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篇文章
天空為它的子民哭泣之時,它的子民也哭了。
潛沙記(小說,而且後半句是我自創的)

影評 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 傳奇的浪漫精神起源

2022-12-12 21:33:09


 
 
 
 
切.格瓦拉,一個已經化為傳說的男人。他透過幾近不追求回報的革命事蹟與戰鬥,成為了一個時代的標誌與象徵,他崇高又浪漫的態度,更使得他的名字「Che」成為了無數拉美人乃至全球各地追求自由平等之人嚮往與信仰,乃至於追捧的精神。 而是什麼人、什麼事蹟、物件成就了他的戰事之路? 答案就在他以自己與好友的旅行經歷親自編寫的《摩托日記》。
 
《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就是脫胎自這部半自傳式敘事紀遊著作的電影,電影的改編擷取了日記的精華,讓我們看見了還沒成為「切」的格瓦拉與身為生物學家的朋友阿爾貝托,從浮華的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帶著鮮少的旅費出發,一路由共乘一臺年邁且多處破損的重機至車齡耗盡、花光旅費,改為透過雙腿與熟人及萍水相逢的其他過客(也許在那些人眼裡,格瓦拉與阿爾貝托也是他們生命的過客。)的協助轉戰各地。耗費九個月才完成這趟征戰從南至北,半個南美大陸,八千里路雲和月的旅程,同時兩人也在旅程中各自確立了自己的志向,但又不至於徹底分道揚鑣,兩人至各自死亡之時,仍維持著彼此的友情。
遼闊又充滿牛羊的巴塔哥尼亞高原、彷彿看不到盡頭的安地斯山脈、燥熱的阿他加馬沙漠、悠哉的智利街頭、滿是文明餘暉的庫斯科、有如南美的「永恆之城」,無可取代的馬丘比丘與亞馬遜河中的無名醫療中心,在這一片片的大陸風景中,也充滿了各式各樣的人: 路上輕鬆的牧人、不輕易信任他人的隱居老夫妻與修車工夫婦、站在不規則卻緊密貼合於牆上的十二邊石旁,訴說著昔日的太陽帝國之偉大與不可思議的少年、因為是共產黨員而流離失所的夫妻、渡輪上的遊客與一群修女和痲瘋病患…等等,種種的人形塑了南美洲,卻也讓格瓦拉從中看出了拉丁美洲的問題所在,堅定了拉美國家的人民必須聯合起來爭取權益才能獲得幸福的主義與路線。
 
《革》片描繪了一個不完美、還在探索自我,但又能從眼神中看出他眼裡的光芒與迷離的格瓦拉; 導演對兩人每個旅行的暫時駐紮地與認識的人的交流也是拿捏得不錯,每一段接觸都是大概十到十五分鐘上下再切到下一趟旅程。 然而這些既是本片的優點,卻也是缺點所在,演員蓋爾賈西亞貝納詮釋的格瓦拉固然靦腆,但不知是劇本還是外在拉美人民對切的崇拜形成的外在枷鎖限制,這個格瓦拉給我的感覺似乎仍是個有情慾、有理想但即便是片中代表資本主義的監工與代表階級上層的修女領袖,也不可隨意冒犯與侮辱的聖人。 因為我沒有看過原著,對格瓦拉的實際為人也不了解,所以我不曉得現實當時22歲的他是否也真是如此,但這個格瓦拉始終仍與現實保持了一些距離。
 
至於本片的其他情節,我看完後查資料才發現原來我早已看過導演的首部長片-巴西名作《中央車站》。 但《中央車站》的節奏掌控比較良好,我比較喜歡,而 《革》片我看得出來導演想努力保留與放大這趟旅程的精華,但前半太過於執著表現車子一路破損所造成的格瓦拉與阿爾貝托的性格與際遇及看待人事物及這趟旅行的意義的差別,再加上刻意安排讓觀眾不至於感到無聊的笑點(當然這種半傳記敘事電影一定要有一些笑點才能讓人感到有趣,但過與不及都不是好事。) ,從而模糊了前一小時的焦點-即格瓦拉的信念與轉變之養成,是有拍出來,但還不夠,像在礦山遇見的共產黨夫妻因政治主張而被驅逐流露出的無奈與格瓦拉對監工的憤怒抗議就可再深入一點,可惜仍有些許不足。 所幸,本片的最後高潮,即格瓦拉與醫療中心的痲瘋病人經過漫長接觸後,在生日當晚拋棄明亮的上層的慶祝與對他的演說看似真切實則茫然回應之後,泳渡以前從無人通過之河流,不畏水流的冰冷與和痲瘋病患的實際接觸,在黑暗之中接受歡呼蛻變為後人所熟知的「切.格瓦拉」的段落是完美的,完滿也完現了一個對格瓦拉這號革命烈士何以成為革命烈士的自問自答與再解釋,從而讓本片留下雖無大規模場面但仍壯烈的轉折結局。
 
《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其實去年在臺有小規模數位修復重映,可惜沒再推出光碟。 影片中後段有一段刻意安排了兩人與《百年孤寂》作者馬奎斯討論其著作初稿的情節,較為可惜的是似乎無論是上映當時還是重映,兩岸都沒人藉此討論同樣無數是左派/社會主義者/共產黨人,與切格瓦拉一樣原為醫生,但後來都選擇棄醫以別條路拯救與尋找他們心中理想,最終同樣影響後世深遠的作家-魯迅。沒有任何的影評與社會學者將兩人放在一起比較或是透過電影此段敘述切、魯、馬三者的著作與精神在中國與拉美的映像投射,實在是非常的可惜。
 
切.格瓦拉,在世時掀起並參與了1953年至1959年的古巴革命、1962年古巴導彈危機與1965年的剛果危機和1966至67年的玻利維亞游擊戰。 1967年,他被玻利維亞政府軍與CIA聯手擄獲殺害,臨死前仍向審訊者表示「革命是不朽的。」。 他死後,這句話宛如一個印證般的預言,拉丁美洲與非洲各國的革命烽火不減反增,一個個領袖紛紛站了出來,帶領人民覺醒,欲脫離兩大陣營,謀求自己國家不依賴強權的生存之道。 殘軀化作席捲世界的烈火,指引著如智利的民主社會主義者-阿連德、加勒比海上的格瑞那達的左派人民革命黨的領袖-莫里斯.畢曉普、西非內陸國家布吉納法索的桑卡拉總統前進,縱使他們最終都被不允許有第二個古巴出現,極力避免美洲再有國家左傾或投共的美國或是仍抱持著新殖民/帝國主義思想的法國指使軍閥發動政變甚或直接出兵消滅,但他們就像格瓦拉,戰鬥到了最後一刻,並將革命精神,烙印在了他們的土地乃至於每個曾經與他們一同奮戰的人民身上,革命仍未終結,而《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無非是目前最好理解革命的必需性與切.格瓦拉的浪漫精神之作。

 


電影爽度:5
故事劇情:7
氣氛營造:6
演技表現:8
題材鮮度:6



留言
或您可以完整的文章回應 點此回文

電影相關文章


院線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