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3 篇文章
如果施予希望,就註定背負對等的絕望,這就是魔法少女的命運…我真是個笨蛋。
《魔法少女小圓》Miki Sayaka

影評 90年代給恐怖片影迷的情書-《SCREAM》

2016-12-20 21:23:20


同步發表於個人FB網誌
https://goo.gl/lEkYt2

 

評分:8/10

猛人:恐怖片看的夠多的觀眾

 

說起Wes Craven這一位恐怖片導演,是最記得他商業市場上開啟事業高峰的《Nightmare On Elm Street》,還是他出道時期的兩部偏鋒暴力恐怖片《Last House On The Left》與《The Hills Have Eyes》?

 

又或者2000年後的年輕一代影迷可能對於這個名字的印象僅止於《Red Eye》這部飛機上的密室鬥智電影,乃至於在他過世前的《My Soul to Take》,以及他被影迷視為自砸招牌的遺作《SCRE4M》。

 

而談起《SCREAM》這個90年代中後期重新掀起YA恐怖片風潮的作品,依稀記得當年台灣的電影雜誌曾經發表過一個專欄文章,討論電影中的血腥暴力之於電影的賣點以及必要性。其中除了《SCREAM》這部片被質疑部分片段出現開膛破肚的殺人場面可以一刀未剪過關,也在文章中提到相當於同時期的《Evil ED》在台灣至少被電檢單位剪了8刀才平安以限制級過關的問題。

 

筆者當年就是基於雜誌提到的『一刀未剪』這個原因才去找了《SCREAM》的錄影帶觀賞(當年筆者才國小六年級)。有趣的是過了幾年後的《SCREAM 2》似乎沒能逃過被刪減上映的命運,因為當年台灣年代ERA發行的DVD與錄影帶都在主打『一刀未剪』這件事。

 

回頭討論《SCREAM》這部電影,作為一部在電影算是堪稱比較大牌的卡司,應該沒幾位觀眾會預料到日後一段時間在院線作品有高曝光度的Drew Barrymore在片頭10多分鐘的獨腳戲之後是迎來慘死的收尾。後來在花絮筆記中才知道Drew Barrymore本來是擔心這部片其實迴響會不如預期,編導只好修改劇本讓她提早退場(但是第一集這段劇情卻廣受影迷推崇,不論氣氛還是演技都是全系列四集之最)。

 

在全片足以算是最大牌的角色退場之後,故事開始進入主線劇情,而不論是劇情乃至於手法,其實仔細觀影過程都可以發現Wes Craven並沒有跳脫《Last House On The Left》的手法,甚至可以說是並未跳脫在《Nightmare On Elm Street》修成正果的一些公式技巧。同時對於幾位主要角色的生澀演出,除了女主角男友以及女記者的角色可能是主角群唯二在片中精準掌握情緒與性格轉變,其他角色普遍存在過於浮誇或是火侯不足的狀況(比較值得安慰的是後來三部續集,生存組的主角群幾位演員總算把角色演好了,但是劇本就)。

 

也因此在演員表現上呈現的不足,似乎也就剩下編導對於題材類型的節奏玩弄上面是全片值得一提的優點。撇開筆者個人與多數影迷一致認定的片頭10多分鐘謀殺橋段,其他像是片尾的凶手身分安排;以及電視台監看無線攝影機所發現到的影像延遲傳輸導致的幾個驚嚇點;或是片中不時對於公式電影的諷刺(可惜後來三部續集也成了自我嘲笑的對象),其實都在某種程度上面豐富了一部本來可能非常單調的YA狂殺片。

 

至少對照同期同一編劇的作品《I Know What You Did Last Summer》在情節上的單調與過於玩弄技巧;或是純粹拼湊大量都市傳說當作片中殺人手段的《Urban Legend》,儘管《SCREAM》作為重新掀起YA恐怖片風潮的起始作品仍舊無可免俗的出現劇本漏洞或是一些不足,但是相較於同時期的後起之秀,《SCREAM》在一些橋段的編排上面以及自圓其說的表現上,不只是仍有優於其他後起之秀的地方,同時也比起後來陸續推出的三部續集好上太多。

 

如果第三集忽略掉片尾在真凶動機的描述有跳脫過往恐怖片的公式安排,其實第三集整體表現仍是沒能擺脫第二集劇本突破性不足的問題。而忽略掉第四集浪費了網路世代崛起導致的殺人動機,這反而更能顯露出第一集對於兇手殺人動機的意外卻不失合理性的劇情編排。

 

我想如果讓恐怖片影評專業戶的艾爾重新修稿自己的恐怖片參考指南書籍《驚悚100》,應該沒有意外,他還是會把第一集收錄到他個人推薦作品之一不過第三集可能就未必了。


電影爽度:10
故事劇情:7
氣氛營造:10
演技表現:7
題材鮮度:5

奪命狂呼 魏斯克萊文 凱文威廉斯 YA電影 狂殺片

留言
或您可以完整的文章回應 點此回文

電影相關文章


院線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