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篇文章

影評 《黑祭司》韓式風格的驅魔電影

2016-03-31 00:07:50


      西方恐怖片常用的敘事主題,除了大眾所熟知的靈異鬧鬼現象,驅魔是另一種常見的敘事題材,舉凡早期經典的《大法師》、《康斯坦汀》,至後期的《地獄魔咒》、改編真實案例的《驅魔》,天主教、聖經、祭司、驅魔儀式…這些源自西方宗教元素,因富含其文化原生及獨特性,被運用於西方電影中,不僅顯得理所當然,亦一再地被自我複製。《黑祭司》同樣描述了天主教的驅魔過程,但特別的是,其驅魔過程的所在地卻是位於非天主教宗教原生連結的亞洲地區─韓國。

      電影描述了一名虔誠信奉天主教的韓國少女(朴素丹 飾)在一次車禍受傷入院後,開始出現一連串常理無法解釋的著魔症狀,與少女熟識的金神父(金允錫 飾)為解救少女脫離惡魔附身,不顧教會高層的反對,執意進行驅魔儀式,由於儀式需要另一位副祭司輔助,金神父便透過過去神學院的同事介紹,從院上找來一位符合所有副祭司條件(生日、語言能力、個性)的高年級生崔俊昊(姜棟元 飾)來協助驅魔。

      《黑祭司》的敘事結構和歐美驅魔電影相似,工整地將敘事分割成意外發生(惡魔脫逃)、驅魔準備及最終驅魔儀式幾個階段,說故事的方式看似大同小異,但其畫面呈現及主題強調部份,仍可看出其中與歐美不盡相同的影像敘事風格。

      如在驅魔過程的呈現,《黑祭司》驅魔過程所營造出的壓迫及恐懼感,並非利用歐美電影對於噁心、怪異場面的強調─如《大法師》裡大量的嘔吐物、360度頭部扭轉動作的畫面呈現,而是大量特寫少女因被附身而造成臉孔嚴重扭曲、傷痕累累的臉部特徵,藉由特寫鏡頭的呈現,讓惡魔說話咆嘯時的陰森邪氣在大銀幕的呈現下一覽無遺。且不同於歐美電影中惡魔多無意義地怒罵或咆嘯,《黑祭司》將驅魔過程聚焦於惡魔對於兩位祭司心理弱點的攻擊及挖掘,雖然《黑祭司》的驅魔過程充斥了大量的話語,但大量的特寫鏡頭及雙方心裡攻防戰的對話過程仍舊使其充滿了張力。

      也因為驅魔過程對於祭司心靈攻擊的設定,在前半段的敘事過程,導演用了許多插入敘事來呈現兩位祭司的過往生命片段,雖然電影未歷時性地交代這些人物的背景,卻也讓觀眾能從這些斷續初線的回憶鏡頭來逐步拼湊兩位祭司的生命歷程及埋藏在其心中深處的遺憾及愧疚。

      電影雖定調於驅魔,但導演亦巧妙地放入了現代宗教空殼化的嘲諷,如當金神父向教會高層請求允許為少女進行驅魔儀式時,從未經手過驅魔且為了避免不必要麻煩的高層人士,竟要求金神父直接將少女送進精神病院治療作結。

      現代性帶來的理性思考拒絕了怪力亂神的想像,物質性的追求,亦讓人逐漸遠離了宗教信仰的追尋,在無神論者越來越多的現代社會中,宗教信仰成了某種程度的守舊或無稽之談,就如同影片中少女父母及教會高層對於金神父舉辦驅魔儀式意圖及可行性的質疑,並認為惟有醫療體系才能拯救少女。但最終驅魔儀式成功的劇情安排,及導演數度以天神式的鳥瞰鏡頭展現了車水馬龍、繁華的現代社會街景,彷彿試圖強調宗教的神祕性及至高性。或許就好比《毒鑰》裡不斷重複的主題─「惟有在你相信時,咒語才會起作用」,神/魔的存在與否,就端看個人對於信仰的堅定與否。


電影爽度:5
故事劇情:5
氣氛營造:6
演技表現:7
題材鮮度:5



留言
或您可以完整的文章回應 點此回文

電影相關文章


院線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