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篇文章

影評 倍受期待的離去:《史達林死了沒》

2018-04-29 12:36:45


《史達林死了沒》為一部英國獨立電影,片中主要的時間背景是在史達林死後的日子,並聚焦於馬林科夫、貝利亞、赫魯雪夫的權力鬥爭。浮誇的表情和對話,都讓觀眾不禁笑出聲來,這些「好同志們」演繹著對於偉大的總書記即將逝去的哀傷,但心中卻又巴不得他的死亡

而這樣的情節除了對於權力的慾望之外,也與史達林的執政方式有關。



我們可以看出在這部片中赫魯雪夫扮演的是較為先進開放的角色,然而他執政後期仍然露出本性,姑且不談他後期的作為,赫魯雪夫在俄共第二十屆大會提出兩篇報告,其中一篇是揭露史達林施政的總總措施,並打擊他所塑造的偶像崇拜。共產黨追求的是集體領導,片中,權力核心的會議都要求表決甚至全數通過,儘管也許是迫於壓力,但這的確是在落實「集體領導」的表現。但史達林在德蘇戰爭爆發前對於情報單位的警告均不理會,這樣的態度造成蘇聯在許多戰事的損失。第二篇則是揭露史達林對於黨員的迫害,片中我們就曾看到史達林交給下屬一些清單,而這些就是即將被處決的人,可能有平民,也可能是黨內同志。

因此史達林死後的確實行了集體領導。而其他兩位「參賽者」馬林科夫及貝利亞雖然最後都敗下陣來,但並非只是因為他們在片中各自庸碌、貪婪的形象。

貝利亞是赫魯雪夫的頭號敵人,經常有他們二人鬥法的橋段,而貝利亞的確不是簡單的人物,他那麼希望奪得政權其實是一種「以進為退」,他多年來擔任「全國秘密警察」的首腦,史達林晚期的恐怖行動多是由他執行,新政府成立後,他就極為害怕被清算,只好極力追求與他人的權力平衡,在新政府最初的三人小組中。貝利亞就與馬林科夫、莫洛托夫並列,其能力可見一斑。而在他被「處理掉」之後,秘密警察也確實受到約束,在赫魯雪夫時代,俄國並未發生恐怖肅清事件,與史達林時代的確大大不同。



馬林科夫則是三人中最不受注目的一角,片中把他形塑的極為反智,事實上在新政府建立初期,他與莫洛托夫的權力最大,這也是在貝利亞死後,赫魯雪夫奪權,兩人皆被降職的原因之一。馬林科夫較為溫和,對於西方也較友善,但他們忠心擁護史達林主義,與赫魯雪夫一派時常衝突,也造成了最後的黯然退場。

《史達林死了沒》是一部政治諷刺喜劇,讓平常對俄國不敢興趣的觀眾有更大的接受度,也許看完更會有,「噢,原來他們也是會投票,會有各自意見。」這種感覺。赫魯雪夫的確是較史達林更為開放,在中蘇論戰期間,就曾被中國指為「蘇修」(蘇修社會帝國主義),但其實也並沒有片中所塑造的如此為人民設想。

那史達林的死究竟是怎麼回事呢?根據蘇聯官方記載,史達林長期高血壓,於官邸突然中風後就陷入昏迷右半身無法動彈,四天後病情惡化,終告死亡。但國際上也流傳著是遭親信暗殺,或是醫生怕受到醫生審判案的牽連而參加毒殺行為。

無論史達林的死因為何,一代狂人的離去都是新政治的開端,而其中的權力鬥爭究竟是好或壞,人類也常是在事後以新政府的政績做評價。


而我們該如何去思考制度的利弊呢?在蘇聯的高壓統治下,許多人莫名的消失、死亡,但卻讓這個政權持續了60幾年,最終戈巴契夫的改革卻讓蘇聯瓦解,他在俄羅斯聯邦的選舉得票率也非常低,一位受西方喜愛,得到諾貝爾和平獎的人,卻無法得到國人的青睞。即使現在處於資本主義的社會,但有些老俄羅斯人似乎更加懷念那樣的日子,那個兩極體系下,足以以大國之姿,與美國「單挑」的日子。

這部電影以戲謔的氛圍呈現史達林死後親信們的角力,不僅帶了惡趣味,更讓人對於片中在笑鬧聲後不斷傳來的槍響,有了更多思考。


電影爽度:7
故事劇情:8
氣氛營造:9
演技表現:9
題材鮮度:6

院線 捷傑電影

留言
或您可以完整的文章回應 點此回文

電影相關文章


院線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