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9 篇文章

影評 《少年滋味》:沒有問題青年,只有問題社會

2016-06-13 10:37:54


南宋詞人辛棄疾的《醜奴兒》:「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對於八百多年後的今日,這首宋詞或許已經過時了吧?時下的青少年每日除了要應付功課和考試之外,還要參加各種興趣班,可能比成年人更忙碌,壓力不容小覷,又哪有時候登樓賞玩呢?

由張經緯執導的紀錄片電影《少年滋味》,誠懇地描繪了九位10至24歲青少年的生活,訪問他們及其家人、同學和朋友,了解他們對生活、夢想和社會的看法,揭示出年輕一代如何面對生活壓力,以及對人生和未來有何想像。在鬱悶的社會氣氛下觀看這齣紀錄片,實在發人深省,特別適合家長與子女一起觀看。

「青年問題」是偽命題?

電影的第一幕,已經率先讓我感受到一種極之諷刺的感覺。第一幕描繪了由香港青年協會等組織主辦、獲教育局及民政事務局全力支持的「譜Teen同唱」萬人音樂會,近萬位青年人以合唱方式刷新健力士世界紀錄。而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立法會主席曾鈺成等建制派人士,都有出現在大螢幕上。

電影透過字幕告訴觀眾,這個音樂會是在2014年12月6日舉辦的,讓心水清的觀眾即時聯想起當時仍未被清場的雨傘運動。翻查資料,這個音樂會的目的是「以音樂為青年注入正能量」,當佔領人士在另一邊廂高唱著《海闊天空》,而音樂會上的年輕人則乖乖地合唱《歡樂頌》,給人一種刻意製造歌舞昇平的感覺,實在有點諷刺。

「譜Teen同唱」萬人音樂會的情節多次在片中穿插,除了反映出政府將政治問題錯判為「青年問題」、脫離民意之外,還作為引子揭示出成年人社會不斷將上一代的價值觀強加於年輕人身上。另外,雖然片中曾經出現過一些政治符號,例如民主女神像和黃絲帶,但政治並非這部紀錄片的探討重點,只是略略提過,有點可惜。

失去夢想的年輕世代

簡單來說,電影主要問年輕人兩個問題:「你的夢想是甚麼?你覺得人生的意義是甚麼?」正如電影的宣傳口號一樣,電影「讓少年發聲!」,讓觀眾(特別是家長和教師)停下來,反思我們的教育制度和社會的價值觀是不是出了甚麼毛病,才導致年輕人生活得這麼繃緊,失去了童真,對未來感到悲觀。在觀看電影的時候,我不斷問:究竟是誰奪去了這班年輕人追尋夢想的勇氣呢?

雖然片中的九位青少年橫跨10至24歲,來自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經歷,但觀眾會感受到這班年輕人有一個共通點:他們都是有才能、有夢想的,例如有人想成為歌手。可是,片中的成年人不斷將自己的價值觀強加於年輕人身上,告訴他們:「演藝事業是高風險的行業,還是當醫生比較好。」此外,家長安排子女學習興趣班,主要是從功利角度出發,而不是讓子女享受生活,這正正是青少年的生活壓力來源。

青少年正處於青春暴風期階段,心理素質未發展成熟,出現尋求獨立和反叛的心態。在過渡至成年人的期間,青年人的社會地位不確定,因而缺乏安全感。片中的九位青少年,一方面很想擺脫成年人世界和主流社會的束縛,但基於現實的考慮,最終也打算放棄夢想,導致他們感到徬徨和迷失,這是最令人感到可悲的地方。

同樣迷茫的成年人

當父母之前不用考試,沒有人教導過我們的上一代怎樣當好家長。怪獸家長的出現,或許是源於盲目跟從主流的集體心態,不斷催谷自己的子女、怕蝕底,最終,家長與子女同樣痛苦。

這齣紀錄片是一部成人教育片,除了提醒成年人要多給予空間年輕人追尋夢想之外,還應該教育我們的下一代:失敗並不可怕,跌倒之後是可以重新站起來的。「三歲定八十」不一定是正確的,人生是充滿無限可能性,就算在長大成人之後,人也是可以改變和進步。人生是漫長的,就算贏在起跑線上,也有機會輸在終點線。

假若連年輕人都不敢追尋夢想,這個社會還有希望嗎?

原文刊在《經濟日報》“越讀”


電影爽度:7
故事劇情:8
氣氛營造:7
演技表現:7
題材鮮度:9



留言
或您可以完整的文章回應 點此回文

電影相關文章


院線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