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對諾蘭的電影有一定的喜愛,但一直都不是他的粉絲。他總用複雜及迂迴的敘事,幾乎每個片刻都塞入大量的訊息,有強大的野心及企圖心,但對我而言其實減少了感性交流的可能。毫不質疑他說故事跟拍電影的能力,但除了《黑暗騎士》以外,其他被稱之為神作的作品我還真的沒有感覺。
首次取材自史實的《敦克爾克大行動》,描述的是二戰期間的真實事件:1940 年的 5 月底,英法兩軍在歐陸戰場節節敗退,而盟軍撤至法國東北部的敦克爾克時,英國動用了軍船及民間船等大小船隻,成功將 33 萬多名盟軍撤回英國本土,其中包括英軍、法軍及比利時軍。諾蘭說他要強調的是事件本身、而不是歷史過程,因此少了他認為的旁枝末節,開場就直接將觀眾置於戰場前線,一直到他們成功回家為止。
這次是諾蘭自己寫的原創劇本,捨去了過往的繁複情節,也沒有一堆角色搶著解釋劇情,呈現的就是戰場的場景而已。以陸地一週、海上一天、空中一小時分為 3 條故事線,交織而成一場在敦克爾克的撤退行動。我很喜歡用畫面說故事的選擇,尤其 70% 以上用 IMAX 攝影機拍攝、動用百名臨演、飛行轟炸沈船等樣樣來真的;無論是不安的音效製造出緊張的情緒,或是壯闊無比的攝影,在盡力客觀的情況下依然能達到震撼人心的效果。諾蘭的視覺美學真的是電腦特效比不上的。誰說戰爭片一定要有流血爆頭、屍橫遍野或可歌可泣的英雄情節?
3 條故事線的歷時不同,而在電影佔有幾乎差不多的比重;然後諾蘭再度使用非線性敘事剪接在一起(到底多愛玩時間),不過這次顯得親民得多。而且藉由角色的視角轉換,可以看出同一件事情發生時的不同心境與情緒,尤其在某些情況還剪得真好。一直以來可靠的製作團隊再次交出了齊一且超水準的技術,甚至成為這部電影最重要的核心——在諾蘭的掌握下,技術不再是電影的外殼或工具,而是與故事融而為一。
因此在《敦克爾克大行動》裡,劇本與演員被放在後頭,如果沒有那麼入戲的人可能會感受到他們的被動性。但湯姆哈迪拯救了一切(?),整部電影沒有刻意英雄化任何人,然而他飾演的費洛就是徹頭徹尾的英雄,雖然總是皺著眉頭、講的台詞也不過是空戰的程序,但散發出來的氣場就說服力十足。其餘如拿過奧斯卡男配角的戲精馬克勞倫斯、諾蘭的班底席尼墨菲、還有一票年輕演員等,其實都只是被故事驅動的小螺絲釘而已;更別說肯尼斯布萊納只是站在碼頭講幾句話而已,是頗為可惜。
在劇本結構不縝密的情況下,有少數幾句台詞顯得突兀——例如後段在某艘擱淺的船裡,爭論著誰應該出去讓船的重量減輕、以防一直下沉,這時一位年輕士兵來了一句:「這是恐懼、這是貪婪,戰爭把我們的本性引出來」(我真的不覺得在高壓的情緒下會冒出這種很描述現況的話)。另外,對「家」的概念也描述地太過渺茫——看似是本片的主題,但是又建立得不夠重要與全面,幾乎只成了台詞的關鍵字而已。對戰爭的恐懼、人性的堅韌與光輝等,還是用前面身歷其境的同理狀態來表達得好,在台詞及鋪陳不夠的情況下,在情感面上恐怕是無法加分的。
不過總得來說,用心及坦誠地敘述一個故事已足夠,IMAX 及技術的強大的感染力能補足實際劇情的扁平,這功力也不是一般導演能做到的。個人覺得歷史背景也不太重要,身為英國導演的諾蘭也非呈現敦克爾克大撤退的全面視角,旨在重現這場影響二戰後期的關鍵戰役,以及向英軍致敬。用最好的聲光效果享受 IMAX 震撼,或許是能否入戲的關鍵。
特別喜歡結尾的呈現,雖然不免要頌讚一下英勇的軍人成功撤退,以及永不放棄希望等等意涵,但是湯姆哈迪最後那段的設計是蠻有餘韻的(雖然心很痛),使戰爭題材不再只是淪為「挑戰重重—跨越難關—戰勝困難」的戲碼。有影評稱為十幾年來的最佳戰爭片、今年的最佳作品等,可能還是每個人主觀喜好的評價;但是《敦克爾克大行動》的確是獨具一格的戰爭電影,也成為個人最喜歡的諾蘭作品之一。
故事劇情:8
氣氛營造:9
演技表現:7
題材鮮度: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