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 篇文章
所有的階段都是從零開始。
29+1

影評 《天眼行動》戰爭本非是非題

2017-11-02 16:01:18


凱薩琳鮑威爾上校(海倫米蘭 飾)率領英國情報單位追捕一名女性恐怖份子長達六年,經由美軍加入高空監視行動,好不容易在肯亞的秘密基地找到疑似她的身影。特種部隊準備活捉她時,地面偵查人員卻意外發現該名恐怖份子正與其他人密謀自殺炸彈攻擊,凱薩琳為了防止傷害,旋即下令轟炸秘密基地將敵人殲滅。當無人戰鬥機的駕駛員史帝夫(艾倫保羅 飾)瞄準目標後,卻發現這個看似「秘密基地」的房子竟然是一般住戶,而一名九歲女童更活生生跑進他的攻擊範圍玩耍,眼看原本單純的跨國逮捕行動瞬間變成複雜難解的反恐任務,凱瑟琳跟史蒂夫又該如何決定這場行動的成敗…

在看《天眼行動》之前,其實我一直非常擔心電影的格局太小,一個「按與不按」的發射指令,真的足夠撐起100分鐘的電影嗎?但《天眼行動》卻超出預期的沒有停止在情感上的拉扯,而是極其細膩的描繪出一道「發射指令」背後千絲萬縷的關係。電影深刻的刻劃軍人與政客、執行者與決策者、在場者和不在場者彼此立場和觀點的不同,當使命感、道德感、合法性、政治意味錯綜複雜的混在一起,這顆飛彈,究竟要不要發射?

對於代表軍方的海倫米蘭以及「石內卜」艾倫瑞克曼來說,這次行動的意義和英國內閣一眾官員所想截然不同。一方盡可能的在最少傷亡下把握機會剷除禍患以免夜長夢多,另一方考慮的則是道德和政治意義。「千萬別說軍人不懂戰爭的代價。」當內閣官員只為保持自身的道德和政治正確時,卻沒有想過兩種情境背後人命傷亡的程度。「娃娃有很多種,妳想要的是哪一種?」當將軍悉心照顧自己女兒的同時,卻得狠下心指示可能會波及別人家女兒性命的命令。《天眼行動》沒有特定立場的支持任何一方,因為戰爭本來就不是是非題,任何決定本來就難有涇渭分明的是非對錯,只是當下承擔的起的最佳選擇。

相較於內閣會議,行動基地和無人機操作室則是更直接的面臨道德和使命的交戰。當內閣官員還可以透過共同決議、層層上報來想方設法的減輕自己的道德壓力時,這些在新型態戰爭中「前線」的士兵們卻避無可避的必須直接承擔決定所造成的後果,難道憑藉著一道螢幕,就能完全抽離嗎?為了說服內閣支持行動,海倫米蘭和間接傷害精算師必須將人命數字化,而且承擔可能低估溢傷因而間接殺人的心理壓力。在射擊指示下,艾倫保羅只能咬著牙完成任務。雖然《天眼行動》中只有兩枚飛彈,但每一枚飛彈背後的考量和掙扎,令人屏息的程度卻不輸槍林彈雨的戰場。

由於在《天眼行動》中,主角們都隔著一面螢幕監控著遠在肯亞的地面行動,於是演員必須仰賴極為有限的肢體語言來傳達情緒。對於螢幕中所見,每個角色只能透過演神來傳達最直覺的反應。電影中每個演員都相當精細的詮釋震驚、猶豫、堅決或不忍的神情,讓觀眾仿佛可以感受到他們當下的真實情緒。而片中另一場當地情報人員深入敵方勢力控制區的戲,結合了後方基地的臨場感和傳統諜報片中危機四伏的氛圍,透過深怕偵察機和偵查員被發現的兩道擔憂,毫不中斷的張力更是讓氣氛緊張到了極點。

雖然《天眼行動》的格局並不大,但卻相當深刻的帶出了對戰爭的反思。遠在天邊的國務卿和首相,總是能雲淡風輕的下達指令,近在咫尺的軍人和官員,卻需要背負極大的壓力來做出決定。當傷亡已經迫在眉睫,政府官員卻只考慮到對政治宣傳的利弊,而非以人命衡量。當做出決定後,真正承擔心理壓力的卻又不是做出決定的人。一方在螢幕後面說服著自己在救人,另一方則是丟下武器送小女孩去醫院。而歷史,從來不也就是勝者的歷史嗎?對於戰爭,對於決策,我想我們都能在《天眼行動》中看到更多值得反思的東西。

部落格原文連結[點我

#週末在家看好片 《天眼行動》戰爭本非是非題 #微雷 #但這部重點也不是劇情啦 https://s961217.pixnet.net/blog/post/66008223 由於本週末新片較為疲弱,就來介紹一部去年上映的好片給大家吧!《天眼行...

由貼上了 2017年9月16日


電影爽度:9
故事劇情:9
氣氛營造:10
演技表現:9
題材鮮度:7

天眼行動 Eye in the Sky 蓋文胡德 Gavin Hood 海倫米蘭 Helen Mirren 亞倫保羅 Aaron Paul 艾倫瑞克曼 Alan Rickman Barkhad Abdi 潔瑞米諾森 Jeremy Northam 依安葛蘭 Iain Glen 菲比福克斯 Phoebe Fox

留言
或您可以完整的文章回應 點此回文

電影相關文章


院線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