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偵探類題材的片《福爾摩斯》8年前就已搬上大螢幕,想必20th福斯要把白羅再次搬上大螢幕也只是時間上的問題。新版找來莎劇導演肯尼斯布萊納自導自演,最終成品基本上就是四平八穩、不過不失的商業片,跟肯爺之前的作品水準差不多,有看過小說的會覺得本片了無新意,但沒看過小說或是1974年版本的觀眾也許會在裡頭找到意想不到的樂趣,還是推薦一看。

對於已看過小說的我來說,觀賞本片無非就是看布萊納如何詮釋白羅、復古的服裝造景,以及稍加改編的文本,但觀賞完後只有美術設計與肯尼斯的詮釋稍微滿意,布萊納首次執導懸疑類電影的生澀感明顯在本片反應出來,基本上劇情走向都和小說一致,沒有更改太多的地方,看的出布萊納對於原著是懷著非常崇高的敬意在拍攝,但查案過程拍的平淡無奇,抽絲剝繭的過程也拍的食之無味,懸疑感塑造不足,一切都是靠對白撐場,為何發展是這樣?因為他是白羅,為何他知道兇手是誰?因為他是白羅,同樣是查案過程,蓋瑞奇可以透過大量蒙太奇手法讓福爾摩斯的查案過程充滿戲劇張力,繼而讓觀眾有種帶入感,但肯爺的查案過程就像在跑既定行程,對白太雜,角色太多,人物塑造不足,犯案動機解謎時間就是一股腦兒全丟給觀眾,最後就只能做到及格水準。

找來一群大明星像強尼戴普、茱蒂丹契、小潘潘、威廉達佛、蜜雪兒菲佛、喬許蓋德,以及下禮拜要再次揮舞光劍的黛西蕾德莉同台尬戲,要掌握這樣的群戲本來就不是見簡單的事,每位角色戲份皆有限,同台尬戲但火花不足,對白設計不夠俐落,狹窄車廂就像個小舞臺般角色互相輪番上陣,小說裡的白羅既幽默又有點狡猾,正片裡肯尼斯只有在開場的失竊案演出白羅的韻味,之後上火車就是過於嚴肅,但肯尼斯這樣的詮釋遠比1974年亞伯特芬尼的白羅更深得我心,比起本片的主案,開場的失竊案其實更有偵探片的韻味,真要說喜歡本片的地方,就屬開場最讓人滿意了。

即便拍的平淡無奇,但結尾的鋪陳暗示下集會改編《尼羅河謀殺案》,非常樂見其成片商拍續集,畢竟身為偵探片迷,能多一部懸疑片可欣賞,夫復何求呢?再說白羅還是有許多故事可以講,只希望下集布萊納演好白羅就好,導演的工作就交給別人吧。
#復古風實在讓我難以抗拒
#最後的晚餐式審判挺有張力的
電影爽度:7
故事劇情:7
氣氛營造:7
演技表現:7
題材鮮度: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