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 happened, happened
在今年疫情的肆虐下,"天能"成功在院線上映無疑是給電影市場打了劑強心針,台灣首周票房也開出紅盤(約8714萬台幣),我自己也是在上映首日便前往觀賞。不過宣傳上不遺餘力的"天能",真的有如觀眾預期嗎? 我也沒辦法給你確切的答案,但不能否認的一點,那便是諾蘭又再一次突破電影的極限,玩轉觀眾對於諜報、時間的感觸。
接下來的內容會討論部分劇情,就請各位斟酌觀賞囉~~
這次的故事簡單來講可分為兩大部分:"解釋"、"任務"
"解釋":
"時間逆轉"這個概念在本作之前是未曾於現實生活中被提出的,相對於之前的如"全面啟動"(講述夢境)或是"星際效應"(黑洞、相對論)等諾蘭作品,需花更多篇幅來引導觀眾進入電影的世界觀。也因此上半場有大量的時間都是在"解釋"中度過,雖時不時有一兩個小彩蛋插入,但仍稍嫌枯悶。不過套一句當中的經典台詞"Don't try to understnd it, feel it ",與其過於糾結在理解"時間逆轉"到底是如何運作,不如順著諾蘭的步伐去感受這個過程,到了後期,部分的答案也會迎刃而解。
(補充幾個小彩蛋:
1."we live in a twilight world and there are no friends at dusk" 可以呼應到Robert Pattinson的巔峰作品"暮光之城"
2.Michael Cainen所飾演的英國爵士說他知道有個不錯的西服製作商,這是在Michael另一部作品"金牌特務)
"任務":
如果你成功挺過了上半場且理解了8成以上的資訊,恭喜你,接下來的"任務"篇你能盡情享受了。"任務"篇可以從主角和反派在順向軸搶奪演算法部件的時候開始算起,一直到最後的兩軍大戰。而這些場面便是由一系列的"時間鉗形攻勢"串接而成。說到這可能會人覺得霧煞煞,我自己當初看也是,簡而言之就是在同一時空下,"順向軸"和"逆向軸"共存並合作進行任務,同時從對方的經歷汲取資訊。但必須留意一點"What's happened, happened" 這不是改變歷史,而是去完成本就該發生的事, 就如"天能"的靈感來源Sator square一樣, 不管你能怎麼看,石板上就是會呈現sator 、opera、 tenet、 arepo、 rotas,這部作品就是個因果循環。 (註:會有畫面和上半場的戲份相互呼應,所以上半場不要睡著)
個人感受:
如開頭所講,"天能"的出現打破了電影市場對"時間"和"諜報"的天花板,不過正是因為這個題材過度"新穎",普羅大眾能否買單就成了大問號。由於我是自己一個人去看首映場,所以散場前特地留下觀察周遭觀眾的反應,有些是和朋友激烈的討論剛剛鉗形攻勢、有些則是在比誰"睡得比較久"還有部分是一臉"我是誰?我在哪?",這樣說下來,特映會結束後對"天能"兩極化的評論好像也不怎麼意外了。
這次的腳色情感塑造也沒有過去的諾蘭作品深厚(畢竟主打是INVERSION),較明顯的亮點應屬Elizabeth Debicki所飾演的Kat,在戲中飾演一個被丈夫欺壓的人母,從一開始的對命運的灰心,到後面硬起來偕同男主阻止丈夫的毀世計畫,算是撐起了這次薄弱的情感線。男主和尼爾的表現當然也不在話下,只是咱們的吸血鬼王子似乎吸了更多的粉絲(?),他在這次的戲中的飆車戲碼有些也是親自上陣,不禁期待明年的蝙蝠俠他又會帶給觀眾甚麼樣的驚喜~
另外,"天能"雖主軸是控在"時間逆轉"的層面上,但仍有它的涵義所在,那便是"命運"。裏頭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Ignorance is our greatest adavantage",無知在一般特務行動中理當是嚴重弱勢吧,不過這次的行動是面對來自"未來"的威脅,若提前知道你會做出甚麼行動,其好壞結果都會影響你的判斷。就如男主和尼爾逆轉回到波音747爆炸的現場,才發現當初和自己扭打在一起的蒙面逆轉人就是自己。"What's happened, happened",到了結尾我們也知道了這場行動其實是未來的男主所策劃的,尼爾就是他從未來逆轉回來協助過去的男主完成因果輪迴(雖然尼爾也必須犧牲就是.....)。現在的我們也適用這句話,正因為不知道未來的可能性,我們才有機會創造出更多的可能。
倘若男主一開始就發現他是和自己互毆,那麼結局可能就不會這麼樂觀了。
(補充:這次男主角是沒有名子的,也許是諾蘭想讓觀眾試著把自己投射的男主身上,只是面對的東西可能不是一個毀是演算法,而是另一種可能)
最後來總結一下吧~"天能"的出現替電影市場開啟了更多得可能性,但能否像諾蘭過去的作品一樣打進觀眾的心,這還有待時間的鑑定。不過,若有時間,不妨揪個三五好友進戲院來場"Brain storming",畢竟這部作品還是要在影廳中欣賞會比較過癮~
故事劇情:7
氣氛營造:9
演技表現:9
題材鮮度: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