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3 篇文章
如果施予希望,就註定背負對等的絕望,這就是魔法少女的命運…我真是個笨蛋。
《魔法少女小圓》Miki Sayaka

動畫評論 自我保護的機制,莫過於創造一個自己看得到的世界--《學園孤島》

2016-02-08 15:49:57


 

 

評分:8/10

 

初次看這部作品之前,因為知道題材屬性,所以筆者先看了原著漫畫以了解整個作品的世界觀。但不同於漫畫開場白沒多久就直接點出故事的世界已經是處於毀滅的狀態,動畫第一集反而是微幅調整劇本(但整體大綱不變),以此給予觀眾一個既有印象的落差,直到第一集結束的時間點才點出了活屍橫行的事實。

 

在這個前提之下,故事一方面是跟著主角所認知的住校生日常生活進展,另一方面則是透過其他生還者的觀點看待現實環境。但有意思的是,相較於多數描述到活屍末日題材的作品主要著重在動作場面;以及成人議題,或是現實面諷刺描述,《學園孤島》更多成分始終只把劇情圍繞在『生存』這個主題之上(當然漫畫目前進度已經描述到關於人性現實面的橋段)。

 

按照一般來說,如果這類故事出現的角色是一如主角這樣,把自己精神狀態始終保護在逃避現實的狀態,通常如果是走成人創作路線的作品,這種角色大部分都是屬於被犧牲的棄子。然而當故事劇本設定角色是未成年(加上些許幼童色彩的畫風),同時故事重點也沒有過度描述基於生存必要而突圍擊殺活屍的橋段時,活屍橫行的世界觀,似乎很大成分只是一種實體化的環境氛圍,故事劇情發展終歸還是要回到校園題材的設定之上。

 

也因此故事從開始就出現一個非常重要的點,也即是『即使處於末日之中,學習仍是必要的功課』這個部分…更別提後來在部分劇情描述到『校外教學(物資蒐集)』以及『畢業(棄守學校據點逃生)』之於這個主題的必要性(即使已經死了,還是選擇了生前對於學校的依戀做為歸宿)。

 

動畫版的故事從開始到結束都不斷強調『喜歡學校』這個點;甚至是主角逃避現實的心靈也是以世界崩壞之前,對於學校的依戀做為一個自我保護的思維。創作者的出發點可能觀者感受不同而有不同理解,但如果要從成人的角度思考,如果成長(出社會)到最後注定是要受傷(社會洗禮)以及死亡(被活屍同化),那麼選擇學校做為逃避成長(心靈封閉)以及避風的港口(有同學與老師保護),似乎也就說得通《學園孤島》對於逃避心理的描述為何如此到位了。

 

而最後學校的防護機制瓦解,乃至於主角告別逃避心靈(以死去的老師之靈魂具體化)與離開學校的一連串動作,似乎也說明了成長是不可逆的必然性。同時也讓筆者想起了《Angel Beats!》這部作品某些層面的異曲同工之處。

 

然儘管如此,《學園孤島》仍可視為一個純粹描述精神病學生與正常人學生在末日世界的日常生活小品…反正一如《回魂夜/整鬼專家》的Leon所說的,『只要你相信,它就會成真』…雖然我們都知道,它不可能成真。



活死人 校園題材

留言
或您可以完整的文章回應 點此回文

電影相關文章


院線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