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尚未看過張艾嘉的《念念》,也尚未追上周格泰的《五月一號》,筆者有把握這兩部片都會是不錯的作品,所以我尚未能斷言《愛琳娜》是近期最佳的國片。但,若以筆者的觀影年表來說,最近三次看過的國片分別為《太平輪(上)》、《等一個人咖啡》、《寒蟬效應》,《愛琳娜》在故事的完整度、角色的經營、鏡頭的語言,以及導演的敘事安排上,要遠遠勝過這三部片。
故事不同,風格不同,表現的主義也不見得適合擺在一起比較,但可以很粗略的說,這是筆者近期看過,最好看也最高分的國片了!
撇除陳怡蓉本身拉小提琴的功力還不到足以征服觀眾的程度以外,《愛琳娜》全片在許多細節的處理與編排上,皆具備了不著痕跡的功力。電影起初會在劇情上所採用的某些表現形式中,埋下觀眾完全不會留意的伏筆,並且在故事的尾端讓人恍然小悟:「原來這個安排是這部片跟其他作品不一樣的地方。」另外,故事的力道不慍不火,甚至透過精心的剪接使得原本就演得很好的演員們把整個故事都說得更加深刻。你不會對戴立忍的髒話感到排斥,因為他不僅不刻意,還讓髒話變成角色鮮明而合宜的象徵;你不會覺得片中的抗爭場面矯情,因為電影讓它跟其他事件獲得平均的篇幅而不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