬
2020-05-14 11:03:47
演技
10
    當筆者在2017.9.27於試片現場看完《追龍》這部久違的香港毒梟片時,始終只覺得片中部份暴力場面其實並沒有很過頭(但仍然是屬於兒童不宜的等級),最多了不起輔15級已經很大了…結果我們文化部仍然是新聞局電檢處的老屁股時代愚蠢思維…限制級的分級,扼殺了一個老一輩電影人把90年代集體回憶介紹給年輕世代的機會。   但諷刺的是,似乎這個限制級分級的尺度給筆者一種「是不是片商送審時給文化部的紅包不夠,所以文化部就用限制級作為報復手段」的即視感…如果對照《死侍》這個在美國差點列為NC-17以及在香港直接列為III級片的處境,《死侍》的暴力尺度以及把人命當玩笑的態度只被列為輔15級;《惡靈古堡系列》部分續集該列限制級的不列,反而無害的續集列限制級;議題成人走向甚至是手法表現極端暴力直白的《羅根》也才輔15,而對照到以現實歷史為背景的毒梟片,再考慮到兒童青少年市場的幾部電影先後被列為輔12級與保護級的處境如:《小小兵》、《變形金剛系列》…   感覺上,新聞媒體以「劉德華的作品又一部列為限制級」作為標題,與其說是媒體沒事找事製造新聞,我更寧可順著這股吹不起的風潮寫篇文章,以此來攻擊文化部的食古不化…儘管華仔確實這些年來被列為限制級的作品裡,真的是有幾部被列限制級剛好而已。   以下簡單回顧一下華仔在台灣的限制級電影名單:   《停不了的愛》-1984(台灣1985年上映,2017.11.16查證完成) 筆者尚未觀賞過這部《靚妹仔》的續集故事,從影友提供的資料來看,應該在於女主角的情慾戲導致在台灣列為限制級。再者題外話,筆者查訪資料才發現作為第一集的《靚妹仔》,一直拖到1989年才在台灣以限制級上映。     《江湖情》(第一集)-1987、《英雄好漢》(第二集)-1987(2017.11.16查證完成)   這兩部系列作品...
[影視雜談]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華仔在台灣的限制級電影(2019.7.23補充)
BIO-MAN  2017-10-07 23:11:19
雖然在這次獎季中【沈默】意外的沉默,台灣院線的宣傳手法多少影響了票房,看完電視預告,我不禁跟著感到沉默,但實際看完電影便會認為它不該只入圍最佳攝影,整體敘事相較同期上映的【異星入境】稍有血肉,失蹤的連恩尼遜不再是那個只會武打的最強老爸,安德魯加菲瘋狂哭喊的演技更勝【鋼鐵英雄】,今年奧斯卡就算沒入圍最佳影片,他也應以本片入圍影帝才是。     片中情節對聖經的參考挖掘非一般電影能比,加菲被迫餵酒如耶穌灌醋,當他歇斯底里笑著望望水中倒影也貌似耶穌,雖然美日之間因文化差異無法理解復活的神奇,認為比不上日日升起的太陽,但既然兩教有共通之處,何必繼續相鬥?在上位者德川幕府不想冠上暴君的污名,卻一再施行逼人太甚的暴政(外加砍了一位被擄村民的頭),信徒棄教還不夠,要神父帶頭才甘願,取景方面,技術團隊能使半個台灣入鏡卻又能讓觀眾順理成章的單純認為是濱海,可非常不易。     這是一部拍給教徒的【搶救雷恩大兵】,全片超過兩個半小時,直到最後約半小時才找到連恩尼遜,最後三位主角皆未獲救,即使活在禁教時期折磨凌遲的苦難,內心仍永不離棄,潛藏思念告解的美好,服從終究只是表面形式,人/神父並非神,無法一肩扛下所有罪過,所以耶穌的存在意義就是分擔部分的痛苦,看到最後20分鐘,無論你是不是基督徒,都會被這段深深感動,可想而知先前加菲與天主不拯救,保持無聲沉默的舉動都只是暫時,就是為了考驗信仰的虔誠(開場1分鐘與片尾名單的蟲鳴正是種呼應),故事提供不同的聖經觀點,受賄賂的叛徒猶大其實可能內心也是自責,甚至告密的緣由是因遭到脅迫,相反的,恩師意志堅定卻忽然洗腦改教的原因也和加菲一樣,都是獲上蒼感召得來的結果,從來都沒有人逼。       評分:★★★☆      ...
搶救連恩大兵《沈默》(Silence)
鯨鯊
沈默
2017-03-01 10:25:13
演技
7
看完你的名字後,再次對於日本動畫能將傳統文化帶入電影之中,又與劇情融合地如此完美,可說是不僅不突兀,更是因為有傳統文化的出現,反而對電影是一種加分的表現手法。    在你的名字中,無論是逢魔時刻的黃昏、口嚼酒的神聖性,抑或是編繩這項傳統藝術的長久歷史,放入劇情後,除了對於日本文化又學了寶貴的一課外,關於劇情的深度及吸引度,更是有絕對加乘的效果,讓觀者如我在觀賞電影時,得以更加地投入其中,並在看完電影,對於整個故事能夠再三回味,再三沉浸於故事之中,久久不能自拔。    這是作為動畫監督的新海誠的巧思,也是他的用心,故事的靈感起源自日本平安時代早期女和歌歌人小野小町的作品-「如果知道那是夢」的內容:「夢裡相逢人不見,若知是夢何須醒。縱然夢裡常幽會,怎比真如見一回」。    以此作為出發點,並在考究了歷史、考究了傳統之後,將這些本該龐大索然無味,可說是幾近塵封的資料,適當地編入故事之中,這樣的作法,不只是增加了故事的基礎與厚度,也使得原本以青春為主題,那種看完即忘的純愛系動畫電影,成了一部值得一看再看、回味無窮的電影。    而如此富有深度的手法,並非由新海誠獨創,在日本各式各樣的作品中,將傳統文化入於作品之中,其實並不少見,甚至可說是族繁不及備載,但因本篇評論是以「你的名字」作為敘述的起始點,便不再多加贅述。    面對這樣的情形,除了讚嘆、除了欽佩,除了從看完電影直到現在,仍深陷於扣人心弦的故事外,我也不禁開始思考,思考著為何日本可以?新海誠可以?你的名字可以?而我們……卻無法做到?    我們有自己的歷史,雖然錯綜複雜了點;我們有自己的文化,雖然多元豐富了點;我們也有自己的傳統,雖然不盡相同,可我們仍然是有,哪怕正一點一滴地消逝之中,可這也不代表著我們生長的這塊土地,並非是那麼狹小、淺薄的存在嗎?    更何況當這些歷史、文化、傳統以不可思議地速度被人遺忘...
寫寫文字:你的名字-傳統
趙啟弦
你的名字。
2016-10-18 16:38:35
氣氛
9
      今年【星際爭霸戰:浩瀚無垠】特地搭上該影集50週年熱潮推出,編劇也改由賽門佩格擔當(編有【求愛馬拉松】【我們撞到外星人】),身為科幻迷,筆者秉持著觀賞試映前絕不看預告以保留最大驚喜的心,雖然這對公認“星際沙漠”的台灣人而言可能有些陌生,但在台灣導演林詣彬的加持下或許能帶動本土票房。     這部電影就好比是座企業號,讓各個細小零件都能充分發揮,除了前兩集沒有著重的基層組員,還包括設有翻譯機的胸口徽章、蚌殼人吐強酸口水、回顧星聯創辦前的歷史,讓我們看到更進一步的深層設定,包含諸多人種的太空船隱射美國的文化大熔爐(這在種族隔離的環境下引發爭議,因此起初收視率偏低),星聯相當於聯合國,曾被視為英雄的伊卓瑞斯艾巴相當於軍閥內患,他和寇克兩人剛好一人為殺人而活,一人為救人而活;與舊版對照下,原本應是舊版寇克妻子的卡蘿,這集卻淡出團隊,蘇魯和剛分手的烏胡拉遭到挾持雖沒展現女強人風範,卻代表著有意搭上舊作的配對,可見這綜合了平行世界的成分又帶有部分異同,但我仍然想說:快把艾莉絲伊芙還來啊!!!     就和從【普羅米修斯】轉戰企業號的伊卓瑞斯艾巴一樣,寇克在此集迷失了自我,一直以來追隨父親,卻忘記如何追隨自己,歷經職業倦怠後終在結尾重獲新生(另外死板的史巴克也因懼怕死亡而產生存活的動力,他和喜歡耍嘴皮的軍醫合作下,發現有時傾訴秘密的對象是身邊最意想不到的人),伊卓瑞斯艾巴死前掉落的星聯胸章,象徵著他仍願保留自己的這段過往歷史,面對不完美的一面,雖然導演的作品我只看過【無間警探】第二季,但本片毫不突兀的混搭【玩命關頭】系列那充滿重視情義的結尾,又不失原作積極樂觀的探索精神(所以被譽為【玩命關頭3:星際甩尾】XD),適時提及勇敢所要承受的風險,帶出現實的殘酷和複雜內心,強烈激辯團結的優劣,是會力量增大還是會出現異見相左的分裂絆腳石?顯然只有少數電...
不單只是星際甩尾《星際爭霸戰:浩瀚無垠》(Star Trek Beyond)
鯨鯊
星際爭霸戰:浩瀚無垠
2016-07-21 20:37:08
爽度
7
托好友轉讓的福, 於7/11有幸欣賞了 希區考克導演的 《敲詐:數位修復版》 (Blackmail(Restored),1929), 由於現場的鋼琴演奏, 成為一場聽覺和視覺的 雙重饗宴!   於台灣首映的本片, 是2016台北電影節 「希區考克默片選」單元 的選片之一, 原本因為颱風關係取消放映, 想不到日後竟然 還有機會能欣賞到;   本片由英國知名默片配樂家 約翰斯威尼(JohnSweeney) 擔任鋼琴伴奏, 斯威尼先生於1990年開始 替默片配樂, 並在歐洲各影展進行許多表演, 也十分擅長替現代舞 及芭蕾舞蹈伴奏;   除了欣賞「驚悚大師」希區考克 早期默片時期的作品 感覺非常新鮮之外, 能在現場近距離聆聽演奏, 更是難得的首次經驗!   在此更要感謝台北電影節 和英國文化協會的聯合策畫, 在各方的機緣圓滿下, (斯威尼先生在演奏結束後, 也要馬上趕飛機回國......) 身為觀眾才有這份福氣, 十分感恩;   在觀影時, 也特別用心聆聽 銀幕上的各種氣氛 在音樂上的表達, 以及情緒高昂和低沉的 對比等等, 當情節過場進行轉換時, 樂曲調性也隨之改變, 可說銜接得天衣無縫!   而導演兼編劇的希區考克 對人性的深入觀察, 讓本片的劇情 在一小時多的時間內 仍有峰迴路轉的高潮起伏...
我看《敲詐:數位修復版》
韋家豪

2016-07-12 19:37:25
劇情
8
危機女王|OurBrandisCrisis 《危機女王》由知名女星珊卓布拉克(SandraBullock)主演,是一部與「選舉」有關的電影,對於目前正面臨總統大選的台灣觀眾來說,這時候看這電影其實多少都有一些生活周遭選舉現象的投射。選舉這個議題其實很有趣,對電影題材來說也很有詮釋的價值,因為選舉這項活動與政治大有關聯,而政治則牽涉到眾人的事,現代的選舉何嘗不是一場複雜的人心操弄,誰的手法高明就可以贏得這個戰爭。 本片的劇情描述珊卓布拉克(SandraBullock)飾演的珍柏汀(JaneBodine)作為一個選戰策略師,被委託幫助某一個落後的候選人參與玻利維亞總統選舉的選舉,中間珍柏汀使用不少策略,最終幫助這個候選人以0.2個百分點逆轉贏得選戰。過程雖然少不了選舉活動中常看到的抹黑、負面宣傳,人與人之間也在進行角力鬥爭,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在雙方的算計之中,比起真實世界的選戰,我們(選民)很多事情都是霧裡看花,揭露的事情也不見得就是真相,還不如當個局外人看一場《危機女王》。 選舉活動是民主的一個過程,每個選民都可以投票選出他們心中認為適任的人選,是人民表達對政府權利認可的一種機制。整個選舉的過程由候選人被提名到選舉人投票為止,這段時間當中候選人可以在合法的情況下對選舉人進行拉票,以政見、理念等能力來得到選舉人的認同而將票投給某個候選人,票高者勝,這就是現代民主制度下常見的競選活動。 電影中其實揭露不少選戰的手法,相信台灣的觀眾頗能感同身受,而且不知不覺就會將電影中的劇情與我們正在面臨的選舉相重疊。電影中落後的候選人卡斯提(Castillo)一開始極不贊成使用負面宣傳來進行選戰活動,主要的原因還是不希望選舉變成候選人謾罵攻訐的目標而導致選舉活動失焦,但是台灣的選舉場上哪個候選人不是用這方式來選舉,不知曾幾何時還會大動作的拍影片數落對手的不是,負面宣傳早就是台灣...
《危機女王》:看現代選舉文化的黑暗面
樂天生
危機女王
2015-12-14 00:48:07
演技
9
文/沒有名字的貓 《告別》算是今年碰觸到第三部蒙古電影,從民族誌影展的《烏魯布鐵》、《烏蘭巴托的搖滾現場》,三部片子分別各自都從不同的文化活動(註1)、乃至於《告別》的家庭做為社會縮影等面向,去刻劃當代蒙古面臨到種種的全球政治經濟問題。.《告別》的好在於它並非只做到許多電影常有意無意間犯下「僅僅作為滿足異文化觀看者」的展示、演出,《告別》的可貴之處我認為在於它有意識的在思考「文化保存」的重要性,並且同時不會有令人覺得是刻意高舉這面大旗幟對空揮舞的感受。(很多電影在母語的使用與再詮釋上面,常常會有種奇怪的錯置或不協調感;更嚴重者,甚至淪為粗魯的消費語言!).《告別》清晰地看出世代交隔在語言上的斷層,但卻在一言一語中令觀者隨著電影時間的推進方能察覺到(注意到阿嬤、跟在螢幕中「導演本人再現的女兒角色」與父親對白便可以清楚知道)「電影」此種表現形式作為一項創作媒材,我時常感慨就是有好導演會妥善運用其本身的優勢,當然不是說作到「紀錄性」的保存就給予鼓鼓掌而已,作為罹患文化積極焦慮的觀影者對於《告別》影像本身附加的文化內涵是樂見其成!.撇開對於父女、祖孫情、母女的裂隙等情感投射(觀影時難免會想到《紅氣球》女演員宋方導演的《記憶望著我》的靜謐、樸素、淡雅的詩性之美),《告別》在語言、教育環境也都不著痕跡地點出蘊含在文化弱勢國家遭遇的「文化殖民全球化」難題;此外,另一個我必須喜歡《告別》的理由來自於影片尾聲帶出導演德格娜父親拍攝《悲情布魯克》的過往,我知道這個狀況被我自動類比到《新天堂樂園》、《開羅紫玫瑰》、《大藝術家》、《雨果的冒險》等對於「電影的狂熱之愛」之潛台詞是過於牽強,我比較想談的還是在於:「關心電影的未來」這件事實,在《告別》裡展露無遺!(老派的會看成傳承很重要,但承襲之中有所創新、以及要如何突破才是《告別》裡在文化陣痛期的掙扎之中所欲表達的主旨。).攝影、旁白也都是觀影...
《告別》:文化的未來、影像的以後
Hypochon Chen
告別
2015-11-06 08:13:21
劇情
10
擅長描寫精緻時代劇的名導愛德華茲威克憑【末代武士】一作打破自己所有電影的票房紀錄,片中演員阿湯哥、渡邊謙各自以收放自如、內斂的演技分別入圍金球獎、奧斯卡獎,但除了演員以外,參與幕後的日本裔工作人員僅只一人,拍攝的外景也改於紐西蘭。     這部典型的三幕劇是由【神鬼戰士】編劇撰寫,初次接觸本片是在小學三年級時電腦課老師所播(雖然我不知道這和電腦有何關係XD),但多年後的現在再次觀賞,發現其只是將舊作【光榮戰役】的故事設定挪到日本,比起南北戰爭的內亂更晚發生(但早於一戰),故事內文明與野蠻的權威衝撞如同【賽德克巴萊】【阿凡達】【泰山】,但角色內心的掙扎有較多發揮,前半小時主要體現了阿湯哥訓練軍隊這個錯誤的決定, 並於將近一個鐘頭,描述如何在困難的抉擇中轉換心境,到最後才解開所有心理問題,男女主角對於自身的現實都是從無法接受,到掙扎以及釋懷,這就是三幕劇的古典形式。 對於和平一事,阿湯哥所飾演的耐森縱使擊退了印地安酋長的叛變,但卻對逼他濫殺無辜的長官滿懷痛恨,激進式的逼迫教學冒足了風險,只能靠酒忘卻傷痛與陰影,藉著青藍的晃動畫面顯示出回憶所帶來的紛亂情緒,搭配著落雨的背景,渡邊謙切腹時的所出現的櫻花,在花語中代表了日本人在最繁盛燦爛時凋零的價值觀,讚揚“永不放棄的生命、命運輪迴”的高尚,即使死也要出淤泥而不染,就算犧牲生命也要維護受遺忘的名譽與美德,我想,“回憶”與“櫻花”這兩點都是導演藉鏡頭表達的遠見,它不像一般史詩片所強調的輸贏,而是在於戰後的療養,到了中半段耐森重回美國軍營後,他才發現待在日本村莊不用打仗的美好,就算對方開出再誘人的條件,也無法讓他拋棄那如夢似幻的仙境,而耐森劍上刻的中文字「今古有神奉志士」,是渡邊謙想到的最後一句俳句,也是對和平所下的結論,因為沒有劍就沒有武士的靈魂與日本, 即使1876年全盤西化條約的駁回無法避免武士時代的結束,...
用花語當作最淒美的墓誌銘《末代武士》(The Last Samurai)
鯨鯊
末代武士
2015-08-15 16:58:46
劇情
8
向來素有「爛片奧斯卡」之稱的金酸莓獎將於今晚五點公布得獎名單,本屆還破天荒開放民眾只要花費25美元即可入場參加典禮,自小愛看爽片的我,除了【侏儸紀公園】外喜愛的每部電影幾乎都逃不開金酸莓魔咒的加持,包括【異形戰場】【酷斯拉】【變形金剛:復仇之戰】【破天慌】等,持續了5年的”低迷文化水平”(?)後,到了2010年,觀影標準才慢慢提升,漸漸認為【惡靈古堡IV:陰陽界】普通,【暮光之城2~4】與【降世神通:最後的氣宗】乏善可陳,但依然會對【變形金剛3】有濃烈熱情,而前年是扭轉一切的契機。     前年評價、票房兩頭空的強檔電影【超級戰艦】,是鯨鯊我認為當年表現最差的電影(另外同年度的爛片還有【3D食人魚2】【吸血鬼獵人:林肯總統】),於飛機上觀影完畢令人感到毫無邏輯,儘管這部商業娛樂片在台灣叫好叫座,卻在美國慘遭滑鐵盧,耗資高達兩億的成本卻只開出六千萬的票房,撇開市場接受度,即使影片前一個鐘頭鋪陳懸疑,也有不少酷炫特效,但人類明明已經清楚外星人企圖回家而建立防護罩打算傳訊息回母星,卻還是選擇派了一堆老戰艦將牠們趕盡殺絕,並宣稱外星人是壞蛋,而主角是拯救世界的大英雄(但偏偏主角每次主演的戲都被他票房帶賽,如【異星戰場:強卡特戰記】),證明了此片連最基本的劇情架構都無法自圓其說,光是這點就足以成為近十年來的大雷片,不過聽到同學們沒有一個不喜歡,令我一度懷疑自己的審美觀,而當我看到此片入圍金酸莓7項大獎時,不禁認為實至名歸,這也令我頭一次感受到自己的標準趨向主流。 【3D食人魚2】缺失總盤點:http://whale005.pixnet.net/blog/post/101385887 直到去年,該屆的金酸莓大贏家是【地球過後】,但個人認為【宿主】【浪人47】【白宮末日】【終極警探5:跨國救援】更差,有的是角色心境過於平板,有的則沒做好文化基本功,但去年的金酸莓入圍名單一公...
[影展資訊] 第35屆金酸莓獎入圍者分析(暨得獎預測)
鯨鯊  2015-02-24 13:43:01
        一邊是個性保守、固執的老爸;一邊是接受洋派教育,沒有長幼尊卑和繁複禮節概念的英國女婿。  當中華傳統遇上西洋作風,兩種歧異的文化互相對立衝突。  當老一輩的固執守舊遇上年輕人的自由不羈,兩種歧異的觀念互相對立衝突。  《一路有你》呈現了一段從互相衝突、到逐漸理解、最後包容接受的溫馨情誼。  當全叔(李世平飾)的女兒Bee從(龍鳳音飾)國外回家,宣布要和外國男友Benji(BenAndrewPfeiffer飾)結婚時,全叔勃然大怒大力反對,而種種傳統的價值觀和固執的態度,也惹怒Benji,無法理解這些他看似毫無意義的華人傳統文化。  但是透過一個世事無常的契機,兩人開始體驗到人生難料,所以決定各自退讓一小步,全叔同意他們結婚,但是一定要辦喜酒並且席開五十桌;Benji同意陪岳父大人派送喜帖,但一定要騎著他的摩托車去。  在這個過程當中,遇到的各種人事物,都讓他們原本頑固的心態一點一滴變得柔軟,最後走向幸福溫暖的結局。  在電影當中我們可以看到許多傳統的中華文化,在目前愈來愈現代化的社會,這些傳統的禮俗讓人感到特別的有溫度,充滿生氣盎然的人情味;而有些忌諱和禁忌,也十分令人莞爾,會促使自己思考什麼才是正確的、應該守護的價值觀念。  簡單節錄一些電影中出現的中華文化:  農曆新年要家人團聚、初一發紅包。  三太子、乩童。  拜天公、酬神大會。  拜拜保佑、給乩童蓋章加持好運、還有平安繩。  農曆生日、吃麵線。  相信看到電影出現這些情節時,你也會有一份文化的參與感,也會想要再體會這種純樸濃厚的人文風情。  而一些目前看似有點老古板的傳統禁忌,更是大大衝擊了Benji這個從小在西方獨立思維中成長的異鄉人:  結婚是大事,一定不能馬虎隨便,要宴客讓所有親朋好友都知道。  在除夕夜主動夾菜給岳父吃的Benji,因為夾的菜是雞頭而讓全叔大發雷霆,認為是觸霉頭的表現。  即...
《一路有你》觀後感:對立的價值觀可以為愛妥協
Allison 艾厲森
一路有你
2014-11-30 14:55:21
劇情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