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彈少年 Under sandet》(2015)|丹麥|德
“跟著我說:都快結束了,很快就能回家。”
無雷影評
一部遲來台灣的好電影,置驚悚、歷史與娛樂於一身,不浮誇炫技,一群小孩更有質樸逼真的演技,歐洲片少見的成本爆破,《拆彈少年》甫於2017年開頭,便空降台灣今年度最值得一看的電影寶座王位。
十分,各位客官們,這部片我要給十分,就如我前年看《進擊的鼓手》時那樣的一見鍾情,我打算放下《今天別再來敲門》的小旗,移情別戀到《拆彈少年》的麾下。
《拆彈少年》以二戰甫結束的後續收拾為劇情線,靠著閃電戰將整個歐洲打入人類史最深地獄的德國,又怎能在戰後安然全身而退,留在異鄉的軍人中,除了直舉右臂大喊萬歲的蓋世太保,更有懞懞懂懂便被迫離鄉的孩童。
電影並非刻意以同情的路線探索德軍的不同面貌,只是當一群男孩被大人們以鄙視、仇恨的眼光看待時,他們的沈默在無意間掠奪了觀眾的憐憫,卻又在丹麥軍的言語和管教中令人一再想起全人類的共殤。
看完電影後無意間看見了日本版海報,劇名大致可以翻譯為「阿道夫希特勒的遺留品」,竟在無意間形成了與英文劇名異曲同工的雙關。「Land of Mine」,是屬於我的土地,也是地雷Landmine的雙關;阿道夫希特勒的遺留品,是二戰策略失準的海防地雷,也是這群為他而戰卻無法歸鄉的孩子。
電影開場便強烈展現出二戰甫結束時的憤怒釋放,與德軍在不知為何而戰卻被迫接受的挫敗感,即便那十分鐘只是主角羅倫穆勒的一人獨戲,卻已強烈反映出全片的矛盾心態將往何種方向發展。接著拆彈訓練時的屏息,孩子們被帶往沙灘後的緊張,和不知何時會突如其來的地雷觸發,《拆彈少年》的手法都盡量樸質無華,沒有過度浮誇的情感堆砌,也無泛濫成災的爆米花劇情,就是單純地引人入勝,單純地目不轉睛,觀眾藉由羅倫穆勒飾演的士官長一起發展情緒、改變自我而心情有所不同。
《拆彈少年》並沒有一般歐片的沉悶與清高,更不會落得影評人說好看但自己卻睡到翻天的無奈,也不必怕自己說喜歡結果被說是假文青的自我分裂感,開頭的憤怒是震撼,中段的緊張是刺骨,後段的爆破是驚心,結尾的離別是鼻酸,那絕對是全員一致的認同,完美無缺地精彩,如果有人不喜歡,我就⋯⋯請自己吃雞排。
題外話,當兵有下過基地或聯訓受測的可能會更能入戲,尤其是以前兩年兵的前輩們應該更是如此吧。
題外話Part 2,也難怪班長總說「態度可以輕鬆,但表情必須嚴肅」。
10/10
有關電影兩三事(微雷)
〉當兵時儀容是最被要求的。看來這群男孩的長官教很好,就算肚子餓到乾嘔,也得記得每天梳帥氣的髮型,然後持續三個月這樣。
〉丹麥對於二戰後的德軍俘虜,利用未成年小孩來掃蕩地雷的做法,是丹麥歷史上最嚴重的「戰爭罪」。但這些都僅止於歷史學家間的考究,而無實質審判。
〉真實情況下,丹麥並非完全使用了童軍。在二戰閉幕後,由美英分別掌控亞洲以及歐洲的後續處理事項,丹麥作為英軍主管的戰後歐洲,包含在重建過程中的掃雷行動也由英國軍隊指揮,並指派德軍將士帶隊執行。然而這只能概括220萬枚地雷中的150萬左右,剩下的70萬地雷則由丹麥派遣的未成年德軍士兵支援完成。
在整個清除地雷的過程中,德軍總共動用了2600名左右的人力,並調派第233裝甲師的坦克、突擊砲、裝甲車等重機具協助,最後由官方統計出149人於任務過程中死亡,成為了戰爭結束卻依舊無法平安歸國的陣亡士兵,而受傷人數則為339名。但這些都是盟軍官方的統計,事實上德國軍方在事後認為,有將近一半的掃雷任務人員都沒有回來。
〉本片大部分在奧克斯伯爾軍事區(Oksbøllejren)拍攝,這地方是建於1929年的丹麥陸軍基地,於二戰結束時曾有大量德國難民與士兵湧入奧克斯伯爾,而被丹麥收容在此軍事營區中作為戰俘控管。
故事劇情:10
氣氛營造:10
演技表現:10
題材鮮度: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