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魔女席瑪》時,心裡不時浮現年前在看《水底情深》時,友人給我的建議:「你必須先把自己的想像力打開,才有辦法進入電影裡的世界。」
倒不是說《魔女席瑪》和《水底情深》劇情有何相似之處,而是對於劇情中你認為不合理、「怎麼可能」一事,我們必須拋開嚴謹的邏輯推演,單純的去領會導演所欲打造的世界觀,那麼你對「啞女怎麼可能愛上魚男」或是「少女怎麼會有超能力」的設定,就不會覺得有悖常裡,因為世界本無一恆常可循之理。
我不了解什麼女巫,關於很多人提的老片《魔女嘉莉》與本片的關連,雖然看過《魔女嘉莉》大抵知其輪廓卻無法深究,單純從本片來看,其所探討的議題,不外乎父權壓迫、同志情欲的探索、欲望需要(能否)被宗教信仰所壓制等等,但我不會只把它看作一部反父權的片(母親在片中無疑也對席瑪的童年造成陰影),也不會把它認為就是一部同志電影,如同蔡明亮從來不認為自己拍的是「同志」電影。
《魔女席瑪》是一個少女與她的原生家庭、宗教信仰和種種欲望,不斷裡外探索、碰壁、再尋求、再次折翼的由「神」通往「人」的演化過程,席瑪從小到大被形塑的教育,是個有錯必先認罪的模式,沒接到母親打的電話要道歉,覺得自己自視甚高要道歉,抽菸喝酒要道歉。
這些疏忽或與生俱來的性格態樣,究竟構成什麼錯?我們不得而知。於是電影安排她受到懲罰,她患了「心因性癲癇症」,遺傳自祖母的精神病,她必須接受檢查,必須在萬能的天父面前懺悔,以潔淨她一身的罪。
我們從電影中可以看出來,席瑪並不快樂,她常說反話,她努力將自己擠壓成父母希望的形狀,然而那不是自己真正的樣子。她談起父親小時後將她手靠近蠟燭又離開後,接著說了「但他多半時候都很仁慈」,然而我們知道這個父親其實一點都不仁慈,她嘴巴上說著臉書上那些同學,同學的男友都沒她美比她蠢,但其實她卻渴望著擁抱這群裡外都不如她的蠢人們。
她知道自己不快樂,她聽著那些醫師安給她的「學名」半信半疑,她努力禱告,讓自己復歸於一個中產基督教家庭底下小孩正常的樣貌,但那些努力終歸徒勞,連最能讓自己放鬆的游泳池,如此清澈可盡情泅泳的水域,最終甚至顛倒過來侵壓她的自由,席瑪的出口在哪?
大量的動物不斷從她口中侵入、吐出,不時的昏眩、嘔吐看的我們餘悸猶存,禱告到頭來帶來的不是安定,而是「這樣做真的有用」的自我疑問?席瑪最後的十自架就是拾起自己的超能力,做真正於人於己於世界更能回歸秩序的最後一擊,完美的屏蔽了片頭所帶給她的揣揣不安,用超現實的手法打了「現實」一個耳光,讓那些窩居一隅的「席瑪們」看到突圍而出的一絲可能,能將寂寞掌握的絲絲入扣又能將命題表達的如此通透的導演尤沃金提爾,果然不枉我自《八月三十一日,我在奧斯陸》即開始對其產生的喜愛。
故事劇情:8
氣氛營造:9
演技表現:10
題材鮮度: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