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篇文章

影評 職場霸權下的性——《玩物》

2018-01-21 23:10:00


職場霸權下的性——《玩物》          

 

好萊塢金牌製片哈維溫斯坦(Harvey Weinstein)的醜聞鬧的沸沸揚揚,圈內也接連爆出性侵、性騷擾情事,引發軒然大波。然而談到職場權力下的性霸凌,不只美國演藝界,在競爭激烈的南韓演藝圈中,這些俗稱的「潛規則」更是時有所聞。其中,在2009年時因不堪忍受長期遭公司強迫陪睡而自殺的張紫妍,似乎也在媒體炒作一番後,逐漸被社會遺忘。

 

張紫妍自殺事件

 

2009年3月7日,曾出演過韓版《流星花園》的南韓女演員張紫妍,在家上吊自殺身亡,兩年後其遺書被公開,遺書中披露,2005年至2009年期間,張紫妍被所屬經紀公司The Contents要求,向大企業、金融機構高層人士、演藝企劃公司負責人、新聞媒體高級主管等31名男性,先後提供了數百次陪睡服務。同時還牽扯出同門的女藝人鄭多彬、崔真實等也同樣深受其害,而兩人分別於2007年和2008年自殺身亡。經紀公司社長金承勳被起訴,並於2010年底被依恐嚇罪判處1年有期徒刑、緩刑2年及社會服務160小時。事隔五年法院重啟調查,也就是2014年底,法院只認定金承勳暴力毆打張紫妍以及強迫其陪酒的罪名,並無涉及「性交易」的部分,最後要求金承勳需賠償2400萬韓元(約台幣74萬)。

 

南韓潛規則電影《玩物》

 

張紫妍的悲劇無疑是揭露了南韓演藝圈「性招待」、「性朝貢」醜陋的不成文規定,社會大眾對審判結果的不滿,也在2013年訴諸於電影形式——《玩物》:

《玩物》這部電影是以一場司法審判為切入口,電影中馬東錫飾演一名記者,與女檢察官合作追查女星鄭智熙自殺的真相。如同往常的懸疑片,記者的友人警告他別再追查,關係人也紛紛迴避他的採訪,甚至藏匿了最關鍵的證據——記錄著曾接受過性招待那30多名高官人士名單的日記。在情節的安排下,檢察方的罪證不斷翻新、加上證人的現身說法,案情逐漸撥雲見日,這時曾任檢察官的被告律師私下對女檢察官施壓、法官在關鍵日記出現時,竟因上頭出現某位重要人物的名字,而關掉投影機,在一片混亂中休庭。電影的結局和一開始張紫妍的審判結果是一模一樣的,即使證據確鑿,新聞局長仍被無罪釋放,公司代表被輕判,最後在眾人一片譁然下結束。

 

女性在職場的弱勢

 

《玩物》除了影射當年的張紫妍事件,當中女檢察官的身份也值得討論,一位年輕有為、新上任的女性檢察官,一心想為同為女性的鄭智熙伸張正義,在片中她不時受到來自資深男律師私底下的威脅與施壓,甚至在公開場合揭露她也被性侵過的事情,只為了讓她放棄這宗案件,她堅持到了最後,還是輸給了父權體系下的社會,以及司法審判的不公,在法官急忙休庭的混亂場面中,她喃喃自語:審問還沒結束……。其實檢察官在韓國被賦有相當大的權責和地位,也許是女性和菜鳥的身份,讓她在職場上處於弱勢,所以儘管身為正義的一方,仍然鬥不過在職場上有著歷練豐富的男性。而法庭中,除了女檢,被告律師、法官等皆為男性,似乎也可以窺見以往南韓社會中男性壟斷高層的現象之延續。

 

職場霸權下的性

 

回歸職場權力下的性,鄭智熙就是個典型案例,她將身體以合約賣給了經紀公司,最後她受夠性招待這些導演、總裁、新聞局長想要解約,高額的違約金卻讓她脫不了身。一進公司時,她便表現出對公司制度感到不公,在某次拍攝,男導演竟臨時替她加了床戲,她和經紀人抗議,導演和老闆的強硬態度讓她不得不屈服。儘管心有不甘,為了出名,她仍默默接受老闆的所有安排,去包廂陪酒、甚至是陪睡,這時老闆「事」後便會給她一些甜頭,像是小廣告、平面雜誌的拍攝等,但到後來她發現一件殘酷的事實,她的犧牲只是公司裡其他A咖女星的墊腳石,就連她性招待的局長也根本不在乎她是誰、她叫什麼名字,更別說要紅,老闆只是藉由她的身體替其他女星得到通告罷了。

 

階級結構的不平等

 

女演員對抗新聞局長的結局:儘管以死來抗爭,還是落入小蝦米對抗大鯨魚的局面。新聞局長有錢有勢,這場官司他打從一開始就贏定了,只是損失的多少而已,這也是在法庭裡面,階級不對等所產生的詬病,如同一級恐懼裡面說:「想討回公道就到妓院,想被人幹才上法庭。」那政商勾結、官官相護也就不足為奇了。政商勾結一直是韓國電影喜歡批判的社會弊端,馬東錫飾演的記者在追查真相時,也因為事件涉及的對象而處處碰壁,妻兒甚至成為不利者恐嚇的目標;現實中的張紫妍事件,警方一開始明明握有她的遺書,卻沒有深入調查,待事況愈演愈烈,警方終於表明了要調查接受性服務的名單,卻也是不了了之,如同電影結尾,也許就是這個名單太過「震撼」,慘遭上頭施壓。而這些人無非是來自於社會的菁英,甚至在社會上擁有高聲望、高公信力。

 

說出真相?

 

最後,在電影尾聲中寫道:女藝人中45.3%回答曾被要求陪酒;女藝人中62.8%回答曾被節目關聯者或社會有權人士要求性陪伴的經歷。如此的數據令人心寒,也可以看出潛規則在演藝圈的普遍性。在韓國流行文化當道的時代下,各家經紀公司、藝人之間的競爭日趨激烈,除了女藝人被「潛」外,男藝人恐怕也可能成為職場霸權下的羔羊——雖然在文本中主要提到「女性」為權力下的弱者,但在許多新聞案例中並不全無男性。不論是現實中張紫妍自殺事件轟動一時,還是電影《玩物》上映後爭議不斷,潛規則在演藝圈內似乎沒有停止,多少新人仍甘願落入光鮮外皮下的腐敗體制,為求得一片光明前途。如同電影中記者向一位女藝人「姊姊」問道,為何不說出真相?她回答:「如果我把這些事情說出來,能夠拯救那些想要入行的女孩,我當然願意說,可是事情並不是這樣,她們依舊會去做她們想做的事情。」

但儘管如此,也許唯有「說出真相」,我們才能真正邁開打破這個權力架構的第一步。這或許也是《玩物》的導演想透過電影藝術表達的信念之一。

 

結語

 

雖然《玩物》在劇情、拍攝手法上飽受批評,許多人拿《熔爐》等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比較,認為如此具討論性的題材給新人導演拍壞了十分可惜。但換個角度想,也許就是因為電影本身太貼近現實,才缺乏了商業性。而這部電影反映了職場上許多我們不曾接觸到的黑暗面,讓此議題能重獲重視——儘管控訴的聲音再小,也能給予社會改變的機會。


電影爽度:3
故事劇情:5
氣氛營造:4
演技表現:6
題材鮮度:8

張紫妍 馬東錫 演藝圈

留言
或您可以完整的文章回應 點此回文

電影相關文章


院線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