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篇文章
Ernest Hemingway once wrote, "The world is a fine place and worth fighting for." I agree with the second part.
Se7en

影評 《漢娜鄂蘭——思想的行動》

2016-05-21 00:10:13



《漢娜鄂蘭——思想的行動(VITA ACTIVA: THE SPIRIT OF HANNAH ARENDT)》是一道以精美食材烹調的料理,營養價值毋庸置疑地高,美味與否,則見仁見智。然而可以確定的是,享用這道料理並不容易;真吃完了,能否順利地消化更是教人胃疼的問題。


片中運用的材料主要包括:相關事件的歷史影像、鄂蘭受訪的錄音和錄影、鄂蘭與師友往來的書信、鄂蘭自身的著作,以及相關人士的訪談。作為一部紀錄片,它的構成相當——幾乎是過度地——仰賴語言文字,影像部份反而成為陪襯。由於鄂蘭的思想家身份,與之往來者亦多為學者教授,討論又經常涉及哲學、歷史和政治,所以無論是書信或影音,內容都不大通俗親民,尤有甚者,當片中直接引用鄂蘭各種著作的片段時,書頁上能夠放慢速度停下腳步反覆閱讀的文句,成為銀幕裡不斷流過的字幕和聲音,尚未理解這一句,下一段已緊接而來,缺乏思考喘息的空間,對於知識不足和悟性不佳的觀眾如我,是一場深感無力的硬仗。


全片由耶路撒冷大審判為切入點,凸顯出鄂蘭其人其言的爭議性,亦即「平庸的邪惡」此一概念所引發的各種討論與影響(這也就是2012年電影《漢娜鄂蘭:真理無懼》之焦點所在,不必加油添醋便自有戲劇張力)。鄂蘭挑戰了此前人們對於「惡」的理解,將視野拉高,超越做出行為的單一個人,試圖省思包覆其上更大的體系和脈絡。這樣的觀點惹惱了許多群體,包括鄂蘭血脈相連的猶太族群,召來無窮的詰難與攻擊。影片並不打算(也不可能)理清此中線團般糾纏的問題,而選擇沿著線頭摸索回溯鄂蘭的生命起點,觀照她的成長之路與學術歷程。


透過鄂蘭母親的日記,影片強調了鄂蘭自小便展現出的智性方面的天賦,但我們很快地在鄂蘭與其師海德格的書信往來中,看見她投入師生密戀那非理性的一面。作為紀錄片的宣傳焦點之一(https://goo.gl/rkv9R7),影片中對於鄂蘭與海德格關係的描繪實則只是點到即止,但僅僅藉由一鱗半爪的折射,已足以確認在鄂蘭的生命裡,海德格是一個獨特的例外,是她少數情感凌駕於理性的片刻,其中曲折,仍舊耐人尋味。


隨著歐洲政治局勢的改變,影片焦點也過渡到了鄂蘭的流亡生涯,而在我看來,這個段落應該就是紀錄片欲暗示的觀點之所寄:當種種定義「人」的尊嚴和權利一概失去,被視為世界的渣滓、多餘物、應該撲滅的害蟲,最終成為一個在政治地域和文化傳統上皆無歸屬的流亡者……經歷過如此的存在體驗,究竟對鄂蘭其人及其思想造成了怎樣的衝擊和影響?面對既有的和新興的各式權威、主義,鄂蘭何以能夠總是保持冷靜,站在一段距離之外做出批判省思?而她提出「平庸的邪惡」的概念,是否真如某些批評者所抨擊的,是對犯罪者的迴護,且證明了她內心之冷酷與缺乏愛呢?

如影片開頭鄂蘭恩師雅斯培信中所說,鄂蘭有一種無論何時何地皆能忠於自我的能力;但另一方面,她也有同理他人處境、看見更大脈絡的能力。而這兩種能力,正是那些符合「平庸的邪惡」者所欠缺的——他們逃避思考,將自我交付給更高的權威;他們與現實隔絕,無視於他者的苦痛,以致未能意識到正在執行的罪惡。這麼看來,鄂蘭除了指出此種邪惡的存在,也親身示範著如何避免,以及與之對抗的可能。

思考或許是危險的,但不思考卻更為恐怖。「寧願受苦,也不為惡」絕非容易做出的選擇,是非判斷的思考能力之外,還需要堅韌不拔的意志,後者實以前者為基礎,若先放棄了思考,便不可能生發選擇的勇氣。《漢娜鄂蘭——思想的行動》儘管不易下嚥又難以消化,但無疑會迫使你邁開思索的步伐,且一時三刻不能停歇。雖然若可掌握暫停、倒退、重播的按鈕,應能較好地吸收影片內容,使得本片更適合在課堂或私人空間觀看,但受縛於影廳舒適的座椅上,體驗被龐大資訊洪流沒頂的窒息感,不失為另一種激發學習意志的方法。感興趣的,不妨一試!

 

 

 


電影爽度:5
故事劇情:5
氣氛營造:5
演技表現:5
題材鮮度:5



留言
或您可以完整的文章回應 點此回文

電影相關文章


院線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