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key religions and ancient weapons are no match for a good blaster at your side, kid.” Han Solo
繼上回提到《星際大戰》的經典武器—光劍,不論是劇裡劇外總是有的人喜歡,有的人不喜歡。但若是提到電影中的槍枝,就不得不提到在《星際大戰:曙光乍現》裡的韓索羅曾說過的話:不管是什麼武器,只要手上有把雷射槍就可以安心!
《星際大戰》的催生者—喬治盧卡斯本人透露,他所創作出的《星際大戰》故事,事實上是以真實的二戰歷史以及融合日本戰國時代的武士道、東方玄學、美國西部拓荒等元素,所揉合出一套虛構的科學幻想故事。這也難怪,我們在電影中時常看到不少二戰歷史的影子,諸如帝國軍的編制猶如當年納粹德國軍隊的樣貌。
因此,在《星際大戰》電影中所使用的各種槍枝,雖然看似非常科幻又前衛,事實上都是根據真實存在的武器做發想。以下就針對《星際大戰》系列電影中出現的虛構武器及靈感來源,做詳細介紹!
一、DDC 防衛者(Defender)及SC X-30爆能手槍(Blaster Pistols)
靈感來源:馬格林點22LR手槍(Vostok Margolin .22LR Target Pistol)
自《星際大戰四部曲:曙光乍現》開始,片中由嘉莉費雪(Carrie Fisher)所飾演的莉亞公主(Princess Leia)時常使用名為「防衛者」以及SC X-30這兩種爆能手槍。在劇中,DDC防衛者全名為「Drearian Defense Conglomerate Defender sporting blaster pistol」,SC X-30的全名則為「SoroSuub Corporation X-30」。這兩種爆能槍的靈感皆來自於蘇聯製的馬格林手槍。
馬格林手槍的正式名稱為「馬格林目標手槍(Target Pistol)」,是蘇聯自1948年研發生產的小口徑半自動手槍,準確度高且構造簡單,容易操作,造價便宜,適合大量生產。但諷刺的是,這把手槍的設計者—米哈伊爾馬格林,實際上是一位盲人,在瞄準具的設計上有非常大的缺陷,使得這把手槍的準確度雖然高,卻在瞄具的設計上上不易讓人瞄準,在實際使用上需要額外附掛瞄準器具以提升瞄準時的方便度。
這把手槍的研發目的,其實是為了射擊運動的國際賽事,並不適合用於戰場。其彈藥裝載僅最多10發,且點22LR口徑的彈藥殺傷力不足,除了在射擊比賽的場合外,也僅應用於一般狩獵用途。而在1959年中國626兵工廠曾根據馬格林手槍的設計圖,仿製了一種同樣用於射擊運動的手槍,名為「東風三」,並在之後更衍生了PS01、PS02以及PS03三種型式。直到今日,目前世界上使用馬格林手槍的國家,共有中國、俄羅斯及烏克蘭三國。
二、BlasTech E-11爆能步槍(Blaster Rifle)
靈感來源:史特林衝鋒槍(Sterling L2A3)
BlasTech E-11爆能步槍是在《星際大戰》原三部曲中,最常被帝國暴風兵所使用的武器。而在《星際大戰:曙光乍現》中,韓索羅、路克及莉亞三人潛入死星的橋段裡,也有出現從暴風兵手中搶來使用的畫面。另外,在《星際大戰:絕地大反攻》的叢林戰場,Ewok族人也有使用這種槍枝。這種爆能步槍的靈感來源,則是二戰末期英國開發的經典衝鋒槍—「史特林衝鋒槍(Sterling)」。
史特林衝鋒槍是由英國的史特林軍火公司(Sterling Armament Company)於1945年研發,目的是改良英國軍方所使用的斯登衝鋒槍(Sten)。回顧英國軍武的發展歷史,在二戰期間英國軍人大多以步槍為主,衝鋒槍始終被視為一種輔助武器,因此在軍備製造上較不受重視。由於在二戰期間長期仰賴美國的湯普森衝鋒槍,英國雖然設計出一種名為「斯登」的衝鋒槍,卻因為造價便宜、故障率高、散熱性能差、命中率擊低等特性,時常被英國人譏諷為「臭氣槍(Stench,取自斯登Sten與臭味Stink的雙關)」。史特林衝鋒槍的設計,則透過新型的多孔槍管設計,改善了斯登衝鋒槍大量射擊所產生的散熱問題,並在槍機的左側裝設了彎月形彈匣以及摺疊式槍托,使射手在握持以及射擊上較為直觀且舒適。
史特林衝鋒槍在1953年正式成為英軍的制式武器,並經過多次改良後衍生出L2A1、L2A2、L2A3等型號。同時也有其他如加拿大軍方授權生產的C1衝鋒槍、智利FAMAE工廠授權生產的PAF衝鋒槍,以及印度授權生產的SAF卡賓槍。目前史特林衝鋒槍仍然被許多國家使用,包括英國、阿根廷、澳洲、印度、西班牙、緬甸等,可說是歷史相當悠久的衝鋒槍。
三、BlasTech DH-17爆能手槍(Blaster Pistol)
靈感來源:史特林衝鋒槍(Sterling L2A3)
BlasTech DH-17爆能手槍與前述的BlasTech E-11爆能步槍同樣仿製現實生活的「史特林衝鋒槍」。而這種手槍最早出現於《星際大戰:曙光乍現》中的反抗軍(Rebel)手中,在開頭的戰鬥場景中用以對抗前來攻擊的帝國暴風兵。同時,這種爆能手槍也出現在死星上的帝國軍官腰間,算是在電影中使用相當普及的手槍。
有趣的是,史特林衝鋒槍的基本規格槍身大約為68公分,DH-17爆能槍僅擷取了握把、槍機以及部份的槍管,因此整體槍身較原本史特林衝鋒槍的基本規格短小許多。若仔細觀察,在電影中的DH-17槍管與史特林衝鋒槍的外型差異在於前端被更換為銀色錐形體,並在槍機上方加裝了OEG(Occluded Eye Gunsight)瞄具。而在《星際大戰:帝國大反擊》中,兩位在黑武士(達斯維達)身邊的帝國軍官,則是配備了側邊彈匣的手槍,造型相當特殊。
四、BlasTech A295爆能步槍(Blaster Rifles)
靈感來源:StG44突擊步槍(Sturmgewehr 44)
BlasTech A295及A280爆能步槍首次登場於《星際大戰:帝國大反擊》前半段的雪地星球戰場,被反抗軍所使用。這種爆能槍是根據二戰時期納粹德國所使用的StG44突擊步槍,是世界上第一把採用7.92*33mm短型彈藥的的突擊步槍,開創了後世製造突擊步槍的先鋒。
若要提到突擊步槍,就不免提到德國在軍事工業上的卓越成就。在二戰以前,步兵的作戰制式武器以傳統的步槍(來福槍)為主。這種長槍管的軍械,隨著槍彈的演進,逐步演變為追求大火力、殺傷力強的設計需求,不論是單發或手動等裝填方式,有效的射程大約在500公尺左右,是一種點對點的攻擊型態。
而隨著戰爭型態的改變,納粹德國以高機動性的現代化裝甲陸軍,顛覆了過去以往一戰時期壕溝戰的戰爭思維,逐漸將步兵作戰的點對點攻擊,提升至點對面的大規模殺傷力的高效率掃蕩,大幅提升了作戰速度。因此,突擊步槍的造槍概念,便是結合了步槍的高強大火力,以及衝鋒槍輕巧且全自動射擊的特點,創造出一種符合全新作戰思維的現代化自動武器。就這樣,StG44突擊步槍成為全世界首支突擊步槍,並在1944年7月問世,並計畫性的逐步取代原本納粹步兵所配置的毛瑟Kar98k步槍以及MP40衝鋒槍。然而,這種革命性的現代化武器的發明時機相當生不逢時,在1944年7月正值盟軍在諾曼第登陸後勢如破竹的直搗納粹德國心臟地帶,德軍面臨戰敗崩潰之際,StG44也無法快速普及於德軍。在無法扭轉戰局的情況下,二戰便結束。但這種創新的造槍概念卻催生了後是知名的AK-47以及M-16突擊步槍,同時也完全改變了現代軍隊在戰場上對兵器製造的思維。
直到今日,StG44突擊步槍仍然可以在一些第三世界國家的游擊隊手中看到,甚至在美軍入侵伊拉克期間,也有曾經從叛軍手中擄獲過去東德冷戰期間遺留下來的StG44紀錄。有趣的是,在二戰期間德國曾異想天開在StG44槍管前端加裝一種轉角裝置,能夠使StG44被使用成為可以在轉角射擊的轉角槍,避免在巷戰時被敵方伏擊。雖然這種概念性的實驗武器並沒有廣泛被利用在戰場上,但也促使以色列在2005年發明了新型的牆角槍(Corner Shot)。
值得注意的是,在《星際大戰:帝國大反擊》中反抗軍所使用的A295爆能槍,外觀也類似於StG44突擊步槍的同期發明—StG45突擊步槍,是StG44突擊步槍的便宜版本,在用料、彈藥填裝上也較StG44少,對當年物資匱乏的納粹德國而言,是個不錯的設計。只不過,StG45突擊步槍最後只製造了30把,並未真正投入歐洲戰場,但也與StG44突擊步槍,啟發了後世對突擊步槍的設計與製造。
五、BlasTech A280爆能步槍(Blaster Rifles)
靈感來源:M16突擊步槍
BlasTech A280爆能步槍與前述的A295爆能步槍外觀十分類似,但在彈匣及槍托的地方有所差別。首次登場於《星際大戰:絕地大反攻》中的叢林戰場,被反抗軍所使用。這種爆能槍是根據美國自1962年服役至今的M16突擊步槍,算是西方世界軍火中最具代表性的武器之一。
承襲StG44突擊步槍在二戰末期問世,突擊步槍的使用為現代戰爭型態帶來革命性的轉變,美國雖然在二戰期間所製造的M1加蘭德步槍、M1卡賓槍、白朗寧自動步槍(BAR)等多款優秀的槍枝,但隨著戰爭型態的變遷,這些追求大火力的步槍仍亟需改進其機動靈活性。因此,自1948年美國軍方委託設立的民間軍事研究機構,開始研製一款使用5.56*45mm彈藥的新型作戰武器,期待能夠成為新型的美軍制式武器。
在1960年代期間,M16的開發最早被命名為AR-15,也就是後世對這種新型槍機所衍生出的槍枝類型名稱。在多方的測試及改善後,M16突擊步槍在越戰時首次投入實戰,卻也因此發現了許多瑕疵。其中最令人詬病的是M16在越南叢林中的高故障率,時常在關鍵時刻卡彈,且將近4公斤的重量,也在叢林環境中顯得笨重,因此在投入實戰初期被美軍譏諷為「玩具槍」。許多美國大兵在作戰時,甚至會將手中的M16丟棄,撿拾越共遺留下來的AK-47使用。為此,美國國防部還特地出版了一本教導士兵保養M16步槍的漫畫書,同時也針對在實戰時所發生的瑕疵做出許多改善,進而造就了M16突擊步槍後續許多衍生版本。
目前以M16開發初期的AR-15型號槍機所衍生出的M16突擊步槍大約有13種,並廣泛應用於西方國家各軍種,是目前世界上最普及的步槍之一。值得一提的是,由中華民國聯勤所製造的國造T-65、T-86以及T-91步槍,皆參考自M16或AR-15原型槍的部分設計,相信都是有當過兵的朋友相當熟悉的裝備。而T-65突擊步槍自1980年服役至今亦超過30年,甚至還外銷至部分友邦國家,如海地、巴拿馬等地,更參與過2004年海地內戰及賴比瑞亞內戰,可說是台灣國防自製武器,投入實戰的例子。
六、BlasTech DLT-19重型爆能步槍(Heavy Blaster Rifle)
靈感來源:MG34通用機槍
BlasTech DLT-19重型爆能步槍首次登場於《星際大戰:曙光乍現》中的帝國沙漠部隊白兵,並於之後的系列電影中時常被一般的帝國暴風兵所使用。這種重型爆能步槍時常與前述的E-11爆能步槍同時出現,算是帝國軍部隊的輔助軍火。而DLT-19的外觀,與二戰期間納粹德國廣泛使用的MG34通用機槍非常類似,僅在槍托及槍機外殼上有所差異。
MG34通用機槍的誕生,是由於德國在一戰後受限於凡爾賽條約的軍武限制,在不能生產製造重型武器的情況下被研發製造。這種通用機槍被定位在介於輕型與中型機槍間,算是首創「通用機槍」這種名詞,因此MG34事實上就是世界上第一支通用機槍。
有別於過去使用水冷固定式的重型馬克沁機槍,MG34通用機槍的特性在於使用空氣冷卻槍管,並同時保有彈鍊供彈,具有大規模殺傷力的功能。同時槍枝重量包含前端三腳架大約19.2公斤,較其他重型機槍輕巧,可作為班用部隊的輔助火力。更特別的是,MG34的槍機設有半自動的「E」射擊模式,以及全自動的「D」射擊模式,可作為單兵靈活運用,對於各種戰鬥型態都有非常強的適應性。這種劃時代的設計,自1935年開始投入服役後獲得納粹德國軍隊廣泛使用,後續更衍生出更為知名的MG42通用機槍。
有趣的是,中華民國國軍在民國初年的中德軍事合作期間,從德國購買了大量MG34通用機槍,後期更加以仿製生產。而在後續的國共內戰期間,解放軍自國軍也繳獲了不少當初向德國購買的MG34,甚至還在後續的抗美援朝行動中,在韓戰期間使用。就這樣,這些在中德合作期間所購買的MG34在亞洲的邊陲地帶間不斷轉手。在1960年代期間的越南戰場上,美軍也曾繳獲過北越軍隊使用的MG34通用機槍,據信部分是從法軍一方繳獲,或部分從蘇聯一方取得的。
七、BlasTech T-21輕型反複式爆能槍(Light Repeating Blaster)
靈感來源:路易士機槍(Lewis Gun)
BlasTech T-21輕型反複式爆能槍,與前述的BlasTech DLT-19重型爆能步槍同時登場於《星際大戰:曙光乍現》中的帝國沙漠部隊白兵。這種前端粗大的槍管外觀,正好便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首次亮相的路易士機槍,最指標性的外觀特徵。
路易士機槍是由美國軍人路易士上校於1911年所發明,但在發明初期不被美國軍方所重視,因此在歐洲國家的軍火市場間輾轉收購,最後成為英國軍方自1914年起的制式武器。路易士機槍的粗大槍管以及圓形的鼓式彈匣,為兩大重要的外觀特徵,其後續更應用於戰鬥機上,作為航空機槍。而在一戰至二戰期間,日本也大量購置了路易士機槍,並成為20世紀初期的制式武器。
有趣的是,日本在1930年鎮壓台灣原住民所發動的霧社事件中,也使用了路易士機槍,但在2011年所上映的電影《賽德克巴萊》中,劇組人員因找不到路易士機槍的複製品,而採用了後期英國用來取代路易士機槍的布倫式輕機槍,實為時代考究上的缺憾。
八、RT-97C 重型爆能步槍(Heavy Blaster Rifle)
靈感來源:MG15機槍
RT-97C重型爆能步槍首次登場於《星際大戰:曙光乍現》路克與歐比王被白兵攔下盤查車輛的橋段中,幾位白兵手中的槍枝即為RT-97C。這種步槍在電影中的外觀十分短小,但實際上參考自槍身細長的MG15機槍。
MG15機槍是普遍應用於納粹德國空軍的航空用機槍,一般裝設在俯衝是轟炸機上,作為空對地掃射使用的軍火。與前述的MG34通用機槍的設計大致相同,只不過MG15是裝設在航空器上使用。當然,若在戰鬥上的需要,MG15機槍也可以從飛機上裝卸,並加裝槍托與腳架成為陸戰武器。
九、BlasTech DL-44 重型爆能手槍(Heavy Blaster Pistol)
靈感來源:毛瑟C96手槍(Mauser C96)
BlasTech DL-44重型爆能手槍,可說是《星際大戰》系列電影中韓索羅的貼身愛槍。另外,在《星際大戰:帝國大反擊》中路克駕駛的X戰機墜毀於尤達所在的雨林星球,也有掏出這把經典的手槍。這種手槍的造型實際上參考自1896年由德國毛瑟兵工廠製造的C96手槍。對中國人而言,是常見於民國初年、革命期間的手持武器。由於其相當特殊的彈匣設計,以及木製的槍托,有「盒子炮」、「匣子槍」、「駁殼槍」、「快慢機」、「自來得」、「大鏡面」等戲稱。
毛瑟C96手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被德國陸軍大量採用,而民國初年中德軍事交流期間,為了汰舊老舊的中國槍械,因此毛瑟C96被大量進口中國。由於其射程遠、裝彈量大(有6、10、20或40發的彈匣可選擇)、精準度高,獲得當年許多中國軍閥歡迎。國共內戰期間,由於軍火需求量大增,這種手槍可說是瘋狂的利用各種管道流入中國市面,成為內戰期間最具指標性的軍火。
由於這種簡單又可靠,不受國際軍火貿易規範約束、容易改造等特性,廣受20世紀初各國青睞。在毛瑟工廠的授權之下,許多國家出現生產或者仿製品。例如西班牙內戰期間,Astra公司所生產製造的Astra Model 900手槍,與毛瑟C96類似,並加裝了木製槍托;民國初年的山西軍閥,結合了美國湯普森衝鋒槍的概念,將毛瑟C96配備了.45口徑的版本,並令山西太原兵工廠將之命名為「山西十七式」,並在槍身特別刻上「民國拾捌年晉造」、「壹柒式」等標記;中國人民解放軍以毛瑟C96的設計概念,將之改為單發或全自動射擊模式,附加肩托等版本。
十、離子爆能槍(Ion Blaster)
靈感來源:李恩菲爾德步槍(Lee-Enfield No.1 MkIII, Cut-down)
離子爆能槍首次登場於《星際大戰:曙光乍現》之中,被塔圖因這個沙漠星球上的爪哇族(Jawa)所使用。在電影中,爪哇族在沙漠中利用離子爆能槍將沙漠中的R2-D2癱瘓,隨後也將身旁的C3-PO一併俘虜。而這把離子爆能槍的外觀,其實是參考英國的李恩菲爾德步槍,只不過縮短了槍身,並在槍管前端加裝了不知名的粗大圓筒物體。
李恩菲爾德步槍是19世紀末至20世紀上半期,英國軍方非常重要的制式手動步槍,同時也被加拿大、紐西蘭、澳洲及印度等大英國協國家廣泛使用。這種步槍的發明與19世紀末期,無煙火藥取代黑火藥後的彈藥科技發展息息相關。英國為了逐步取代舊型軍火,急需一種使用新型火藥的新步槍,同時也在槍機構造上做了創新的改變,採用了旋轉後拉式的槍機,一次可填裝10發彈匣,比當時單發填裝擊發的手動步槍相對來說進步許多。使用李恩菲爾德步槍的射手,在射擊效率上獲得重大突破,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壕溝戰場上十分有效,足以提供友軍強大的火力支援。
另外,李恩菲爾德步槍的槍身大約1.2公尺,比同時期的步槍相較來說短小許多,因此也被一些軍事專家稱作為「短步槍」,適合於空間狹小的壕溝中作戰。在1895年李恩菲爾德步槍首次投入服役後,衍伸了不少型號版本,逐步適應了戰爭型態的改變,不論在槍機、瞄具、護木等槍身外觀做了不少調整改善,直到今日,李恩菲爾德步槍仍被部分中亞國家以及地區武裝衝突的游擊隊使用。
十一、EE-3 卡賓步槍(Carbine Rifle)
靈感來源:韋伯利史考特單發式火焰信號槍(Webley & Scott Flare Gun)
EE-3卡賓步槍是《星際大戰:帝國大反擊》以及《星際大戰:絕地大反攻》中,出現的賞金獵人—波巴費特(Boba Fett)所持有的貼身武器。這種槍枝是參考自英國知名軍火商—韋伯利-史考特公司所製造生產的單發式火焰信號彈,是原本配備在軍隊或者車輛、船隻、飛機等載具上,為了發射信號火焰傳達訊息之用途的槍枝。但其裝載的火焰信號彈在近距離射擊,也是具有一定的危險。
這家英國歷史悠久的韋伯利-史考特公司,以生產一系列軍警用左輪手槍而聞名,其首創中折式的填裝設計,與美國所生產的左輪手槍以側推式填裝方式不同。中折式左輪手槍在射手「折開」槍身時,彈巢內的空彈殼便會同時被彈出,有利於快速重新裝填彈藥。其殺傷力強,槍身也十分堅固耐用,適合多種極端氣候的戰場上使用。在電影中,賞金獵人所持有的EE-3卡賓槍外型,則為韋伯利單發式手槍在槍柄處加裝護木槍托的版本,槍管加裝了未知的構造物,上頭也加裝了狙擊鏡以利瞄準。
十二、BlasTech SE-14C 爆能手槍(Blaster Pistol)
靈感來源: Rexim-Favor衝鋒槍
在《星際大戰:曙光乍現》的酒館場景中,一群惡棍向坐在吧檯的路克挑釁,惡棍的首腦以這把SE-14C爆能手槍威脅前來幫助的歐比王,但隨即歐比王便用光劍將他的手砍斷,成為《星際大戰》系列電影中,第一位被砍斷手臂的可憐蟲。這把手槍登場的時間不到1分鐘,但在地板上的斷肢手中,我們可以看見這把手槍的外觀,實際上是參考自瑞士製的Rexim-Favor衝鋒槍。只不過SE-14C爆能手槍將Rexim-Favor衝鋒槍簡化,去除了前端槍管、彈匣以及折疊式槍托,並在槍身上方加裝了狙擊鏡。在過去《星際大戰》系列電影中的設定,這把手槍式幫派份子最常使用的武器之一。
Rexim-Favor衝鋒槍是由瑞士Rexim小型軍火公司所設計生產,自1953年研發,最終並未能夠投入量產,僅有西班牙及土耳其軍方有小量使用過。這種前衛的衝鋒槍設計不被一般軍火市場喜愛,因此被冷落許久,也使得Rexim公司在1957年以倒閉收場。除了在《星際大戰》系列電影中出現,Rexim-Favor衝鋒槍也曾在1979年知名的電影《異形》(Alien)中出現。
一、Threed Arms Security S-5重型爆能手槍(Heavy Blaster Pistols)
靈感來源:范維克鮑C55空氣槍(Feinwerkbau C55 Model Air Gun)
首次在《星際大戰首部曲:威脅潛伏》中登場的S-5重型爆能手槍,是劇中那卜星(Naboo)軍團最常使用的手槍之一。包括由娜塔莉波曼所飾演的阿米達拉皇后(Queen Amidala)在內,劇中的槍戰場面幾乎少不了這把重要的手槍。而這把手槍的外型正巧與德國的空氣槍大廠—范維克鮑(Feinwerkbau, FWB)所製造的C55空氣槍外觀類似。
范維克鮑是一家專門生產射擊運動用槍的知名槍枝商,其名稱轉換為英文意為「優良的工藝」。有別於軍事用途的實彈武器,射擊運動所使用的空氣槍是透過壓縮空氣發射彈丸,類似於我們在夜市中看到的射氣球BB槍,與一般軍火使用的子彈為自身火藥為動力大有不同。而C55空氣槍的板機前方設有空氣接頭,與電影中的S-5爆能手槍的外觀略有不同。另外電影中的S-5在槍身上方裝有瞄準鏡,凸顯了這把手槍是用於戰鬥用途。
二、那卜爆能槍(Naboo Blaster)
靈感來源:華瑟LPM-1空氣槍(Walther LPM-1 Air Gun)
與上述的S-5爆能手槍類似,同樣在《星際大戰首部曲:威脅潛伏》中登場的那卜爆能槍也是劇中那卜軍團使用的手槍之一,特別是劇中阿米達拉皇后的護衛隊隊長帕納卡(Panaka),S-5對他來說可說是御用槍枝。而這把爆能槍也與S-5手槍一樣,在槍身上裝上狙擊瞄準具更適用於戰鬥。其外觀,則是參考華瑟LPM-1空氣鎗。
華勒LPM-1空氣槍是由德國知名的武器軍火商卡爾華瑟運動槍公司(Carl Walther GmbH Sportwarfen)所生產,除了製造射擊運動用槍,華瑟公司所生產的PPK及P99手槍也因007電影中的龐德用槍而聲名大噪。該公司的造槍工藝相當精細,每種槍枝的設計皆符合人體工學,不論在材質或是造型外觀上都讓使用者在使用時相當服貼舒適,使在射擊時能發揮到最佳狀態。
三、Corellian Arm CR-2重型爆能手槍(Heavy Blaster Pistols)
靈感來源:卡里可M950A手槍(Calico M950A)
同樣在《星際大戰首部曲:威脅潛伏》中登場,CR-2重型爆能手槍的登場時間不多,但同樣也是被那卜星軍隊所使用。這把造型特殊的CR-2看似科幻又不切實際的外觀,事實上靈感來自於現實世界中同樣外觀奇特的M950A手槍。
M950A手槍是由美國軍火製造商卡里可輕武器系統(Calico Light Weapons System)所製造,該公司「卡里可」為音譯,意指由棉花製成的布料。而M950A手槍的最大特徵,在於板機上方的大型彈匣,射手不像以往使用手槍從握把下方裝填彈藥,而是將50或100發的大量彈匣裝在槍枝上方發射。射手在使用時一般多以手臂彎曲,並以上半臂抵住彈匣底部,以類似「掃射」的方式射擊,因此該手槍是以追求強大火力為主,而在精準度上的要求並不高。
有趣的是,這種前衛的設計以及特殊的外觀,並沒有廣泛應用於軍事用途,反而多以槍枝愛好者收藏為主。也因為特殊的外觀,常在許多科幻電影中出現,如《機器戰警2》、《機器戰警3》、《007:明日帝國》、《龍族戰士》(舊版本的《鴉魔戰士》由李小龍的兒子李國豪主演)等。
四、BlasTech DC-15A 爆能步槍(Blaster Rifle)
靈感來源:MG34通用機槍+史特林衝鋒槍(Sterling L2A3)
這把登場於《星際大戰二部曲:複製人全面進攻》中的DC-15A爆能步槍,可說是複製人軍團最常使用的步槍之一。而誠如原作三部曲中的帝國暴風兵,複製人軍團是帝國軍團的前身,所使用的DC-15A同樣參考自前述所介紹的MG34通用機槍之槍身主體,以及前端上下顛倒的史特林衝鋒槍。
一、Sonn-Blas F-11D爆能步槍(Blaster Rifle)
靈感來源:史特林衝鋒槍(Sterling L2A3
又是參考史特林衝鋒槍!
在原三部曲《星際大戰:絕地大反攻》的最後,帝國隨著達西斯大帝以及死星的毀滅而走向衰敗,其餘黨所組成的第一軍團(The First Order),沿用過去帝國軍團的軍武裝備繼承了帝國遺志。而在《Star Wars:原力覺醒》中登場的白兵軍團,特別是全身銀色盔甲的費斯馬隊長(Captain Phasma),便是使用這種名為F-11D爆能步槍。在電影中的設定,F-11D為《星際大戰》原三部曲系列中出現的E-11D爆能步槍的升級版本,大部分的白兵使用無槍托設計的F-11D,費斯馬隊長則使用有槍托的版本。
而這種爆能步槍同樣也是參考自史特林衝鋒槍,只不過F-11D比E-11D更接近史特林衝鋒槍原貌。另外,F-11D在前方護木的部分,也增加了適合握持的構造,方便士兵戰鬥。
二、Sonn-Blas SE-44C爆能手槍(Blaster Pistol)
靈感來源:FAB Defense KPOS
雖然SE-44C爆能手槍並未出現於《Star Wars:原力覺醒》電影中,但在部分電影宣傳品上可以看見第一軍團的白兵,以及費斯馬隊長所使用的SE-44C。
SE-44C的短小槍身,有別於過去複製人、帝國暴風兵所使用的笨重步槍。事實上這種SE-44C爆能手槍是參考了一種名為KPOS的手槍模組,可支援葛拉克(GLOCK)系列手槍擴充成為較為輕便的衝鋒槍。
回顧過去手槍與衝鋒槍分別製造的造槍思維,衝鋒槍實際上就是使用手槍的彈藥,只是提升了射速、穩定度以及精準度。KPOS的概念,便是將各種不同的槍枝模組化,在零件上可以快速更換,大大降低了維護及購置的成本,同時也可整合手槍以及衝鋒槍兩者功能。如此一來,較常使用衝鋒槍的軍警單位,在出勤時便可以一種手槍作為主要武裝,在需要時則可套用在KPOS模組上,便可馬上當作衝鋒槍使用,大幅減少了裝備重量,提高了人員機動性及靈活度。在最近的007電影《007:惡魔四伏》開頭,龐德便是使用了這種KPOS結合葛拉克17手槍的衝鋒槍模組,作為在屋頂狙擊目標的武器。
而這種創新的槍枝概念,應用到最新的《Star Wars:原力覺醒》電影中是再適合不過了。雖然在電影正片中尚未登場,相信在之後的續集中,應該也可以看見這把以KPOS做為發想的新型爆能手槍。
三、BlasTech EL-16 & EL-16HFE 爆能步槍(Blaster Rifle)
靈感來源:H&K G36C
在《Star Wars:原力覺醒》電影中出現的EL-16及衍生型號EL-16HFE爆能步槍,是反抗軍所使用的槍枝。在電影開頭,飛行員波戴姆倫(Poe Dameron)使用具有折疊式槍托的EL-16HFE阻擋前來逮捕的凱羅忍及白兵。而在電影後期,主角芬恩(Finn)則從韓索羅手上取得了附有背帶的EL-16。這兩種形式的槍隻外型,實為參考現實世界的H&K G36C突擊步槍。
H&K G36C突擊步槍是由德國知名的黑克勒-科赫公司(Heckler & Koch)所製造生產,大膽以不鏽鋼及玻璃加強纖維等複合材料打造,因此重量非常輕。且符合人體工學的設計,可讓使用者在操作上相當靈活。除了可裝載一般標準的30發彈匣,G36更可搭配使用一種稱為C-Mag的鼓式彈匣,彈載量可高達100發,可提升戰鬥時的火力支援。
自1995年開始,成為德國國防軍及西班牙陸軍、海軍的制式武器,同時在後續也銷往許多國家使用。這種步槍主要有G36、G36C、G36K以及MG36等四種版本,其他衍生版本則由這四種版本根據不同需求用途加以調整。
四、Eirriss Ryloth Defense Tech Glie-44 爆能手槍(Blaster Pistol)
靈感來源:SIG-Sauer P226
在《Star Wars:原力覺醒》電影中出現的Glie-44,是反抗軍飛行員重要的配槍。包括波戴姆倫在內,這把手槍時常被反抗軍配置在腰際。而這種手槍則是參考了現實世界的SIG-Sauer P226手槍。
P226手槍是由德國西格-紹爾(SIG-Sauer)公司所生產製造,是許多國家軍警單位公認性能最好的手槍之一。包括台灣在內,海巡署及警政署保安警察第一總隊,都是P226手槍的使用者。這種手槍的構造簡單且容易上手,在多種破壞性測試下都有相當不錯的表現。正由於這種耐用且堅固的特性,使P226手槍在許多惡劣環境中都能夠正常運作。當然,根據不同的用途,P226也有諸多衍生版本,包括符合美國海豹部隊使用的海軍版本、符合知名的國際保全公司—黑水公司的黑水型版本、符合人體工學的E2型改良版本等。
正由於P226手槍的使用非常廣泛,在諸多電影中亦有出現。像是今年上映的《魔鬼終結者:創世契機》被女主角莎拉康納所使用、《玩命關頭7》裡被主角布萊恩(保羅沃克飾演)所使用、《明日邊界》裡被麗塔中士(艾蜜莉布朗飾演)所使用。
五、LPA NN-14 爆能手槍(Blaster Pistol)
靈感來源:毛瑟C96手槍(Mauser C96)
在《Star Wars:原力覺醒》電影裡,由哈里遜福特所飾演的韓索羅,在劇中將一把NN-14手槍交給女主角芮使用。而在後續的劇情裡,芮也用這把手槍在叢林裡與前來攻擊的白兵戰鬥。
正如同韓索羅愛用的DL-44 重型爆能手槍,NN-14的外型也是參考自毛瑟C96手槍,只不過NN-14的外型更具有未來感,並且整體呈現直線型,在射擊時射手只要利用手臂直直舉起指向敵人,便能非常直觀的精準瞄準敵人,適合初學者使用。
延伸閱讀及相關資訊:
l 《Star Wars:原力覺醒》IMDb電影資訊:
https://www.imdb.com/title/tt2488496/?ref_=nm_flmg_act_3
l 《星際大戰首部曲:威脅潛伏》IMDb電影資訊:
https://www.imdb.com/title/tt0120915/?ref_=tt_rec_tt
l 《星際大戰二部曲:複製人全面進攻》IMDb電影資訊:
https://www.imdb.com/title/tt0121765/?ref_=tt_rec_tt
l 《星際大戰三部曲:西斯大帝的復仇》IMDb電影資訊:
https://www.imdb.com/title/tt0121766/?ref_=tt_rec_tt
l 《星際大戰:曙光乍現》IMDb電影資訊:
https://www.imdb.com/title/tt0076759/?ref_=tt_rec_tt
l 《星際大戰五部曲:帝國大反擊》IMDb電影資訊:
https://www.imdb.com/title/tt0080684/?ref_=tt_rec_tt
l 《星際大戰六部曲:絕地大反攻》IMDb電影資訊:
https://www.imdb.com/title/tt0086190/?ref_=tt_rec_tt
l 《星際大戰:複製人之戰》IMDb電影資訊:
https://www.imdb.com/title/tt1185834/?ref_=nv_sr_2
l 《星際大戰》Wiki:
https://starwars.wikia.com/wiki/Main_Page
l 星戰正傳網站(非官方):
https://www.starwars-tw.com/story/story.htm
l 維基百科:光劍:
https://en.wikipedia.org/wiki/Lightsaber
l IMFDB: Star Wars:
https://www.imfdb.org/wiki/Star_Wars
l The Real History That Inspired “Star Wars”:
https://www.history.com/news/the-real-history-that-inspired-star-wars
文章內容使用圖片及影像,為電影發行商版權所有,非商業用途
圖片資料來源:
IMFDB (Internet Movie Firearm Database)
Wikipedia https://en.wikipedia.org/wiki/Main_Page
Diffen https://www.diffen.com
Arundel Militaria https://www.deactivated-guns.co.uk
https://grogsmovieblogs.com/tag/stormtroop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