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創作多首膾炙人口的歌曲如《追》(張國榮)和音樂劇像《雪狼湖》(張學友)的新加坡知名詞曲創作人李迪文,首次執導帶有自傳色彩的劇情片《音為愛》,談到拍片過程時提到:「把私生活在大銀幕上攤開,對我也是一種放下。現實生活中我比電影更壞。」看了這樣的專訪,難免覺得導演勇氣可嘉,關於傳記片我們最怕看到兩種,一是造神,一是一股勁的勵志。
可喜的是我們沒看創作者為自身塑像,但可嘆的是即便導演的處女作就算沒有陷入前者的泥沼,卻仍落入後者的窠臼。當然做為「當事人」李迪文是最有資格訴說自身故事,然資格和能力究屬不同,音樂上的才華也不能順利成章轉嫁到電影創作上,首執導筒的李迪文一方面接受訪問時說「傳記片不該不痛不癢」,然而把它拍成了不痛不癢的劇情片。
電影什麼都談,談當時髮禁,談家庭之於他追求夢想的捆綁和支持,談他曖昧幽微的性取向,也觸及他對毒品與性的探索,什麼都談卻都談的不深入。想要深入底限談同志情誼卻只是打擦邊球,虛晃一招,毫無頭緒地突然引爆他和Mark的兄弟決裂,讓觀者看的一頭霧水。而每個與他相遇的女人都要不由自主愛上他,Linda如謎一般的登場帶來刺激和新鮮感,卻又如蜻蜓點水、隔靴搔癢拍不出更亂世迷離的場景(或許宥限於華語片)已體現主角的迷惘惶惑,離場時卻帶不走一絲悵然,充其量只帶走主角的。
而一開始被他錯待的女友(妹妹同學)看他陷入悲痛時,只因戲劇需求就大方原諒了他,甚至為他夢想搭橋,從此劇情再無張力可言,我們就順順地看著男主角一路朝夢想邁進,理所當然地與媽媽和爸爸和解,附送幾張價值珍貴的資料檔案,做為我們終於見證他有志者事竟成的紀錄。
全劇做為讓他谷底翻身的核心角色-妹妹,從頭到尾說了三次「哥,你要順從你的心」,卻感受不到這句話給他的力量(讓人想到白歆惠在《銷售奇姬》裡不斷說「Mask On」),真正推動哥哥從頭來過的卻不是這句宛如說教般的箴言,而是劇中妹妹比現實生活提早十年離世(導演把妹妹的過世時間從1983年提前到1973年)。據導演說法更動現實的做法是為了增加戲劇張力,然而我們先不論那斷裂不連貫的剪接,和沒能適度鋪陳氛圍、一路滿到底的配樂,你的故事若希望能讓觀者感動,應該在角色描摩和事件鋪排上下功夫,然而每個角色都是虛的,不厚實的,Richard的朋友聊備一格如工具人,既未烘托革命情感也感受不到決絕的愴然(而Mark後來怎樣也不打算刻畫了),爸爸一如想像中刻板,媽媽的塑造和演法都顯做作,更遑論那其情可憫的癡情女友之單薄設定了!
作為一部音樂傳記片,主角應該是音樂,然而片中的流行歌曲,不論當時時興的西洋歌曲或自己創作的,只成為糖衣般的存在,為影片做了可能也堪稱唯一優點的華麗點綴,卻沒有感受到它與主角的切身關連,無論生活或創作的,簡言之就是無法感受到這些歌曲在他生命上發酵、帶給他的轉變,最終還是依賴那所謂的「戲劇化」,去完成「我終於不是個渾蛋」的壯烈義舉。
所以電影真的有如導演所言,拍完就等同放下了嗎?坦承自己過去的大不是,藉影片緬懷逝去的家人,某種程度是有心靈療癒的功效,然而其放不下的對自身的迷戀,怕暴露太多自身情狀的矜持,或許更深入挖掘,會有另種他想呈現出來的更好效果,也更能勇敢地跟昔日之我揮別。影片最後,李迪文本人入鏡,回到戲裡的家中緩緩彈起鋼琴,昔日歡樂與家人相伴之情景一一浮現,Linda也再次映入眼簾,像是對殘酷生命的一次溫柔回眸,照理影片搬演到這,應會有淚濕眼眶的效果,然如前所言,事件的接連發生欠缺足夠情緒醞釀、尚未消化又要觀者吞落去的做法,徒留吃力不討好的罵名,把基本功打好、故事說好,或許是迪文下次(若尚有計畫)想拍第二部電影可以努力的方向。
故事劇情:5
氣氛營造:5
演技表現:7
題材鮮度: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