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篇文章

心得 《我們的那時此刻》(The Moment)—— 謝謝你。

2018-07-10 20:11:36


 
很難得一走進戲院,看到在座位上的老人家比年輕人還多,並且比年輕人更有共鳴。
灰白色的髮鬢,老人激動地揮著手指著螢幕說「看!那是我年輕時的記憶!」
 
電影以金馬獎串起台灣的電影發展脈絡及時代背景。
1962年,首屆金馬獎。那時候看電影前須先起立、立正,對著諾大螢幕高唱國歌。
那是一個,我未曾經歷過的年代,卻是一個開啟金馬獎的重要歷史年代。
 
五十年,2016年金馬獎要迎來第五十三屆。
從《舊情綿綿》談到《我的少女時代》,這些都是年輕人的回憶——分屬於每一代的年輕人;
從台語片、黃梅調電影、健康寫實電影、三廳電影、政宣愛國片、黑電影、台灣新電影、武俠片等等,
這些都是台灣電影發展不可缺少的一環。
 
而這裡頭又承載著當時多少人的夢?
 
 
如同電影中所說的,「電影是跟社會及人民有所關聯的,沒有他們也就不會有我們」。
電影是反映當時的社會時空背景,並且讓人們可以將自己投射其中,一圓美夢。
三廳電影,讓許多扛起家中經濟在工廠做女紅的長女們,她們對於未來開始有了希冀跟盼望;
武俠片,飛簷走壁、刀槍劍影,讓男孩們的心中有了一個神秘且英勇的武俠夢;
台灣新電影,寫實、貼近觀眾生活引起多少共鳴,霎那間覺得那就是自己的故事。
 
 
電影,這一詞對多少人而言是種憧憬、是種感動
一部好電影,可能只會佔去人生中的兩小時,卻會留下一輩子的韻味
兩小時的電影,卻要靠多少人力及資源去完成,只為呈現出最好的作品。
 
電影最後的工作人員名單,密密麻麻的黑底白字,跑得很快
咻的一聲。
但對那些人來說,這一部片可能是這輩子永遠也無法忘記的
可能是他努力了很多年後第一次被認可
可能是在這一部片被當頭棒喝了些什麼
可能因為這部片讓他的生命中多了色彩
 
 
電影,之所以讓人喜愛或許是因為它很容易引起觀眾的共鳴吧!
不管是透過影像或是配樂
我們很容易在那個黑漆漆的影廳中,放心的自己交給了螢幕中的角色
隨著他一起哭、一起笑
 
影像
「我小時候家裡的大門也是漆成藍色的!」
「那紅色的熱水瓶我以前也曾經用過!」
 
主題曲/配樂
「梅花梅花滿天下  愈冷它愈開花  梅花堅忍象徵我們  巍巍的大中華」
「永遠不回頭  不管天有多高  憂傷和寂寞  感動和快樂」
「那些年錯過的大雨  那些年錯過的愛情  好想告訴妳  告訴妳我沒有忘記」
 
走在路上,撇見了相似的景物或耳畔響起這些熟悉的旋律時
我們彷彿又回到了那黑漆漆影廳中
那些感動和震撼又襲了上來
就算過了好幾個年頭
這些歌曲依然會被拿出來重播
重溫當時的夢境
 
 
真的是無盡感動
或許跟自己的狀況也有些關聯吧!
 
目前就讀相關科系也快要迎來大學畢業
其實內心多少會很徬徨無措
曾經有多少個夜晚,在床上輾轉難眠
問著自己「真的要繼續走電影這一行嗎?」
有多少的心酸只有自己知道
可是
好像拍電影拍到後來不是為了自己而拍
而是為了夢想而拍
 
藉由電影去完成一些什麼、去說了一些什麼
這些「什麼」到後來已經不再是從自己出發
而是從社會出發
因為透過電影我們牢牢地抓著觀眾兩小時的注意力
去聽、去看這些發生在你我之間的事
有時候不一定是真實的物或事
但它確實存在著
 
然而,沒有觀眾我們根本做不到。
常說,每一位坐在戲院裡頭的觀眾都是我們的衣食父母
但是這已經不再只侷限於所謂的票房
電影創作的靈感也都是從每一個日常生活中的小細節出發
它可能發生於任何人、事、物身上
 
片中最後每一位電影從業人員
不是輕易的說出那兩個字
而是內心中的千言萬語最後只化為一句
謝謝。





留言
或您可以完整的文章回應 點此回文

電影相關文章


院線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