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B某我一向不喜歡《古惑仔》系列電影,因為潛意識始終認為這類作品沒什麼劇情,同時也過於英雄化形象比較正面的矮騾子。直到吳君如從丑角轉型成功的《洪興十三妹》有捕捉B某我真正想看到的江湖片的韻味,B某我才開始接觸這整個系列的電影與原著漫畫。可惜後續兩部角色單飛的外傳作品《山雞故事》、《洪興大飛哥》在品質上就無法比擬,更可說是水準逐漸低落…
而六部正傳篇除前三集是一起拍,後面4~6集皆是各自獨立拍攝,其中第六集更因為版權轉移的問題,改名為《勝者為王》(同時還要重新取得前幾集的片花使用授權)…可惜的是,故事的水準只到《戰無不勝》就已經是巔峰,後續轉型失敗的《龍爭虎鬥》與黑金影射的《勝者為王》都已難現頭三集水準…
說回頭三集在《英雄本色》熱潮下誕生的情況中,在續集《猛龍過江》中,山雞在西門町天橋準備殺人與刺殺台灣角頭的劇情,都明顯是在向《英雄本色》楓林閣一場戲致意;而第三集《隻手遮天》一場強拍女星裸照的劇情,應該很明顯知道是在影射什麼事了;至於第一集,就只是純粹的漫畫改編片(不過劇情與原著完全嚴重衝突),值得一提也只有B某我也因此記住了吳鎮宇演出神經質角色的功力…
而《古惑仔》整個系列中,《洪興仔》算是一個比較異類的存在,原著是以洪興社的伊健發跡遭遇為主題(之後直接合併到《古惑仔》原著的劇情中,一如《東英仔》大東的故事一樣),但《洪興仔》電影版則把原著徹底大改捨棄,變成描述洪興社龍頭與兒子之間的恩怨(且邱禮濤刻意武俠化整部片,以此讓故事多了些虛構的戲劇成份,算是拋棄了以市井為模式的路線)
而日前王晶重啟的《江湖新秩序》,其實如果考慮到少年陳浩南的《少年激鬥篇》,那只能算是第二次重啟…有意思的還包括大開港片黑社會玩笑的《飛沙風中轉》,可惜不是全體《古惑仔》演員都到齊…至於《紮職》,算是《江湖新秩序》的導演的『習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