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3 篇文章
As more and more people leave you, the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those who remain become. 「因為離開你的人越來越多,所以留下來的人就越來越重要。」
玩具總動員

影評 不負責任影評-空信箱、階梯、高譚市《小丑》

2019-10-19 09:46:32


大家好,我是老王。

相信大家都已經看過小丑了,也相信大家大概半個月沒看到我了(我絕對不是偷懶,只是工作太崩潰了)

關於社會底層精神病的反撲,大家是怎麼看的呢?

帥氣YouTube 帥狗 曾點評過,《小丑》的主角不是亞瑟,而是整個高譚市。

而那佈滿混亂、瘋狂、來自燈光昏暗地鐵啜泣聲的高譚市,你準備好踏入了嗎?

那麼,我們開始吧。

在《小丑》上映前,我想大家都已經打過心理預防針了。

是的,《小丑》不是部超級英雄片,也不是個看完會令你心情愉快的作品。

這部作品中充滿了衝突、階級暴力、貧富差距、諷刺主義、謊言、與滿滿的社會控訴。

湯瑪斯偉恩在某方面被塑造成促使小丑誕生的原因之一,就跟潘妮佛萊克以及莫瑞一樣,在小丑的人生中有重大的地位與轉折。

即使亞瑟不成為小丑,高譚市依然會出現新的「小丑」,亞瑟只是成了點燃那一綑綑的乾燥稻草的剎那星火。



【空信箱】

亞瑟在整部作品的前期,每天過著很卑微,規律的生活。

每天裝扮成小丑,領取微薄的薪資、因為自身的疾病被人耳語、每周固定心理輔導、到酒吧學習脫口秀技巧、爬上恍如永無止盡的階梯、回到家中打開空無一物的信箱、照顧無法自理生活的母親。

記得亞瑟對心理輔導的社福人員說的嗎?

「我的腦子裡都是負面想法。」


生活的壓力,社會的與論,對自我價值的懷疑,在亞瑟面前築起一道道高牆,莫瑞的節目與母親的話語成了生活中唯一可以喘息的空間。

當自以為自豪的才華被人所恥笑,母親的話語成了謊言,強烈的背叛感如同一把鐵鎚將本來就佈滿裂痕的立足點敲得粉碎,使亞瑟墮入了瘋狂的喜悅中。

潘妮每天詢問的信件,不僅是潘尼的希望,同樣是亞瑟的生活價值,急需被肯定的亞瑟只能透過開信箱這樣的使命感,取得一點點的自我認同。

就像那荒謬的幻想,或許亞瑟早已發現自己的母親並不全然真實,所以在潘妮欺騙她的同時,亞瑟也只能透過催眠、欺騙自己的方式,索取虛假的成就感。



【階梯】

記得我前面提過的樓梯嗎?

沒錯,就是亞瑟每天爬上,最後解脫後走下的那長無止盡的階梯。

在作品的前期,亞瑟總是垂頭喪氣地走上階梯。

在被底層的混混攻擊的時候。

在被開除的時候。



直到那把槍的出現。

地鐵上的那場槍戰,絕對不是忍無可忍的反撲。

被陷害的委屈

貧富差距的憤怒

社會階層的壓榨

冷漠離去的女人

都是擊碎亞瑟最後一層社會防線的子彈

連續槍殺兩人後的亞瑟並沒有癱軟在地上

而是緊咬追上已經受傷的最後一人,在確認死亡後再補上一槍。

如同對莫瑞的屍體開槍一樣,那個舉動彷彿是對社會的控訴,底層的吶喊,對還對高譚保留希望的自己的斥責一般,強烈而果決。

而每日走上的樓梯也象徵了社會底層想要往上爬卻始終是黑暗的情景。

與之後解放自我的亞瑟向下走卻陽光普照的畫面形成強烈的反諷對比。

如果向上沒有可以行走的路,那只好向下沉淪成為底層世界的救世主。



【高譚市】

熟悉DC的朋友肯定知道,高譚市是整個DC世界觀中最混亂也是最危險的地方。

這座城市不缺罪犯、不缺歹徒、更不缺的是將生死置之度外的瘋子。

當這樣的城市搬上大螢幕時,那種震撼與發自內心的嘆息,是在觀影後很久很久都無法消去的。



整部作品中瓦昆用細緻的演技表現了亞瑟這一路走來,從掙扎、失落、反撲、希望、遭到背叛、接受、解放等階段。

在亞瑟離開小丑俱樂部時將「別忘了微笑」竄改成「別笑」時表現出的果決與憤慨,隔著鐵門,捏起小韋恩的臉頰,在廁所裡對著湯瑪士韋恩控訴的崩潰,瓦昆的臉部表情一次又一次的將人帶入他所構築的情緒中。

劇中甚至有好幾幕是專門定位他的眼神、嘴角與肢體動作,讓人更能體會到瓦昆精湛的演技。

而在這樣一個充斥著眼淚,暴力與控訴的城市,又有誰能夠不成為小丑呢?

就像我說的,亞瑟的出現,只是剛好成為了點燃稻草的星火,即便沒有亞瑟,高譚依舊是高譚,而那搖搖欲墜,滿目瘡痍的危樓架構,也隨時會被底層的憤怒浪潮所沖垮。



《小丑》是一種精神信仰,對社會,對資產階級以及貧富差距的控訴信仰。

我們也只能謝謝這部作品,在恰到好處的時間點,出現在恰到好處的我們面前。

我是老王,我們下次見。

不負責任影評粉專

 

 


電影爽度:8
故事劇情:10
氣氛營造:10
演技表現:10
題材鮮度:8

小丑

留言
或您可以完整的文章回應 點此回文

電影相關文章


院線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