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部紀錄片《學習的理由》,帶給我的是一種時間上的懊悔,畢竟,在中學階段的我,其實也是受到教育體制,以及傳統觀念價值影響,從進入國中就開始補習,跟片中這一群孩子稍為不一樣,一樣的是為了「基測」(基本學力測驗)而痛苦與奮鬥著,只是導演楊逸帆,選擇一條價值外、體制內的道路,選擇自學,並且在同儕衝刺的過程中,記錄著這一切,光是這一點,就值得為此感到榮耀,但回歸到大多數人的身上,處於體制下的我們,有沒有選擇?
--------------------------以下有雷,但是不會影響觀影--------------------------
這支紀錄片呈現的手法,其實相當簡單,並且會刻意地去突破與刺中痛點,而片中的五位主要被攝者(楊逸帆、陳立安、蔡沛玲、林雨萱、鞏興豪),都有各自的特長與體制下代表的各種象徵,楊逸帆是體制下的觀察者與實驗者;陳立安是學習慾望強烈、對體制有反感卻依舊順著奮鬥;蔡沛玲則是最標準的一般學生;林雨萱跟鞏興豪則是具有學業外的才華,成績卻在邊緣的奮鬥者。光是在取材方面的配置,其實就有一種多元的代表性,只是光是如此,是否會太過偏激、缺乏一些認同這個體制的想法呢?我想這一點是各半,因為師長在教育過程中,也是有參與與討論在教育者與體制下的辯證,只是比例上稍嫌少了一點,同時,我也覺得少了一些先天經濟條件優劣為對象的取材,是較為可惜。
回歸本片的核心,其實主要是圍繞著「基測」這個升學體制下,造就我們的學習,彷彿都是為了考試,除了楊逸帆外,其餘四位主角,都是呈現在奮鬥下體會疲憊與痛苦,大概除了陳立安是比較有意識地讓自己可以分成兩種學習架構,純粹學習與探究,以及為了考試而學習的版圖,另外三位主角,基本上都是以一種交易式的學習心態,來換取他們所喜愛的才華與興趣,這也是我身邊共同的多數經驗。
然而,對我而言,分數以外的呈現,是這部片的精神所在,許多無法以現行體制去量化的能力,其實大大的限制我們在成長過程中,無意間忽略或是割捨的潛力;但分數的現實,更是這部片要提醒的界線,而後段導演楊逸帆從體制下的「觀察者」轉變為「實驗者」,試著突破界線時,那整段過程中的迷失與最終找回自我的分水嶺,是這部紀錄片最重要的環節,畢竟,在辯證過程中,有了正反兩方,就得要有比較合結合的論述,而這方面雖然不是很成熟,但我確實看見了這樣的企圖與力度,直到最後看見各個主角的人生抉擇,其實不免會覺得這部片只是一個分號,因為往後的20、30,甚至是到了晚年,若這樣的過程與辯證持續進行,我想帶來的海嘯,絕對不是只有這樣的短暫漣漪。
最後,這部片子讓我思考了許多過往,更檢視在現在自我的選擇,尤其在於學習與吸收新知的過程與目標,至少會停下來想一想,我想不論你是否對於這樣的體制辯證是否有認同或是貶抑,至少能夠讓我們思考一個國家與社會發展中,最重要的教育課題。
-我的私心評分-
議題:8.5/10
探討:6.5/10
反思:7/10
推薦:8/10
最新部落格空間:https://fjr0829.wordpress.com/
部落格:https://fjr0829.blogspot.tw/
痞客邦:https://fjr12.pixnet.net/blog
YOUTUBE頻道:墨卓話匣子
海報來源:https://goo.gl/f9imnh
故事劇情:7
氣氛營造:8
演技表現:7
題材鮮度: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