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篇文章

影評 《卡特蘭:馬上回來》藝術猶如深水炸彈

2017-05-15 10:36:01


本來沒有抱太高的期待,但我對描繪藝術家的紀錄片貌似有著特殊的喜愛磁場,觀影中不斷飆升的評價分數,不是因為影片拍攝的多好,而完全是被主人公的魅力所折服。與其他傳記片無異,並無太多華麗手法,儘是利用採訪、邏輯組織來完成整個講述。

對於卡特蘭的介紹,片中頻率最高的是「義大利最飽受爭議的當代藝術家」,用一個最準確的詞形容他,估計只有「狂」了吧。但當你看完全片後,又不得不尊敬他欽佩他。

卡特蘭出身貧寒,也沒怎麼好好受教育,卻在少年時便意識到自己會成為一名藝術家。起初孤身來到紐約自薦而被畫廊置之不理,利用巧妙的藝術欺騙、造假、耍小聰明後獲得了第一次的展覽機會。但此時的卡特蘭絲毫沒有創作頭緒,於是他做了一個牌子寫著「馬上回來」掛著畫廊門上整整兩週;還假報警謊稱自己的作品被盜、甚至從隔壁展廳偷來別人的東西,他騙了所有前來看展覽的人,可也促成了他藝術生涯的開端,而後這一系列行為被藝商們津津樂道。

卡特蘭的作品需要「被觀賞」與「話題性」,他是個很創意十足也頗懂世道的人,他很會製造噱頭,了解如何利用媒體、慫恿收藏家幫助他惡作劇、褻瀆宗教嘲弄政治⋯他曾把他的一個畫廊總監黏在牆上形成一件藝術品,直到總監昏倒被送去醫院;也曾在米蘭證券交易所前,拜訪巨型豎中指的雕像並取名為「love」。每一次的大作問世都上報紙頭版,一位收藏者說卡特蘭的作品之所以值錢,很大的原因是它們總是會佔據新聞中心,負面聲討和流言攻擊讓他越來越出名,人們正反兩面的討論將作品炒紅。

這裏插入探討了關於藝術品拍賣的天價問題,在令人窒息的價格競賽背後,富人收藏的不是作品本身,醉翁之意在於藝術家的知名度,因為藝術本身其實是無價的,無法售賣靈感卻能評估其轉換為「商品」後帶來的時代利潤。或許在當代藝術也成為歷史時,人們也會像文藝復興畫作那樣去研究思考可能早已被曲解的內涵。

影片還對觀眾提出了個問題:藝術品一定是美的或讓人感到舒服的嗎?其實不然,可它們無疑是尖銳的、獨特的、哪怕只存在一瞬間也是永恆。卡特蘭的「隕石」雕塑讓兩名議員憤怒、「懸吊的男孩」讓民眾抨擊他,可正因為是深入人心的創作才會引起這麼多道德譴責,某種意義上它們都成功了,事實是所有藝術館爭先恐後邀請展出,藝術可能帶來不適,也依舊有前衛大膽的價值。卡特蘭的作品大多令人發笑,可那並不僅僅是表面的幽默風趣,還是不自覺被帶入藝術中而產生的共鳴,像此刻正與藝術家面對面閒聊一樣,不低俗不淺薄。

然而就在我們看了愈多作品,聽過愈多策展人、評論家、親朋好友介紹卡特蘭後,電影給我們開了個超級大玩笑⋯⋯(有劇透,不想被暴雷的可以不要看下一段文字)


令觀眾們沒想到的是,原來前三分之二的「卡特蘭」並非卡特蘭本人!本片直接用了前段隱瞞與後段揭示,前部分的訪談都是一位長期扮演卡特蘭的演員M所錄的,卡特蘭幾乎所有的活動、採訪、授課都由M代為處理,M自己說他已經快變成卡特蘭了、對與卡特蘭的想法他越來越瞭若指掌,而卡特蘭也將M稱為他的一件活藝術品,取名「1998至今」。這一做法在剛穿幫曝光時,民間一片嘩然,大家都覺得被騙了,可的確很有卡特蘭的風格,也有人說那本身便是一樁行為藝術。

2011年,在卡特蘭名聲大噪正當紅之際,他選擇將所有作品懸吊在美術館裡,合成了新作《全部》後選退休。很多人不理解他的舉動,但我認為這或許是個明智的抉擇,卡特蘭其實是個極力想證明自己的略自卑的人,正因他處在最高峰,才害怕會走下坡;有位他的作品收藏者說「當卡特蘭處於圈外時,他給藝術圈投進了多顆炸彈;可當他進入圈內,他無法避免自己不被波及,他要保護自己。」

影片的結尾,放了大量的卡特蘭本人的影像,他一頭灰髮,卻像個長不大的孩子,穿著年輕人的服裝,天真爛漫地大笑。做藝術也許需要那份童真和純粹,他從不被評論所困擾而左右創作主題,似乎天生註定合適成為世界一流的藝術家,濺起漣漪不斷。


電影爽度:8
故事劇情:5
氣氛營造:7
演技表現:5
題材鮮度:8

紀錄片 藝術

留言
或您可以完整的文章回應 點此回文

電影相關文章


院線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