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麥女孩》以史上第一位變性人的故事,闡述性別與身分認同的議題,導演湯姆霍伯(Tom Hooper)根據埃恩納(Einar Wegener)成為莉莉(Lili Elbe)的真人實事作為改編,並運用電影符碼作為Einar內心的掙扎與衝突。
Tom Hooper在性別認同的電影符碼執行上,剛好近似於史帝芬史匹柏(Steven Spielberg)於《間諜橋》開場,利用馬克萊倫斯(Mark Rylance)飾演的魯道夫阿貝爾(Rudolf Abel)的自畫像作為電影的身分符號,正因為《丹麥女孩》的主要角色Einar和妻子葛蕾塔(Gerda Wegener)皆是畫家,因此《丹麥女孩》的畫作論述便有了獨特的意義。
艾迪瑞德曼(Eddie Redmayne)飾演的Einar是風景畫家,以自己的家鄉瓦埃勒(丹麥語:Vejle)為作畫主題,搏得了眾人的喝采與名聲,瓦埃勒是Einar呈現在世人面前的樣貌,世人懂得欣賞瓦埃勒的美景,卻渾然不知瓦埃勒背後的代表意義,有一部分是Einar對童年和好友漢斯(Hans Axgil)那段穿著祖母衣服,及那情不自禁一吻的鄉愁眷戀。
艾莉西亞薇坎德(Alicia Vikander)飾演的妻子Gerda所畫的Lili亦然,世人認同畫中的女體之美,卻不知畫中女性其實是男兒身,世上的美麗事物,藉由畫家之手而呈現在侷限的畫布上,但在Tom Hooper的眼裡,真正受到侷限的並非畫作上的美好風光,反而是欣賞畫的人。世人對畫作的主觀認定,則是Tom Hooper對世人只願意相信自己所認定的事物樣貌,以及只願意肯定道德禮教範圍內的合理教條的諷刺技法,一筆又一筆的將社會的盲目與保守暈染在電影的影像之中。
Einar在對洋裝和絲襪的撫觸之下,逐漸揭開在瓦埃勒的變裝回憶,也讓Lili逐漸覺醒,Lili的出現讓Einar不再作畫,甚至在電影前半部向妻子信誓旦旦的說瓦埃勒就在心裡面,卻在Lili出現後,向妻子坦承他再也想不起瓦埃勒的樣貌,瓦埃勒是Einar的符碼,因此瓦埃勒的消失是Einar逐漸消失的證明,也是Lili逐漸佔據了Einar的身心,失去了世人認同的表象,而顯露出Einar的真實本我:Lili。
Tom Hooper更利用了畫作、鏡子與門框等影像符碼,替Einar和Lili的性別認同做了虛實對照的反差論述,Einar的男性身分對他而言,是迎合世人的虛假存在,因此每一次Einar凝視著畫作中的Lili,甚至是在鏡子前全裸的將生殖器夾起的戲,都呈現了Einar在性別認同上的天人交戰,畫作與鏡子裡的皆是Lili,皆是他遙不可及的真實自我,而在真實世界的肉體,反而是他亟欲捨棄的虛假身分。
那場在妓院中的肢體模仿戲,妓女被關在房內搔首弄姿的挑逗男性情慾,Einar在房外透過小窗戶模仿著妓女的誘惑身段,有趣的是這場戲的長方形窗框Einar在畫面右側,左側則由妓女的倒影填滿,運用虛實技法,不靠台詞呈現Einar身在房外,Lili卻如同妓女般被囚禁於房內(內心)的性別認同困境,至於Tom Hooper多次用雙重或單門框的構圖,將Einar至於門框其中,也就是Lili的生命與自我被社會困住的性別認同困境了。
《丹麥女孩》的全劇配樂,則由筆者最愛的法國作曲家亞歷山大戴斯培(Alexandre Desplat)所譜寫,〈The Danish Girl〉、〈Lili's Dream〉、〈Make-up & Costume〉、〈Watching〉、〈The Mirror〉等曲目,Alexandre Desplat都非常細膩的用溫柔的音符,捕捉Einar/Lili內心細微的痛苦掙扎,電影後半段則以〈Schizophrenia〉、〈One Step At A Time〉、〈Lost Blood〉等曲目,直探Einar/Lili內心的痛苦根源,使得整部電影的配樂在表面柔和情感的音符流動下,又能品嘗到身分認同困境的酸楚滋味,再加上Eddie Redmayne及Alicia Vikander精彩的演技表現,提升了整部電影動人的情感力道。
可惜的是對於一部目標為奧斯卡的電影,Tom Hooper與編劇露辛妲考克森(Lucinda Coxon)過於急切的想雕琢Einar/Lili的內心糾結,卻錯失了在情節轉折處鋪陳細膩情感,甚至將Gerda雙性傾向的史實改為異性戀,更加失去了能在劇本上挑戰人性衝突的情感層次與驚喜,使得劇本過於迎合故事表面的娛樂性,因而失去了提升電影質感的機會了。
以上劇照由開眼電影網授權使用:
https://www.atmovies.com.tw/home/movie_homepage.html
電影胡說八道專頁:
https://victorstarmovies.blogspot.tw/
故事劇情:5
氣氛營造:8
演技表現:9
題材鮮度: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