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Y
423 篇文章
if you don't stand for something you'll fall for anything.
Sucker Punch 殺客同萌

歷史 看懂《13小時:班加西的秘密士兵》(13 Hours: The Secret Soldiers of Benghazi)背後的歷史故事

2016-02-02 12:17:49


 

影音導讀

 

 

 

被知名大導演—史蒂芬史匹柏評為:「為創造視覺刺激而生」的商業娛樂片導演—麥可貝(Michael Bay),在今年(2016)推出了最新作品《13小時:班加西的秘密士兵》(13 Hours: The Secret Soldiers of Benghazi)。這部電影描寫了2012年美國在利比亞(Libya)第二大城—班加西(Benghazi)的大使館,遭暴民攻擊,導致美國大使—約翰史蒂芬斯(John Christopher Stevens)死亡的嚴重事件,被稱作為時任美國國務卿的希拉蕊柯林頓(Hillary Clinton)任內最黑暗的時刻。

 

而電影故事其實是聚焦於事件發生當下,死守大使館並英勇抵抗暴民襲擊的幾位安全小組組員。也因為這次的攻擊事件,這些被稱作為秘密士兵的「全球反應人員」(Global Response Staff,簡稱GRS)意外受到媒體的注意。

 

而這場武裝衝突實際上牽扯了相當多的嚴肅議題,包括美國對伊斯蘭世界的外交政策、利比亞內亂、CIA的秘密行動、準軍事部隊的法律認定等,而電影也只是帶領我們認識這場衝突的敲門磚,在這場衝突的背後,有許多值得你我認識的事實,就讓本篇專欄帶您一一了解吧!

 

 

利比亞位置(圖片來源:Google Earth / 本社整理)

 

利比亞的歷史簡介

 

利比亞是一個位在非洲北邊,地中海南緣海岸的沿海國家。國土面積約176萬平方公里,是全球國土面積排行的的17名。但因為國土內大約94%的面積為沙漠地形氣候,人口大多集中在地中海沿岸,如利比亞首都—的黎波里(Tripolii),以及第二大城—班加西(Benghazi)。

 

利比亞主要城市位置(圖片來源:Google Earth / 本社整理)

 

利比亞與埃及(Egypt)、蘇丹(Sudan)、查德(Chad)、尼日(Niger)、阿爾及利亞(Algeria)以及突尼西亞(Tunisia)相鄰,並和義大利、希臘隔著地中海遙遙相望。這個位處北非中間位置的國家,自古以來一直是地中海地區貿易的中繼站,乃兵家必爭之地。歷史上曾被來自東方的腓尼基人(Phoenicia)、來自北方的古希臘人、古羅馬帝國以及阿拉伯帝國(也就是唐代所稱之的「大食」)等政權統治。在阿拉伯帝國後,接著成為鄂圖曼土耳其帝國(Ottoman Empire)的其中一個省份,接著在20世紀初被義大利從鄂圖曼土耳其帝國手中搶奪,成為義大利的殖民地。直到二戰結束,在聯合國的幫助下,於1951年宣布獨立,正式成為一個由伊德利斯一世(Idris I)所統治的「利比亞王國」(Kingdom of Libya)。

 

利比亞王國的統治者—伊德利斯一世(Idris I),右圖為伊德利斯一世於1954年在利比亞與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以及菲利浦王子的合照。顯示伊德利斯一世統治的利比亞王國為親西方的政權,引發不少反西方勢力反感(圖片來源:Wikipedia)

 

然而,在1969年伊德利斯一世因健康問題而宣布遜位,由王儲(伊德利斯一世的姪子)代為王職。此時,當年仍為27歲中尉軍官的格達費(Muammar Gaddafi),在班加西發起政變革命,號召「自由軍官」(Free Office Movement)趁勢推翻利比亞王國政權,成立「阿拉伯利比亞共和國」,結束了「利比亞王國」18年的君主專制統治。這場格達費所領導的革命,被稱作「利比亞綠色革命」,還將利比亞國旗改成一面全部為綠色的旗子,是全世界最簡單的國旗。

 

(圖片來源:Wikipedia)

利比亞狂人格達費

 

格達費的軍人個性,讓他在統治利比亞期間得到了「狂人」的稱號。他不僅大力拉攏周邊的伊斯蘭國家,對內還對反對黨勢力進行圍剿,手段非常強硬,使人詬病。即便如此,格達費利用利比亞的石油收入,推動了多項公共建設及福利政策,像是推動免費醫療、免費教育、住房補助、免費淡水等,使利比亞成為非洲人類發展指數的第一名,國內的識字率從10%提高到90%。

 

由於格達費曾利用石油收入,資助了全球幾個知名的恐怖組織,包括惡名昭彰的蓋達組織,因此在911事件後,成為美國眼中的恐怖國家。就在2011年,利比亞受當年「阿拉伯之春」的影響,開始出現反格達費的勢力,並逐漸演變為大規模的內戰。在經過8個多月的武裝衝突,以及多個西方國家的支援轟炸後,格達費最終在該年的10月20日,被人發現躲在故鄉的路邊下水道水管內。他被人拖出來後被人毆打怒罵凌虐,最後被憤怒的暴民從頭部開槍擊斃,曾經意氣風發的獨裁者,最後卻落得過街老鼠、人人喊打的下場,令人不勝唏噓。

 

格達費在家鄉被暴民發現的新聞影片,可見到被圍毆、頭部流血的格達費狼狽的樣貌,在電影中的開頭片段也有引用:

 

就在格達費政權垮台後,利比亞成立「全國過度委員會」(National Transitional Council),並於隔年8月將政權移轉至「利比亞國民大會」,利比亞這個國家才逐漸步上民主政治的軌道。但事實上,利比亞國的中央政權始終無法建立一個有勢力的軍隊,各地武裝勢力及軍閥佔地為王,內亂無法平定。

 

利比亞國內因國民大會與保守的宗教勢力衝突,在2014年爆發的第二次內戰持續到今日,更有伊斯蘭國ISIS趁虛而入火上加油,動盪不安。

 

 

美國國務院與美國CIA在利比亞的組織簡介,可見兩個美國政府組織其實互不相關,其安全防護的工作,也由不同單位所負責(圖片來源:Wikipedia / 本社整理)

 

美國國務院VS美國中情局

 

在電影《13小時:班加西的秘密士兵》中我們可以看到兩個主要的美國政府機構—國務院(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State,簡稱DS),以及中央情報局(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簡稱CIA)。這兩個單位事實上在政府組織上毫無相關,國務院掌管外交事務,如同我們的外交部,其大總管被稱作「國務卿」(Secretary of State),是美國總統的重要內閣成員。國務卿的地位在美國總統、副總統、眾議院議長、參議院議長之後,是負責處理國際事務的重要角色。

 

在2012年班加西恐攻事件發生時,時任國務卿為希拉蕊柯林頓(Hillary Clinton),也就是曾經發生過桃色醜聞的柯林頓總統的夫人。其下則有派駐利比亞的大使(Embassy),也就是電影中出現的約翰克里斯多福史蒂文斯(John Christopher Stevens),在利比亞首都的黎波里設有「大使館」,是主要大使居住和辦公的地點。

 

美國大使館是美國國務院在海外機構的其中一種等級,其他還有「總領事館」、「領事館」、「代辦處」等,享有不同等級的安全防護,以及該國的法外治理權,該國不得干涉。而美國大使館的安全工作,則由國務院下設的「國務院安全人員」(Diplomatic Security Service,簡稱DSS)以及「海軍陸戰隊使館警衛隊」(USMC Embassy Security Group)所負責。

 

但在班加西的國務院據點並不是大使館,頂多算是美國大使在班加西的臨時據點,嚴格來說也稱不上「領事館」或是「代辦處」,在本篇文章中以「據點」代稱。在該據點內設有DSS特務兩名,警衛工作則交由班加西當地的武裝勢力—「2月17日烈士旅」(February 17th Martyrs Brigade)所代管。

 

「2月17日烈士旅」是以2011年2月17日反格達費革命運動開始的日期為名,是由利比亞國防部所資助,目前成員大約為1,500~3,500人左右,是班加西在格達費時代,重要的反對派勢力。在格達費垮台後的過渡政權,「2月17日烈士旅」扮演了東利比亞的警察角色,維持社會秩序。

 

另一方面,CIA在班加西的工作站,實際的工作內容、組織、執掌都是機密,只知道在工作站的總管,被稱作「站長」(Director)。而安全工作則交由CIA的影子部隊—「全球反應人員」(Global Response Staff,簡稱GRS),其中成員則被稱作為「蠍子」(Scorpions)。這批「蠍子」大多是美國特種部隊,或是CIA外勤人員的退役人員,對於CIA則扮演類似「保鑣」的角色,但據說還有幫忙做一些不被官方所承認的秘密任務。不論如何,「蠍子」的年薪大約為410萬台幣,組織成員大約在125人左右,屬於半契約的工作職位,每年工作大約90到120天不等。

 

電影與現實生活中的巧合

由托比史蒂芬所飾演的GRS成員葛蘭(假名),現實生活的人物也曾參與過解救索馬利亞海盜人質危機,也就是電影《怒海劫》所描述的海盜挾持事件。葛蘭在當時扮演狙擊手的角色,也就是擊斃三名海盜的其中一位海豹部隊狙擊手

(圖片來源:Wikipedia / 哥倫比亞電影公司 / 本社整理)

 

以電影中,托比史蒂芬(Toby Stephens)所飾演的葛蘭”鮑柏”杜赫提(Glen "Bub" Doherty),是海豹部隊的退伍軍人。他曾經在2009年參與了美國貨輪遭索馬利亞海盜的解救人質任務,也就是電影《怒海劫》(Captain Phillips, 2013)所描述的故事劇情。

 

雖然「蠍子」的薪資待遇和美軍薪資待遇差不了多少。但並沒有太多的福利與法律保證,甚至還不被官方承認,意外死亡還無法公開姓名或正式表揚。

 

GRS的法律定位

備註:ACADEMI公司為美國知名的私人軍事公司,前身為美國黑水公司(Black Water),而英國的AEGIS則與ACADEMI類似,曾參與英國在伊拉克戰爭的軍事行動,在電影《危機倒數》

(Hurt Locker, 2008)有暗示到(圖片來源:Wikipedia / 本社整理)

 

GRS的法律定位解釋空間非常模糊。以一般的正規國家武力而言,「軍隊」(Armed Force)是受到法律以及諸如《日內瓦公約》等國際公約所保障,在戰爭發生時適用《戰爭法》及《國際法》。而另外,則有一種以「私人軍事公司」(Private Military Company,簡稱PMC)或是「保全公司」為名義的武裝組織,實際上就是俗稱的「僱傭兵」(Mercenary)。而電影中的GRS,其實是由美國中央情報局CIA輔導成立的「影子部隊」(Shadows),算是不被官方承認的「準軍事部隊」(Paramilitary),介於軍隊與民兵之間的武裝組織,其在法律的定位上相當曖昧。

 

但不論在政府組織架構及職責權掌上,在2012年美國國務院在班加西據點的恐怖攻擊事件中,GRS其實並沒有義務前往救援,也與國務院人員一點關係也沒有。這群拯救受困的國務院人員的GRS蠍子,置個人生死於度外的高尚情操,甚至還因此丟了性命,實在令人感動及讚嘆。

 

 

利比亞的第二大城—班加西(圖片來源:Wikipedia / Google Earth / 本社整理)

 

2012年班加西恐怖攻擊事件

 

電影《13小時:班加西的秘密士兵》的故事背景,就是在格達費政權垮台後,政治權力尚未穩固之際的利比亞。2011年由美國總統歐巴馬派任的美國駐利比亞大使—史蒂文斯,則大力協助利比亞在內亂後的國內建設,並引薦了其他周邊國家的援助與投資,是一個相當有理想抱負的大使。

 

美國國務院以及CIA在班加西的據點相對位置圖(圖片來源:Google Earth / 本社整理)

 

 

2012年,一部由美國反伊斯蘭團體所製作的影片《無知的穆斯林》(Innocence of Muslims),在7月時被上傳到Youtube,並在9月被翻譯成阿拉伯文,馬上就在伊斯蘭國家間廣為流傳。片中對於伊斯蘭先知穆罕默德極盡羞辱,還對伊斯蘭教的過去歷史作了一翻批評,引來一連串中東的反美活動,也就是2012年班加西恐怖攻擊事件的導火線。就在2012年9月11日當天晚間,反美遊行群眾在美國國務院在班加西的駐點外聚集。起初示威遊行仍十分有秩序,但就在晚間9點半左右,群眾間開始有人高呼「Allāhu Akbar」(即「真主至上」之意)並開始躁動。駐守在國務院據點外的2月17日烈士旅守衛開始注意到群眾中有人手持AK-47突擊步槍,以及RPG火箭炮,大約在9點40分左右,大門開始被持槍暴民攻擊。

 

電影《13小時:班加西的秘密士兵》中暴民湧入國務院據點的片段:

 

大門很快就被攻陷,暴民開始湧入據點內的主建築,也就是史蒂文斯大使的所在地。此時的史蒂文斯與國務院的IT人員尚恩史密斯(Sean Smith)一同被美國國務院安全特務史考特(Scott Strickland)所保護,並被困在主建物內的避難室裡動彈不得。坐困的三人不斷透過無線電向外求救,美國華府也在第一時間收到了求救信號,而位於首都的黎波里的美國大使館,也馬上做出了反應,集結救兵準備前往班加西。但遠水救不了近火,暴民開始以汽油焚燒建築,躲藏在避難室裡的三人被濃煙包圍,最後史考特打開在廁所的小窗向外逃脫,卻與史蒂文斯及史密斯兩人分開。史考特在火場中遍尋不著兩人,情況相當危急。

 

而正如電影裡所描述的,大約距離國務院據點700公尺外的CIA工作站,在事件發生地當下,第一時間就收到了三人在避難室的求救訊號。GRS的六名蠍子,也馬上帶著16名2月17日烈士旅戰士從CIA工作站前往救援。隨後在10點左右抵達了現場,並在火場中找到了史密斯的遺體,卻找不到失蹤的史蒂文斯大使下落。大約11點左右,一行人決定返回CIA工作站等待救兵。

 

就這樣,在坐困圍城的情況下,GRS和DSS特務們在CIA工作站與前來攻擊的恐怖份子發生激烈駁火,也正是電影中相當精彩的槍戰劇情。直到次日早晨,從首都的黎波里前來支援的救兵們抵達現場,才將CIA以及國務院人員救出班加西,結束了這起恐怖攻擊事件。

 

在事件發生的當下,受困在班加西的美國人遲遲等不到救兵。當時CIA甚至還向美國駐軍在義大利西西里島的溪哥奈拉空軍基地,請求空中支援,但到事件結束,該基地也沒有做出回應。就地圖上的地理位置來看,基地離班加西僅750公里,戰機大約1小時內即可抵達現場進行支援(圖片來源:Google Earth / 本社整理)

 

 

由CNN所製作的班加西恐怖攻擊事件新聞報導,有非常詳細的事件始末介紹:

 

 

事件後續餘波

 

電影由於聚焦在GRS的幾位蠍子身上,對於其他政治敏感的議題也點到為止,當中提到的幾個較具有爭議的地方,包括CIA當時雖然第一時間接獲求救訊息,卻無法第一時間趕赴現場,以及華府人員針對危機處理的反應過於緩慢,導致大使身亡的悲劇發生。這起事件是美國在1979年駐阿富汗大使被綁架遇害事件後,再次發生大使在職期間殉職的嚴重外交安全事故,因此在國內受到格外的注目。尤其是時任國務卿的希拉蕊,以及時任CIA局長的大為裴卓斯(David Petraeus),更是在事件發生後接受多場國會聽證會的質詢,使得歐巴馬政府因此是顏面盡失,甚至一度成為歐巴馬競選連任的重大危機。希拉蕊本人則在2013年卸下國務卿後,於隔年的2014年發表了回憶錄《抉擇》(Hard Choices),提到了他在擔任國務卿任內的幾個重要外交事件,當然其中也包括了這次的班加西恐怖攻擊。

 

希拉蕊的回憶錄: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36219

 

而麥可貝本人也透露,製作《13小時:班加西的秘密士兵》這部電影的目的,其實並沒有預設政治立場。電影上映後,不論是CIA工作站的站長或是希拉蕊本人,都對於電影本身不予置評。

 

正所謂「一將功成萬骨枯」,電影終究是一種文化藝術的創作。不論這起事件的對錯或是責任歸屬,在任何戰場上都有一群默默無問,卻又置個人生死於度外的英勇戰士,值得我們重視。這些在戰場上犧牲自己性命的英靈,藉由這部電影作為緬懷,我想就是《13小時:班加西的秘密士兵》所想要傳達的重點了。

 

 

 

延伸閱讀及相關資訊:

l   《13小時:班加西的秘密士兵》IMDb電影資訊:

https://www.imdb.com/title/tt4172430/

l   History V.S. Hollywood:13 Hours: The Secret Soldiers of Benghazi:

https://www.historyvshollywood.com/reelfaces/13-hours/

l   維基百科:利比亞

https://en.wikipedia.org/wiki/Libya

l   維基百科:2012年班加西恐怖攻擊事件

https://en.wikipedia.org/wiki/2012_Benghazi_attack

l   Business Inside:Missteps By CIA's Shadowy Military Wing Highlight The Agency's Troubling Shift To Militancy:

https://www.businessinsider.com/cias-global-response-staff-problems-2013-1

l   Top 5 Intelligence Agencies You’ve Probably Never Heard Of

https://news.clearancejobs.com/2013/01/27/top-5-intelligence-agencies-you-ve-probably-never-heard-of/

l   FOX News: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hZuuvQ9q7w

l   CIA:

https://www.cia.gov/news-information/press-releases-statements/2015-press-releases-statements/cia-memorial-ceremony.html

 

 

 



視覺動物的電影觀點 13小時:班加西的秘密士兵 利比亞 班加西 美國國務院 CIA 格達費 希拉蕊柯林頓 GRS 麥可貝

留言
或您可以完整的文章回應 點此回文

電影相關文章


院線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