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沒有名字的貓
《告別》算是今年碰觸到第三部蒙古電影,從民族誌影展的《烏魯布鐵》、《烏蘭巴托的搖滾現場》 ,三部片子分別各自都從不同的文化活動(註1)、乃至於《告別》的家庭做為社會縮影等面向,去刻劃當代蒙古面臨到種種的全球政治經濟問題。
.
《告別》的好在於它並非只做到許多電影常有意無意間犯下「僅僅作為滿足異文化觀看者」的展示、演出,《告別》的可貴之處我認為在於它有意識的在思考「文化保存」的重要性,並且同時不會有令人覺得是刻意高舉這面大旗幟對空揮舞的感受。(很多電影在母語的使用與再詮釋上面,常常會有種奇怪的錯置或不協調感;更嚴重者,甚至淪為粗魯的消費語言!)
.
《告別》清晰地看出世代交隔在語言上的斷層,但卻在一言一語中令觀者隨著電影時間的推進方能察覺到 (注意到阿嬤、跟在螢幕中「導演本人再現的女兒角色」與父親對白便可以清楚知道) 「電影」此種表現形式作為一項創作媒材,我時常感慨就是有好導演會妥善運用其本身的優勢,當然不是說作到「紀錄性」的保存就給予鼓鼓掌而已,作為罹患文化積極焦慮的觀影者對於《告別》影像本身附加的文化內涵是樂見其成!
.
撇開對於父女、祖孫情、母女的裂隙等情感投射 (觀影時難免會想到《紅氣球》女演員宋方導演的《記憶望著我》的靜謐、樸素、淡雅的詩性之美),《告別》在語言、教育環境也都不著痕跡地點出蘊含在文化弱勢國家遭遇的「文化殖民全球化」難題;此外,另一個我必須喜歡《告別》的理由來自於影片尾聲帶出導演德格娜父親拍攝《悲情布魯克》的過往,我知道這個狀況被我自動類比到《新天堂樂園》、《開羅紫玫瑰》、《大藝術家》、《雨果的冒險》等對於「電影的狂熱之愛」之潛台詞是過於牽強,我比較想談的還是在於:「關心電影的未來」這件事實,在《告別》裡展露無遺! (老派的會看成傳承很重要,但承襲之中有所創新、以及要如何突破才是《告別》裡在文化陣痛期的掙扎之中所欲表達的主旨。)
.
攝影、旁白也都是觀影時可以注意的面向,《告別》的旁白我認為中後段漸漸覺得導演的聲音已經被習慣而不會搶走太多畫面語言的主軸;最後比較想說的是,很多當代導演都喜歡放年輕人在夜店跳舞的場景,本片也沒能置身事外,但諸多當代電影的現象其實都可以導演們為何強調現代人的寂寞一定要這樣放?又或者有些只置放在夜店場景外抽菸而未將鏡頭移入室內是否其實就足夠了?並非說不能用這樣的表現(事實上現代人常常晃蕩的場景、一種百無聊賴放空的場景可能就是那些,人類其實很孤獨,都市現代人尤其是不知所措地幾乎無處可逃,想喝杯酒抽根菸也就那些身體空間可以去安置自身)
暫且就先說說這些初步的想法吧!
註1:《烏魯布鐵》傳統狩獵賽馬與年輕人跑去檔車大賽的兩造、《烏蘭巴托的搖滾現場》的在地搖滾樂的復興的辛苦等等...。
–
(劇照來自網路,觀影於金馬影展NETPAC活動)
金馬影展
11.17 〈二〉 20:50 光點華山 2 廳 ★
11.18 〈三〉 15:20 光點華山 2 廳 ★
故事劇情:10
氣氛營造:10
演技表現:9
題材鮮度: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