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篇文章
Ernest Hemingway once wrote, "The world is a fine place and worth fighting for." I agree with the second part.
Se7en

影評 信任的樣子:《怒》觀後小感

2016-12-05 12:49:24


 

總計十五回的「與恐山會面」,我認為是漫畫《通靈童子》中最完美的章節。其中最動人的段落,一是葉和安娜隔著門說話,二則為前往恐山救援安娜途中,葉與全宗的對話。也正藉由這兩段劇情,讀者才終於得知葉想成為通靈王的初衷,是出於愛情與友情,想要拯救另一個靈魂。後者的對話裡,全宗有一段長長的獨白:

 

「所謂的心,就是不受眼前現實所拘束而始終相信的心。我之前也曾經想保護一個人。可是,自從我不再相信他的那天起,就開始了我持續後悔千年的日子。至今仍不斷上演的人類內心黑暗歷史…被戰爭所牽連的人們,背負著悲傷的人們,還有數都數不清的…各種行為。這一切令人無奈的原因,正是無法與他人互信。例如,不管別人如何背叛都始終相信,都不與別人敵對,能夠做到絲毫不懷疑,對自己才是一種幸福。那就是所謂的愛啊。問題不在於那個人對或錯。」淚水從全宗的眼眶滑落,他接著說:「我不再相信他的這種行為——才是人類內心的黑暗面。」
(武井宏之著,張益豐譯:〈第百七十五迴 與恐山會面XIII〉,《通靈童子20》〔臺北:東立出版社,2002年〕,頁100-102。)

 

後來的日子,凡遇到關於「信任」的問題,我都會想起貓又全宗的這段話。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qoQE2QJTWY

 

於是觀賞《怒》的過程中,彷彿在那些角色臉上再次看見了全宗的眼淚,懊悔、憤恨、充滿著無力感。秘密動搖了信任,黑暗蔓延開來,蠶食鯨吞原先自以為堅若磐石的愛。真相大白之後,卻不是每個人都能有贖罪或被拯救的機會,某種燜燒受困的窒息感將會伴隨一生,直至死亡把鍋蓋掀開。

 

《怒》是關於愛、信任與背叛的大哉問:站在那些角色的位子上,我們有沒有可能做出不同的選擇?「信任其實是多抽絲剝繭的詮釋」(張懸〈信任的樣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9GcNaHNrN0 ),蒐集再多的證據與說法,到頭來仍要仰賴詮釋。詮釋必關乎主體,因此信任的問題終將回歸到人自身,信任成為一面鏡子,反映出自我內心的樣貌。

 

觀影也是抽絲剝繭的遊戲,第一次被劇情帶著推理,拋不開「兇手究竟是誰」的懸念,未來打算再看第二次,去找尋更多的細節。因為主要演員都表現得那麼好啊!三條故事線的平行剪接想必也有邏輯和章法可循,不應輕易放過。(雖然看到《海街日記》中飾演小妹的広瀬すず受欺負時我心都碎了!都碎了!)

 

黃庭堅為晏幾道《小山詞》作序,稱其為人有四「癡」,其一即「人百負之而不恨,己信人,終不疑其欺己」,大抵就是全宗所謂「不管別人如何背叛都始終相信,都不與別人敵對,能夠做到絲毫不懷疑」之人吧!因此儘管晏幾道一生陸沈於下位,遭世間所輕視,在其內心,自己必定是個幸福的人。

 

--
在家就是方便,資料近在手邊。從拉開收納箱取出《通靈童子》便開始一直打噴嚏,手指沾上薄薄的灰塵。以看漫畫為主要休閒的少年時代,如今望去似乎也像閒置已久的書頁一般,都泛黃了。

 

 


電影爽度:5
故事劇情:5
氣氛營造:5
演技表現:5
題材鮮度:5



留言
或您可以完整的文章回應 點此回文

電影相關文章


院線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