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望愈大,失望愈大」的道理從來也沒有錯,筆者在看《末日公投》(The Philosophers) 的預告片和故事大綱的時候,對這齣電影產生了強烈的興趣,因而去看這齣電影。可惜,看完之後實在大跌眼鏡,撕爛了電影的戲票。
電影講述一位老師與二十位同學,在學期最後一次的哲學課堂上進行一個思想實驗(thought experiment):幻想地球即將面臨核災難,彷如世界末日,但防空洞只有十個名額,能讓十個人在裡面生存一年。同學們抽籤扮演不同的社會角色,表決哪十個人能夠進入防空洞,然後在防空洞內生活……
那個思想實驗的「遊戲」在電影中其實進行了三次,三次也有不同的結果,均帶出了一些道理,只可惜電影的犯駁位和狗血位掩蓋了值得欣賞的地方。在第一次思想實驗裡,同學們無疑是以效益主義(Utilitarianism)作為「理性邏輯」的工具,計算如何才能夠追求「最大幸福」(Maximum Happiness),並以「求生」和「重建社會」作為衡量一個人有沒有生存價值的量度指標。因此,醫生、工程師、木匠、農夫等「實用專業人士」等能夠進入防空洞,而詩人、葡萄酒拍賣師、地產經紀、對沖基金經理則被「殺掉」。可是,有些事情是無法用理性去預料的,男主角的感性累事,讓原先能夠入防空洞的老師無法進入防空洞,而原來老師竟然掌握了極重要的資料,最終同學們……(不再劇透了)
在第二次思想實驗裡,同學們的「角色牌」多了一項資訊,例如是「同性戀」、「不育」、「有絕症」等,引導了這班同學以「繁殖後代」和「重建社會」作為衡量一個人有沒有生存價值的量度指標。在更進一步的效益主義思維主導之下,懷疑染上傳染病的醫生、患有絕症的電工、不育的心理醫生等專業人士在今次變成了輸家。「繁殖」在第二次思想實驗中變得非常重要,同學們進行了無數次「交配」之後,卻發現了因為某些原因而無法成功生育下一代,最終同學們又……(不再劇透了)
經歷了兩次失敗之後,在第三次思想實驗,讀書成績最優異的女主角Petra主動要求擔任「裁判」,由她揀選十個人進入防空洞。她不再以前兩回合的「求生」、「繁殖後代」和「重建社會」作為主要指標,而是以「享樂」作為揀選的準則。因此,之前被淘汰掉的詩人、葡萄酒拍賣師、時裝設計師、歌唱家等等也能夠入閘,而最後……(不再劇透了)
故事概念本身是不錯的,給觀眾反思究竟人類應該追求怎樣的生活方式呢?劇本其實可以有很大的發揮空間,但角色身份為「神秘人」的老師,他的參與實在過多,而且,他的參與往往破壞了實驗的本身設計,亦產生了不少與他有關的犯駁位。而在結尾,更出現了一個極反高潮的情節,破壞了整齣電影,難道一切都是老師的騙局!?目的是為了對付某君!?實在讓人不敢再繼續看下去。
電影的概念其實很新穎和有趣的,只是導演和編劇發揮得差。總之,由故事中段開始,這齣電影就開始爛起來了,將原先概念不錯故事毀於一旦,破壞了三次實驗中那些值得反思的地方。犯駁位和結尾出現的敗筆情節,實在讓筆者難以接受。除非,那些劇情是導演故意加入的,目的是增加故事的深度嗎?!若然是的話,那麼電影實在太深奧了!
故事劇情:6
氣氛營造:7
演技表現:7
題材鮮度: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