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人與機械的關係從工業革命後被探討過無數次,Charles Chaplin的Modern Times就以諷刺的方式形容機械的進步程度與人類的失能程度正相關,連吃飯也都要機械代勞。依賴機械的同時,人類也變得機械化,又或者該說機械得許多機制本來就是依照人的行為、機制來設計,例如現今PC的架構 --- 一個CPU+DDR+Harddisk =大腦/神經傳導+海馬迴(短期記憶)+大腦皮質&神經突觸,過去是以機器模擬人的運作模式,現在人是情感變的機械化,未來恐怕是人不如機器-- AI當道。
其實在我看來,人類機械化本就難以避免,而現在大家的痛聲疾呼只是希望延緩速度、甚至換回人性。機械帶來的效率,經過一戰、二戰後,實用主義至上,甚麼都講究快、準、穩、狠,其實老師上次給的講義(關於紀念碑那篇)也是在陳述相同的事情-為了「進步」,我們犧牲了很多東西---像是文化保存、歷史共同記憶等都是無法計價的損失;而發展超過20年的網路,加速電子產業的覆蓋率,連我們的思維都變的產線化,不管甚麼是,都想說出個道理,過度的理性分析(就像我現在正在做的分析)難免對感性的發展變得薄弱,對訊息軟體的依賴,讓面對面的溝通似乎也變得困難。
另一個無法避免的原因是因為我們都以慣性在生存,原本這是一種生存機制,即使不使用大腦思考,依舊能完成許多事,像是走路、吃飯,但Anomalisa中的Michael則是連人際關係也都變得一種慣性而僵化,裡面有許多片段其實看起來很眼熟,就像我們在生活中都會發生的,像是飛機上陌生人的攀談,似乎多說一句話都容易被嫌多餘;和Taxi Driver牛頭不對馬嘴的對話,感覺就像兩個頻道、各說各話;人與人之間常常只剩下「實用性」、關係「工具化」,就像Michael去找多年不見的Amarossy時,其實只是想滿足自己的性慾。
這個玩偶會一直讓我想到電影攻殼機動隊中不斷出現的Geisha(藝妓)畫面,半人半機械的藝術。
Anomalisa中的Lisa象徵的並非一段關係,比較像Michael在找自己失去的人性,透過不斷地希望聽Lisa的聲音,證明人生還有希望,雖然Michael最後在講台上的失控可以理解,但轉折點如果是來自他對Lisa幻想的幻滅,我覺得不夠清楚,畢竟可以推得他跟妻子、小三(Amarossy)之間的關係恐怕都是如此(喜新厭舊、三分鐘熱度),那又為何這次有所不同?而夢境的設計---夢中自己的潛意識不斷要他離Lisa遠一點,可能只是要點出Michael並未完全泯滅人性,但老實說,這個平反薄弱到底,或許這正是導演的安排。
角色的設定也具有諷刺性---以顧客為尊、重視與客戶的心連結,這樣的話由機器人Michael說出格外諷刺,而或許潛意識的罪惡感作祟---來自自己心口不一的罪惡感、招搖撞騙的罪惡感,物化他人的罪惡感。但就和現代很多的知識一樣,「知」與「行」彷 彿兩條平行線,就算知道再多,無法實行的話,就像浮萍無根一般空泛。
動畫中人物的設計:臉上的「痕跡」(其實就是面具的接縫處):一開始以為是繪畫技術或手法的問題,所以臉部上有一個痕跡,但透過後面的敘事與製作技巧是非常精巧的,所以臉上的痕跡應該是刻意製造的,而後來的確劇情中也有展現那是一個可拿下來的面具,為的是展現人物的機械化內在。但如果只有主角一個人有那個痕跡,似乎可以更點出來主角其實才是機器人,大多人不是。
嘔心瀝血的製作過程。
每部電影、影片都自成一個邏輯世界,以不同的手法概念來表達,這是優點也是缺點,優點是多樣性豐富,缺點是每接觸一個媒介,就必須重建邏輯,無論是觀者或製作者。例如Anomalisa中,運用聲音來表達主角的心境轉變,很有趣 (其實一開始聽到女生角色配男生聲音時,以為是經費不足XD) 。
整體來說,Anomalisa描寫的主軸其實並沒有太多新意,關於人際之間的斷裂,最常被提出來的就是早在幾十年前的包曼(Zygmunt Bauman)的「流動的現代性」;而故事的最後,又回到常見的認知問題「Who am I?」、「Who are you?」、「Who is everybody?」,更是老掉牙、問到不想問的老梗;敘事上的「切入角度」方面,則是以壓縮的時間軸來製造重蹈覆轍與直接在短時間重現Michael轉變的脈絡,可以感受的到導演對節奏掌握的精準。而Anomalisa在聲音與畫面搭配的蒙太奇,與動作擬真的精細程度,我想都是這個動畫短片被欣賞的原因。
故事劇情:7
氣氛營造:9
演技表現:8
題材鮮度: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