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們的那時此刻]的文章:


身為一名八O年代影劇小百科兼演藝圈社會觀察家(推眼鏡),紀錄片《我們的那時此刻》幫我重新梳理腦海裡的記憶,喚起許多我的那時此刻─第一次進戲院看電影(《唐山過台灣》,1986)、第一次自己花錢買票看電影(《遊俠兒》,1990)、第一次陷入瘋狂的偶像崇拜(《東方不敗》,1992)第一次震撼原來電影可以長這樣(《重慶森林》,1994)… 《我們的那時此刻》原本是2013年為配合金馬獎50周年的活動,文化部委託楊力州導演拍攝的半宣傳性質記錄片,當時的片名是《那時.此刻》。經過兩年多的版權清理以及影片內容再調整,導演於2016年推出本片的2.0版本,片名也改為《我們的那時此刻》。 雖然是2.0版本(第一版我沒看過),不過既然一開始就是以金馬獎大事紀為影片主軸,則電影無可避免的還是以編年史的方式來進行敘事,所以「年代紀事表」主線是金馬獎與華語電影史,副線意料內的就是台灣當代的社會經濟大事。不過導演把片名加上「我們的」這三個字,理當是把鏡頭遷往觀眾席的位置上多一點。 「我們」指的應該就是觀眾們吧?所以他安排了三組受訪者從觀眾席看著別人演電影反過來跑到鏡頭前回憶他/她以前看的電影。其中一位受訪者...
《我們的那時此刻》見證集體懷舊
總是在瞎忙
我們的那時此刻
2016-02-07 14:11:20
氣氛
9
這篇心得於2015/10/21發表在我個人的Instagram和Facebook上,而這也是我看的第二遍。 今天把這篇心得再轉到這個平台上,除了現在更接近電影上映日期外,也是想再好好的推薦給更多人看到。 其實我覺得我不需要花太多言語去介紹去推薦這部片,總之就是身為影迷應該要看的一部片, 不論你是哪個年齡層的觀眾都能被打動,因為就像導演說的,這就是拍給我們這些影迷的紀錄片。 就好像我沒看過《搭錯車》但我看到房子倒下的那刻還是哭了,我沒看過《不能沒有你》但我還是被感動了。 特別喜歡這個畫面,左邊只是個小小的影迷,一個很喜歡桂綸鎂的影迷, 只是當攝助可以站在小鎂旁邊也感到很開心的影迷,而右邊則是他最喜歡的桂綸鎂。導演說他以前看完電影總是坐在位子上把工作人員名單看完, 因為他會幻想也許電影中的男女主角會從螢幕裡走出來,但現實是這並不可能,連從影廳門口走進來也沒有。但在這部紀錄片裡,導演做到了,看著影迷看見自己崇拜的演員如此近距離的出現在自己眼前, 他的神情轉變是如此的驚喜可愛。而桂綸鎂只是說了一句:「謝謝你,謝謝你喜歡我的電影。」是那麼的真誠,如同我們愛電影的心一般。 ...
《我們的那時此刻》因影迷而生的紀錄片
Spiderlily
我們的那時此刻
2016-01-27 22:35:01
氣氛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