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騎士:黎明升起】全片的劇情相當的精采,整整2小時45分都沒有冷場,然而,我個人覺得整體的成績仍舊不如前作【黑暗騎士】。
在前作【黑暗騎士】哈維·丹特過世八年後,高譚市已經變成一個和平的城市。在「丹特法案」(可不經冗長審判直接羈押罪犯)通過後,高譚市警局已經近乎根除了暴力及組織犯罪,而蝙蝠俠也因為背負殺害哈維丹特的罪名從街頭消失了八年,布魯斯韋恩將自己封閉在韋恩莊園中足不出戶。然而新的危機到來,恐怖分子班恩以及其同夥對蝙蝠俠進行了奇襲,蝙蝠俠必須在親友遠離、破產、以及肉體衰退的危機之下,對抗這個新的敵人。
前半場的劇情節奏過快,許多角色幾乎都是說了應該說的話就直接下場,像是高登局長被人看輕的戲碼,副局長和手下的對話幾乎是說話就走,另外關於議員的陰謀描述也有點些過快,讓人有點無法掌握劇情。本片的角色數量變得很多,然而多半都無法建立角色個性,阿福與福克斯和高登局長三位舊角色在本集幾乎沒有表現機會,只不過是路人般的角色而已,而三位戲份較重的新配角,米蘭達即使擁有驚人的身份,卻仍舊沒有辦法改變她在本片的作用只是二號花瓶的事實,貓女身為一號高級花瓶,雖然表現機會多,但是表演流於浮誇,而幾乎作為實際探案角色的布萊克全場飛跑,卻也沒有像前作的高登或是福克斯那樣有令人印象深刻的表演時刻。
雖然安海瑟崴的評價很高,然而我個人覺得其實這部片並沒有給她太多需要認真表演的機會,裝乖與狡猾的神情基本上都是很浮面的表演,不至於像前作摩根費里曼那樣憑著幾句對白就能夠展現出智慧,也不像蓋瑞歐德曼那樣有機會描述自己在職場的兩難與嚴苛。
喬瑟夫高登李維在本片的作用基本上就是一個高級龍套,觀眾看到他每場跑的在追查,時時刻刻都能看到他,卻沒有辦法透過這些劇情瞭解他的個性與故事,就算他說出了自己的故事,我們也看不太進他的內心世界,看來蝙蝠俠系列最有故事與個性的配角大概只有高登局長了。(沒錯,我覺得阿福和福克斯只能說是很愛吐槽的助手,他們的個性描寫遠不如高登)
蝙蝠俠本人身體狀況的轉變近乎奇蹟,前幾分鐘才被醫生診斷沒有軟骨需要倚靠拐杖走路,到了後半個小時就健步如飛,後來幾場的打鬥戲也完全看不出他是個身體狀況有問題的人,另外反派班恩的螢幕魅力和前作小丑實在有落差,即使在電影當中他的實力完全壓過蝙蝠俠,也有數場顯示他凶殘的戲碼,然而班恩卻沒有辦法如同小丑一般能夠帶給觀眾不寒而慄且無法擊敗的無力感,我想除了希斯萊傑演繹小丑的瘋狂有功之外,前作的劇本也寫的比本片還要好。
最主要的原因,在於本片自身的辯證失敗了。
蝙蝠俠系列的電影是屬於使用價值觀辯證方式取勝的電影,故事會丟出一個很爭議的議題,然後以劇情與角色的行為來做雙方的辯論,如果辯論成功,那電影最後就會成功地營造出高潮,如果不成功,觀眾看完就會有種五味雜陳的感覺,【黑暗騎士:黎明升起】也試圖在片中丟出爭議的問題,然而卻收的不成功。
拿【黑暗騎士】來比較吧,電影丟出來的議題就是恐怖主義的威力,同時也在辯證人性,小丑試圖證明人性的陰暗面--也就是人這種生物都是自私的,只要能夠讓自己活命,就一定會做出傷害他人的行為,這個尖銳的指控絕對是觀眾既不想承認但又無力辯解的,對於這個指控,片尾兩艘渡輪的戲裡頭做了一次很好的反擊,而且這個結論作的既感人又合理,這兩艘渡輪裡頭乘客們的選擇顯示雖然人性軟弱,但是依舊是善良的,而且這場戲是非常有說服力的,是那種讓觀眾看了之後會在內心裡暗暗點頭的戲碼,於是這場精神辯證上是蝙蝠俠勝利了,然後電影結尾的讓蝙蝠俠做出同樣精神的最高指標--自我犧牲,並且把他作為「英雄」的定義--那也是在渡輪裡頭的人們所作的決定,所以最後我個人被【黑暗騎士】的劇情主旨給打動了,因為對我而言,蝙蝠俠的形象忽然間成了一個偉人,像是蜘蛛人老在擔心自己受不受歡迎,金剛狼則總是為了小情小愛放不下他的執念,超人也是總耽溺於他有沒有被大眾接受認同,相形之下蝙蝠俠這種不居功只為大眾的行為使得他更像是真正的英雄。
【黑暗騎士】小丑與蝙蝠俠的爭論
高潭的人民能夠證明,他們沒有這麼壞!這邊蝙蝠俠所說的台詞是非常聲嘶力竭地說起口的,而小丑倒着說話的構圖呈現出來的扭曲也在暗示(其實根本就是明示了)他們兩人幾乎是一體兩面的。
【黑暗騎士】的片尾
前頭種種的自我犧牲使得最後的背影的英雄面不只是表面,而是整個精神都英雄化了。
【黑暗騎士:黎明升起】也試圖丟出一個指控,就是所謂的仇富概念與類似以前共產社會會出現的階級鬥爭,班恩所指控的是有錢有權的高層對民眾隱瞞事實,製造承平的假象,進一步指責丹特法案是壓迫底層社會法令,所以在貧富差距的影響之下,班恩獲得底層社會的支持,蝙蝠俠本身的立場就更被孤立,他成為了班恩集團指控的焦點之一--其隱居不問世事,卻還能吃香喝辣開跑車,於是在片中他甚至被剝奪了財富與地位這兩個過去從沒被威脅的金鐘罩,這個反高潮在稻草人擔任審判長的暴民法庭戲當中達到最高點,高潭市成了類似法國大革命後期的暴民統治狀態,權貴人士在缺乏證據的指控之下一一遭受審判處死,這點其實也在試圖指控人性,就像我們常常會因為大家說某人有罪或是只因為單方面的指控就加入批判的行列,而且這種暴民的情緒是講不聽的,諸如像是媒體大量報導殺人嫌犯的事情,即使還沒有被判決有罪,大眾就已經認定他有罪並且還加以私刑,或是前幾年的愛台灣口號,或是近年來的仇韓、仇公務員這種負面情緒都是同樣的情況。然而最後【黑暗騎士:黎明升起】沒有辦法向前作對這樣尖銳的指控那樣作出強而有力的反擊,他只能開始在電影中段加入額外的劇情,企圖弱化反派的立場,也就是班恩其實沒有真心的在作指控,他只是一個復仇心切的傻男人而已,結果一切都只是私仇,(這就是那種辯不過人家,結果索性抹黑對手的手段)而電影開場所丟出的指控事實上並沒有被解決,只是被模糊焦點而已,這也是為何我最後看完電影會覺得並不滿意其結局的原因之一。
而且說實在的這一次的角色塑造上頭湯姆哈迪的確是力有未逮啊,班恩的恐怖其實並沒有小丑那麼難以捉摸的。
這部電影的結局,基本上就是讓蝙蝠俠再一次的以自我犧牲來回答所有的問題,布魯斯維恩選擇讓蝙蝠俠死去來讓自己退休,然而諷刺的是電影的終點依舊存在着班恩最早的指控,他毫髮無傷且獨善其身,遺留下來的善舉,只是將宅院捐作孤兒院,一切都留給後進去努力,蝙蝠俠自己則是帶著美女度假去了。嚴格說,起本片的成績並不能說不好,比起一眾超級英雄電影而言,他仍舊是數一數二的作品,只能說這個劇本在珠玉在前的情況之下,企圖心過剩,應對時勢所拋出來的意涵,到最後沒能向前作那樣圓滿的解釋而已。
回顧【黑暗騎士】,他把超級英雄電影的可能性升到一個新的高度,那就是即使是漫畫改編電影,也可以認真討論嚴肅的議題,因為【黑暗騎士】所丟出來的恐怖主義的議題,其深度並不會比【火線交錯】、【危機倒數】這類電影還淺薄,甚至還更能另一般大眾感同身受(這也是後來為什麼從不導演動作片的山姆曼德斯在拍完【007空降危機】之後接受媒體訪問時所說的理由,他說諾蘭讓他體會到了拍電影不需要拘泥在類型上頭)。
然而【黑暗騎士:黎明升起】在嘗試嚴肅辯證的結果是他放棄了,一切都回到像【美國隊長】與【雷神索爾】那樣蜻蜓點水式的簡單邏輯,沒有人想看二戰電影會看【美國隊長】,也不會有想看莎士比亞的人會去看【雷神索爾】來當入門,但是【黑暗騎士】卻可以當做一部認真嚴肅的犯罪電影來看,因為裡頭提供的探討已經超越了漫畫人物本身的格局,所以【黑暗騎士】才會得到高評價,因為他的觀眾群已經超越了原本漫畫的族群,甚至已經達到黑色電影、警察電影的觀眾群了。
回頭來看,我們在看超級英雄電影的時候,通常不會要求他的劇情邏輯要寫實有深度,然而就因為【黑暗騎士】在前的關係,我們在看【黑暗騎士:黎明升起】之時,自然而然的希望他能和【黑暗騎士】一樣,能夠在看漫畫人物動起來的同時也提供嚴肅議題的反思罷了。
【黑暗騎士:黎明升起】預告
評鑑星數:3
導演:
克里斯多福.諾蘭 Christopher Nolan
製片:
克里斯多福.諾蘭 Christopher Nolan
查爾斯.魯溫 Charles Roven
艾瑪.湯瑪斯 Emma Thomas
編劇:
強納森.諾蘭 Jonathan Nolan
克里斯多福.諾蘭 Christopher Nolan
大衛.高亞 David S. Goyer
演員:
克里斯丁.貝爾 Christian Bale
蓋瑞.歐德曼 Gary Oldman
湯姆.哈迪 Tom Hardy
喬瑟夫.高登.李維 Joseph Gordon-Levitt
安.海瑟薇 Anne Hathaway
瑪莉詠.柯蒂亞 Marion Cotillard
摩根.費里曼 Morgan Freeman
米高.肯恩 Michael Caine
音樂:
漢斯.季墨 Hans Zimmer
電影爽度:7
故事劇情:7
氣氛營造:8
演技表現:8
題材鮮度:7
故事劇情:7
氣氛營造:8
演技表現:8
題材鮮度:7
這就要考驗作者了,我其實覺得把拋出的議題解決和達到收攏做結這兩者沒有衝突,如果覺得辦不到,要嘛一開始就不要丟這個議題換說其他的,世間議題百百種,為何硬要提一個自己達成不了的問題來回答呢?而且就算回答不了,解決方法也可以很開明的說自己不知道怎麼解決ˊ,而不是小家子氣的開始弱化發問者的立場啊。
確實,拿「私仇」幫班恩解套,算是非常取巧的方式,簡直可以撐得上是狡猾,就像鋼鐵人2把原作的大反派塑造成拿薪水的演員,如此投機地處理劇情跟角色,也讓整部片變得像場笑話。然而,就這部片來說,我倒覺得編劇的用意是要把故事「收攏」起來,也就是說,一不拍了三集的電影,如果到了尾聲還要爭論內容的衝擊與矛盾,那麼作為一個取捨,「蝙蝠俠」的角色塑造相對就必須犧牲掉。
不知道醋對此的看法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