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漢山城》是一部改編自經典歷史小說的電影,由原著作家金勳親自擔綱編劇,劇本結構扎實且極具深度,對於每個角色的刻畫都非常細膩,善用衝突事件去呈現每個人在面臨考驗下,所表現出的人性,可謂是入木三分。除了人物塑造成功,劇情也有多次轉折,主戰主和之爭,為國為己之爭,官員百姓之爭,以及行蹤成謎充滿懸念的援軍,各種橋段交織成引人入勝的好戲;此外,本片也屢次反映出政府與庶民的階級對立,人民從來不是執政者心裡最軟的那塊,每個國家每個朝代都是如此,誠如張養浩的〈山坡羊〉:「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本片的背景是依照史實進行改編,西元1636年清朝皇帝率領15萬大軍攻打朝鮮,史稱「丙子戰爭」,朝鮮仁祖大王(朴海日飾)逃往南漢山城避難,遂演變成一場圍城的對峙,大臣們因意見分歧而分崩離析,讓局勢更險峻;此情景頗類似三國時代曹魏百萬大軍南下,脅迫東吳投降,而東吳內部出現主戰、主和兩派聲音。然而,在《南漢山城》中,不單單只有主戰主和兩派角逐,甚至有尸位素餐的高官操控局面,以及趨炎附勢的騎牆派官員,以及克盡厥職的武將,讓整個劇情發展更多元,更有層次。
(戰爭場面也是有模有樣,毫不含糊)
主和派大臣吏判崔明吉(李秉憲飾)主張交出皇太子求和,保全國家社稷,忍辱負重,但主戰派大臣禮判金相憲(金倫奭飾)認為此舉將讓朝鮮顏面掃地,寧可犧牲性命也要抗戰到底,他們倆個分別代表兩種價值觀,前者認為性命大於名節,寧可忍受後世罵名,猶如韓信忍受跨下之辱,後者反之,認為名節更甚性命,寧可慷慨赴義。兩者價值觀孰優孰劣,電影並沒有給出答案,端看觀眾們各自的想法,見仁見智。而《南漢山城》之所以精彩,不僅僅拘泥於主戰、主和兩派之爭,因為吏判崔明吉、禮判金相憲在數次的朝堂議政之中,逐漸明瞭彼此的立場雖不同,但出發點都是為君王設想,皆屬忠臣,提出的政見均對局面有所助益,於是他們在可以合作的政策上,適度釋出彼此的善意,攜手合作,另外還有毫無立場一心為國奉獻的守御使李時白(朴喜洵飾)協助他們;反觀高居相位的金瑬,兵臨城下仍為自身利益設想,並且提出不少迂腐之見,無濟於事,例如徵收給士兵禦寒的稻草,拿去餵馬,吏判抱持反對意見,認為馬不能抗敵,士兵才行,而兵判等其他官員則為騎牆派,誰得勢便贊同誰。這邊稍微科普一下金瑬與仁祖的淵源,在朝鮮李氏王朝的歷史裡,西人黨金瑬曾率軍攻入王宮,廢黜光海君,仁祖得以即位,可以說金瑬是拱仁祖上位的推手,這就能說明在電影中,仁祖剛開始為何如此倚重金瑬,採納他的建言,直到每況愈下,才開始改變態度,轉而相信吏判崔明吉、禮判金相憲,也什麼叫驗證「不見棺材不掉淚」,奈何為時已晚。
《南漢山城》除了官員內鬥,也反映出階級對立的現象,安插了一位鐵匠與跟班,這兩名角色代表庶民的立場,他們最大心願不過是安居樂業而已,卻因朝鮮仁祖大王逃難至此,被捲入圍城之戰,無妄之災。片中多次透過鐵匠和跟班之口,表達了政府官員不可信,以及國家在需要人民時才會略施小恩,平時無用時則棄之敝屣。另外,藉渡船老人的遭遇,表達朝鮮官員對人民的苛薄寡恩,也用一位投靠清軍的朝鮮翻譯官,批判朝鮮的奴隸制度。韓國電影經常批評政府機關,在《南漢山城》更是針針見血,借古諷今。
(小女孩這角色稍微調和本片濃厚的陽剛氣息)
演技方面,李秉憲能收能放,獨排眾議的堅毅神情,以及最後為君王淚崩,情緒十分到位;金倫奭則非常內斂,開場為國殺掉渡船老人的無奈感,和見到老人孫女時的愧疚感,和多次和李秉憲交談,表現出憂國憂民的使命感,整個角色充滿烈士的滄桑感。
其實,《南漢山城》不單單是一部改編歷史的電影,它也能真實反映出社會的縮影,例如大至一個國家,小至一間公司,在面臨存亡危急之秋,團體裡仍免不了會有盤算自身最大利益之人,以周全自身為首要,全然不知脣寒齒亡的道理。覺得愚蠢嗎?無奈的是,這種人在現實社會還真不少,總是讓衷心希望整個團體更好的人心寒,導致劣幣驅逐良幣。最後,用一首十四行詩點評:
朝鮮背棄盟約引發這場戰爭,
國君倉皇出奔受困南漢山城,
城外劍拔弩張敵軍疆場馳騁,
城內將士飢寒交迫咬牙苦撐,
朝堂群臣主戰主和各自權衡,
勤王援軍音訊渺茫只能乾等,
領相不懂指揮作戰擔誤軍政,
兵敗卸責讓忠義將士遭嚴懲,
眼看城郭已隳敵軍即將取勝,
吏判快馬赴敵營把降書上呈,
君王稱臣換取和平自毀名聲,
禮判寧死不降自刎毋失忠誠,
生死關頭選擇捨身或是偷生,
相信每人心中自有一把天秤。
【同場加映】
九品中正制度評分:二品,上中之作。
(一品最高,九品最低)
故事劇情:9
氣氛營造:9
演技表現:9
題材鮮度: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