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一開始就描述了康納所在的這個瀕臨崩解的家庭。在房間彈吉他的康納聽到父母在外面大吵,便略帶諷刺地開始用爸媽吵架的話語作為歌詞,可想而知這絕對不是第一次。父母的不合、鬧不歡對於這個家來說可說是家常便飯,康納也習以為常,父母離異也可說是遲早之事。也許是因為從小缺乏良好的男性典範,14歲的康納在個性上是一個比較陰柔的男孩。康納有一個成績優秀、乖巧懂事(至少在父母眼中是如此)的姐姐——安。當布蘭登和康納在看電視時,安在一旁準備著一份重要的報告。此時布蘭登卻對她說:「你放棄了夢想,不代表我們也要陪葬。」我們要到之後的一場戲才會知道,其實她的夢想是當一位建築師。遺憾的是,或許是家中經濟無法支持這個夢想,亦或是爸媽的反對,安還是得放棄這條路,當個老實的學生,寫著無意義的報告,過著非理想的生活,說盡了也只是爸媽的傀儡罷了。安的內心仍然崇尚著自由,追求愛情和夢想的自由。她一直以來都壓抑著自己那一丁點的叛逆心,只能偷偷地,抽一小口煙,談論那早已荒廢的夢想。當然,康納的母親這個角色也很令人揪心。她總是希望老公能帶她去充滿陽光西班牙度假,但至今這仍是她的幻想。每天下班匆匆趕回家,只為了能在陽台喝茶看報紙,享受她唯一的一片陽光。分居後,這個家正式分裂,情況慘淡無比。三個孩子都是愛媽媽的,她們都能夠體諒她的無奈,但父親卻要到她離開後,一個人坐在客廳看電視、啃著吐司時,才了解這個家原來少不了她。
熱愛音樂的哥哥布蘭登在康納的生命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這部電影最動人的橋段,絕對少不了布蘭登向康納吐露心聲和目送康納開船離開的這兩場戲。到底是什麼讓這對兄弟的情感如此的珍貴?這要先從哥哥布蘭登講起。布蘭登是家中的長子,比康納大6歲,以他自己的說法,布蘭登比康納多受了六年的折磨。由於他父母的婚姻最初只是建立在性愛的歡愉上,兩人從來沒有真正愛過彼此,因此他知道這個家庭永遠都無法完整。布蘭登可以說是這個失敗婚姻最大的受害者。他的童年想必是充滿吵架聲的,還得獨自面對這瘋狂的家庭。他想去德國,但是逃家計劃失敗後就足不出戶,被爸媽關在家裡,也把過去的自己關了起來,不再是那個跑得比全校都快、騎摩托車把妹、很會彈吉他的布蘭登。他的成長路程相當地艱難,總是被嘲笑「那個毒蟲、那個中學輟學生」。布蘭登是一位開路先鋒,在這個家的叢林中披荊斬棘開出了一條道路,用肉身保護著康納,讓他能毫髮無傷的走到了今天。無怨無悔地為弟弟付出,幫助他玩音樂、追女孩,就算到最後被人們讚賞的是康納,被嘲笑的永遠是自己。當不懂事的康納用輕蔑、瞧不起的態度對他,布蘭登很是失望地向他道出了苦衷。「我不期望你會報答我或感激我,我只希望你能理解我的處境。」我總覺得,布蘭登更像個父親。聽完哥哥的一番肺腑之言,康納的眼眶泛紅,卻在哥哥丟東西發洩怒火後,露出一抹淺笑(有點像偷笑)。可能很多人會覺得奇怪,這個時候怎麼還笑得出來,但筆者認為,這一笑透露康納并非真的不懂事,事實上他是想要刺激布蘭登,把埋藏心中已久的話說出來,讓他宣洩怒氣,將魚鯁吐出。在之前的一幕,蕾菲娜問康納說:「你很常提到你的哥哥,你是不是真的很愛他?」當時康納並沒有回答是或否,只是說了哥哥想逃家去德國的事。我想這表示康納打從心裡是很尊敬布蘭登的,也能理解他的處境,只不過他不敢將對哥哥的情感表達出來。康納是個假裝堅強的人,離開房間後到廁所擦乾淚水,不願讓別人看見自己脆弱的一面,而洗臉或許也暗示了一種洗心革面。電影最後,布蘭登開車載弟弟去港口,讓他去倫敦追逐夢想。“就算作不成自己人生的舵手,也要努力成為弟弟人生的推手。”布蘭登一直是岸上的燈塔,等待著康納的船起航的那天。“You look after that brother of mine, he’s gonna be lost with me.”儘管這一天來到了,哥哥始終放不下心。而這一幕最感人的場景,便是期待已久的兄弟相擁。那一瞬間,兄弟之間感情的高牆終於倒下,兩人的心終於繫在一起。“Alright. Forward ho.” 就這樣,康納出發了,布蘭登轉身離開,兄弟倆不約而同地回首,哥哥擔心著弟弟,弟弟捨不得哥哥。布蘭登在康納的船駛出海灣那一刻的歡呼,我想,大概是哥哥對弟弟的愛最好的詮釋吧。
---------------------------------------------------------------------
十九世紀中後期以來,愛爾蘭在英語國家中,就是貧困潦倒的代名詞。特別是都柏林港口區,從1950年代開始,經濟開始衰退;1973年愛爾蘭加入歐洲共同體之後,許多本土工廠外遷,港口區工廠大量關門。到了1980年代,政府又推出鼓勵工業在都柏林市區之外發展的政策,工業郊區化進一步帶走了港區的企業。經濟衰退伴隨著人居環境的惡化。產業衰敗和郊區化,導致港口區人口數量自1900年代至1980年代減少了一半,更嚴重的是,整個國家的經濟長期發展停滯。在1980年代,英國憑藉柴契爾夫人的新自由主義經濟政策開始走出經濟衰退,而愛爾蘭依舊徘徊在低增長漩渦。當時,愛爾蘭和葡萄牙、希臘等國,長期並列歐共體最窮的幾個國家。直到1980年代,都柏林港口區,還和英格蘭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很多陷入衰退的港口區和工業區一樣,充斥著灰暗、陰霾的氛圍——再加上愛爾蘭本身就是陰雨連綿的國度,那種陰鬱的感覺不言自明。(摘自:https://read01.com/7D7EJO.html)
導演在電影一開始就用電視畫面來點出故事的時代背景:1980年代的都柏林,年輕的一代掀起了一波移民熱潮。他們在海的另一端看到了希望,他們深知留在愛爾蘭沒有未來,就算沒有認識的人,沒有足夠的錢,也要放手一搏,移民到英國倫敦找工作,希望能在倫敦遇見奇跡,鹹魚翻身。這樣雖然冒險,可是現狀的悲哀讓他們不得不把眼光放在未來。和康納一樣,他們都是「未來主義者」,沒有鄉愁,只往前看。看似樂觀,實為一種自嘲。也是在這個經濟蕭條的時代背景下,因家中節省教育開銷而被迫轉學的康納來到了基督兄弟學校(Synge Street)。學校的校訓是“赳赳雄風”(Viriliter Age),其實就是要男生act manly,可以抽煙,可以打架,但絕對不能奇裝異服、化妝染髮。康納第一天進學校時,背景音樂放的是Motörhead的“Stay Clean”。「沒有人有權力讓你感到遺憾」,導演用這首歌告訴康納要堅持自我,不同流合污,也告誡當時愛爾蘭的人們,不要被社會陰鬱的氛圍吞噬。
康納剛來到這個學校的第一天自然地就被惡霸巴瑞霸凌,嘲笑他是娘砲,逼他跳舞。巴瑞的父母用毒成癮,父親對他揮拳相向,在家中他只是個廢物。巴瑞忍氣吞聲,把中燒的怒火帶到學校,施加在其他同學身上。康納在巴瑞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他們都是破碎家庭的受害者,只不過巴瑞甘願屈就於這層陰影下,麻痺了感官,藉由暴力來求得人生僅有的歡愉。出於同情也好,康納最後邀請了惡霸巴瑞加入他們的樂團,正如歌詞所說的,「我不會空等世界自己變好」。的確,巴瑞是可惡的,卻也值得同情。他和很多人都一樣,等待著找到自己在這世界上定位的那一天。不只有巴瑞,百特弟兄也很愛找康納麻煩。“You only have the power to stop things, but not to create.”康納對巴瑞說的這句話,我覺得更是在說百特弟兄。“They’re not black.”簡單的一句話就透露出他的食古不化。百特弟兄代表著傳統保守派權威,他總是身著一襲黑色長袍,一臉嚴肅,站在辦公室窗戶旁監視著整個學校,高高在上,縱覽一切。康納寫了一首 獻給百特弟兄,在這場end-of-term-disco的最後一刻,他和整個學校要用這首歌向傳統宣戰。這是一場宣誓,宣誓一個新時代的來臨。”You’re stuck in past, I’m writing the future.” 一個立場的轉換,昔日高高在上的百特弟兄,如今只能站在台下被無數個自己團團圍住。他不再掌握每個學生的生死大權,也擋不住新勢力的反撲。高掛的權威旗幟降了下來,他只好黯然退場。我想,每個社會都存在著像巴瑞、百特弟兄這樣的人,藉著暴力,仗著權威,遊走在社會的四處,成了毒瘤。
失能的家庭,失能的社會。縱使生活環境多麼糟糕,縱使現實人生多麼殘酷,還是要相信未來啊,混蛋們!
故事劇情:9
氣氛營造:8
演技表現:8
題材鮮度: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