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在他鄉Brooklyn】觀後感
「愛在他鄉」描述愛爾蘭女孩艾莉絲(莎雪羅南 飾)為了展開新生活到紐約,由初始的不適應,後因教會幫忙習得一技之長,並與義裔男孩東尼相戀,慢慢適應後,因家鄉傳來的噩耗返回老家,意外萌生一段新感情,至終她得做出抉擇,關於愛情,關於人生。
電影前半段鋪陳這段追尋美國夢的旅程裡,花了相當篇幅描述艾莉絲的不適應,雖然離開國門之際,用滿螢幕的透亮象徵她的前景璀璨,但爾後發生的事,卻似乎並非如此;如那驚悚的渡船夜,艾莉絲因愛爾蘭口音招致的諷刺,或是隻身在異地打拼的鄉愁,經由餐廳裡滿屋子人聲,她隻身窩在一隅的景框,和讀信後更加不可遏抑的淚水,讓我們感受到她的難熬,即便未有這種經驗,也能感同身受。
後面我們看到艾莉絲試圖經由學習簿記讓自己成長,意興闌珊去參加愛爾蘭舞會卻意外覓得良緣,都讓我們看到艾莉絲為適應新生活所做的努力,和愛情所能改變一個人的可能,從看起來像擠牛奶的,後面變成容光煥發、笑臉迎人的甜姐兒,導演讓我們看到一種勵志的光澤,一如莎柔絲羅南娜透亮的皮膚,光可鑑人,充滿可信度。
在他鄉慢慢落地紮根後,原鄉卻傳來姐姐辭世的噩耗,取得東尼首肯回去撫慰媽媽憂傷的心靈,更想感受一下久未親炙的原鄉味。此時艾莉絲已非片頭那看來傻楞楞的憨厚姑娘,能自在的與大夥打成一片,展示泳衣內穿的「新技能」,也能如實用新技能-簿記的長才,讓她人刮目相看,但風度翩翩的本地男孩吉姆(多姆納爾格里森)的出現,卻給她出了個嚴峻的愛情考題。
當初抓住機會到美國一展前程賭對了的艾莉絲,其實這次對東妮/吉姆的選擇,更需要「賭一把」的勇氣;不自覺我會聯想到「遠離塵囂」裡的凱莉墨里根,一樣在兩個階級與貧富都有顯著差距的男人中,擇定她最後的歸宿。雖然凱莉當時已恢復單身,較能做忠於自我的選擇,而本片的艾莉絲已有婚約,難免綁手綁腳;但是導演最終讓她做相對保守的決定(或許原著也是這樣),並非純然受「世俗眼光」的考量,而是真正體悟和了解,原鄉和她鄉,其實沒有差別,原本習慣的,可能會拒斥,原本無法融入的,也能漸趨習慣,只要能在當中找到平衡點,心就可安穩下來,那麼無處不可為家。
「愛在他鄉」雖是改編小說「布魯克林」,卻沒有陷入流水帳的絮絮叨叨,而是用細節鋪墊主人翁的心理轉折,如艾莉絲聽到東尼說我愛妳沒有直接以吻回應,而是先求教失婚姊妹感情的真諦,又或最後結婚一事在家鄉傳出,「日久他鄉是故鄉,原鄉反到成異鄉」的荒謬感,都讓我們體會到艾莉絲身不由己的難處;莎柔絲羅南每一個可發揮的場景都做足功力,帶領觀眾一同見證主角甜蜜苦澀並陳的心靈旅程,每滴淚都那麼真實,每個笑都那麼甜美,相信「21歲」不會構成奧斯卡封后的阻礙,祝福她在「他鄉」拿獎。
故事劇情:8
氣氛營造:8
演技表現:9
題材鮮度: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