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篇文章
Ernest Hemingway once wrote, "The world is a fine place and worth fighting for." I agree with the second part.
Se7en

影評 《蘆葦之歌》:憑真實將公理傳開

2015-08-08 04:10:50


《蘆葦之歌》中文預告 - YouTube (1080p).mp4_20150807_140344.776   

 

一般情況下,我是不會主動去看紀錄片的。因為他們太真實,相較於大部分電影與現實拉出的距離,紀錄片貼得太近,往往令人不忍直視。所以總是仰賴機緣,課堂放映、他人贈票、來信受邀……,緣份到了,才會觀看紀錄片。上一次,《看見臺灣》開頭一段我差點睡著,所幸往下怵目驚心,走出戲院時無比清醒。這一次,在身邊的人或默默拭淚,或低低啜泣的淚光與哭聲包圍裡,《蘆葦之歌》唱出我涉獵極少的紀錄片中難得聽聞的一支調子,足以繞樑。

 

因為人性欲望無度的擴張放縱,一群女性被拖離她們美好的青春年華,去承受不可思量的身心凌遲,待戰爭結束歷劫歸來,迎接她們的卻是更加綿長的苦難,至死亦未必解脫。如何去紀錄並呈現這些生命飽受摧殘、如今垂垂老矣的阿嬤們的故事,是全片關鍵。選擇怎樣的觀點,將決定在觀眾心中埋下什麼樣的種子。電影以對不公不義的控訴和敘述過往的悲哀開頭,但並不表現得煽情,更無意耽溺於此,而是很快地轉過頭來,把重心放回當下,聚焦於阿嬤們療傷的過程。若要追求話題性、震撼力,導演大可著墨在受傷的過去、日軍的暴行和敗訴的憤怒,讓觀眾聲淚俱下血液沸騰拳頭緊握,但顯然她更願意找尋一個比較接近永恆的位置,用深深的悲憫引領我們去觀看這些故事。如同片中婦援基金會的諮商師所說,憤怒是情緒表層,其下湧動著巨大的悲傷,因此後者才是真正須處理的核心,若電影專力訴諸憤怒,或可保證人們一時的關注,像一則討論熱烈的新聞,卻恐怕未能在激情的時刻逝去後沈澱為長存的集體記憶,河一般流過每個世代的心靈。

 

由於那些無以言說的經歷,悲傷不免時時滲出,但也並非片中焦點。鏡頭之外累積的太多的眼淚,在電影裡更像是清洗傷口的藥水,源於體內,彷彿自我釋放、自我治療的象徵。療傷絕非容易之事,那段歷史被隱蔽多久,阿嬤們的傷痛便有多深。從經年的壓抑到願意挺身揭露,從悲憤抗爭到療癒和解,這條救贖之路必然顛簸,充滿掙扎。最能具體象徵此一過程的,在我看來是沈中阿嬤洗衣服的時刻,一邊褪去污垢,卻也一邊望著不遠處曾是慰安所的山洞,當下的潔淨與過往的幽黯像在對抗拉扯,且這竟是每日必須重複的歷程!哀慟因而讓位給敢於直面傷痕的無比勇氣,蒼老生命的韌度,遠遠超乎局外人所能想像。全片收在一場葬禮,諮商師描述過世的阿嬤曾於心理治療的空椅對話中,原諒了從前傷害她的日本兵,更原諒了過去年輕的自己。導演想傳達的訊息十分清晰,無論個人記憶或延伸至家國歷史,在正義面前尋求和解,才是真正的救贖之道。

 

口中語言和歌謠涵括了原住民語、日語、台語和國語,電視看的是做菜節目和Z頻道摔角,暮年穿上西式婚紗,圓夢扮演一日空姐,幾位阿嬤身上有著駁雜的各種文化印記,多是不由自主,隨時代改易才稍稍獲得選擇的可能,一如這個島嶼本身。電影最末引用《舊約聖經.以賽亞書》的句子:「壓傷的蘆葦,他不折斷;將殘的燈火,他不吹滅。」以為點題。句中的「他」,指真神耶和華。若抽離特定宗教的脈絡去詮釋,「他」即是某種超越的力量,稱「神」、名「天」或曰「道」皆可。身為人,我們都願意相信這個力量是仁慈、良善的,永遠看照著受傷殘破的靈魂,永遠擔任絕望現實中最後的希望。這份力量可以起到精神支撐的作用,但療癒傷口、抵抗風雨卻無法由其代勞,終究需要主體自我的持續努力。引文後面緊接著還有一句:「他憑真實將公理傳開。」電影雖未引用,但本身即為這句話的具體實踐——《蘆葦之歌》藉由紀錄一群戰爭受害女性的晚年身影,於個人記憶見家國歷史,表達正義與和解的追求,憑著真實,要將公理傳開。

--

電影預告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bQWBW9OthE

導演專訪  https://goo.gl/4OQaXV


電影爽度:5
故事劇情:5
氣氛營造:5
演技表現:5
題材鮮度:5



留言
或您可以完整的文章回應 點此回文

電影相關文章


院線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