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五位新銳導演集結拍攝的短片集《十年》,講述了想像中香港社會的未來變化,帶有政治意識強烈的預/寓言性質。由於涉及人權、民主、獨立自決等敏感話題,電影遭到中國政府全面封殺,連帶禁播第 35 屆香港金像獎頒獎典禮(最終《十年》獲頒最佳影片)。
無風不起浪,動盪飄搖的局勢裡,竊竊私語顯然已無用,人們必須咆哮。觀影中,我不只一次想起賈樟柯曾引用的「忍無可忍,無須再忍」,這電影迫使人感受那樣傷神的痛,而這痛當然其來有自。所謂反動之聲,乃是壓迫與不平的「噪音」,它們或將矛頭指向假想共敵、或者直指實際政權。螢幕上光影流曳的原型幾近頹敗哀愁,卻以相反的警示導向希望,終而熠熠生輝。
開場的《浮瓜》已可見其直言不諱的決心。黑心政客為推動利己的國安法,自導自演了一場混亂,犧牲者則是時代巨輪下的小螺絲釘。年長者「幹一行倒一行,只求長工」、年輕者猶豫能否從中圖利,還要抽身。他們只見眼前的利益,不知不覺中把更珍貴的東西拱手讓了人,最終都被利用完後輾碎成渣籽。幾聲槍響,人心惶惶,幕後推手的嘴臉噁心至極(王宏偉成功『反串』),顯盡社會底層之悲涼。黑白畫面加分,幾番場景清楚切割,相互對照,後勁十足,還玩了一把黑色幽默,的確是將低成本運用得當。
《冬蟬》則是整部電影裡截然不同的光景,文學性打造的科幻感,竟帶出末世般灰暗。城市洗刷歷史記憶,物件勢不可擋地消亡,一對戀人不停製成標本,即便那已是最消極也最抽離的「保育」模式。日復一日,終於標本比存有物件還多,於是個體也不再有感覺:究竟人是消亡中的生命,還是活生生的東西?它的美很壓抑,詩意辯證甚至有些自溺,雖生猶死的無力仍舊悲哀,沉甸甸地壓住心頭。冬天哪裡會有蟬?夏蟲終究不可語冰。似乎也影射了無法適應世界高速發展的人們,沒有出路的絕望。
緊接著風格一轉,《方言》回到寫實路線,用多個情境發揮母題,詼諧諷刺很是亮眼。彼時,粵語已被徹底邊緣化,計程車司機若不諳普通話,則難以招攬客人,甚至可能同業相殘、報警舉發。這位父親的困境不止如此,望向兒子與同齡孩童對自己講著普通話,剎那間竟覺得自己格格不入。這一幕煞有《一個勺子》(A Fool, 2014)結尾的既視感,矛盾衝突上升到自我懷疑,雖以幽默手法呈現,卻高明描繪了一個無法解套的困境。
《自焚者》是全片最直接的一部,敘事手法頗具巧思。偽紀錄片尖銳地討論港獨議題、犀利直言中共的不是;劇情部分打造一名年輕「殉道者」傳遞理念,主軸則玩弄自焚者身分的懸疑。兩相對照下,並不讓人感到理想被消費。甚至當催淚煙霧迷漫,警察朝不抵抗者一陣暴打,那畫面的煽動力異常強大。這個分崩離析的社會裡,追求民主淪為一曲哀歌,如劇中人所言:「這十年來,我們學得最多的,是陰謀論;而我們失去最多的,是信任。」真相大白時,焚毀的雨傘象徵為何也已不言而喻。從失望到憤怒,最終支撐人們繼續下去的,還是希望。
擺在最後的《本地蛋》,是個溫和而有力的結尾。香港最後一間活雞農場被迫歇,雜貨店老闆前景未卜,少年穿起軍服搜查,取締「本地」二字。「《叮噹》(哆啦 A 夢)也禁,傻的嗎?」孩子這樣問。滿屋子的藏書,又有誰能保證,這只是對政權「宣揚絕望」的悲觀主義式意淫?我忽然想起藝術的力量。藝術是什麼?電影《竊聽風暴》(The Lives of Others, 2006)有一幕叫人難以忘懷:總是聽命行事的監視員,偷偷潛入劇作家中翻閱禁書(其實只是一本小說),當場深陷其中,久久不能自拔;信仰和自由產生矛盾,他像是獲得啟發般,變得柔和、變得人性。藝術不曾為任何道德條文背書,它只是告訴人們:這個世界是你的,而你更是你自己的。於是面對道德兩難的兒子,溫厚的父親告訴他:「無論如何,不要人云亦云,要思考。」語氣堅定,受眾是所有觀眾。歷史已再三告訴我們,面對極權,選擇麻木不仁是最可怕的,正如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會覺得自己有責任。
片尾引用聖經,告訴你我時勢真惡,求善不求惡,就必存活。幸好有這點光明,因為黑暗太荒誕,幾乎要人分不清現實與電影;但無論如何,為時未晚。我並非港人,無法親身體會在地感受,何況戒慎而論,在大量資訊中陷入自己熟悉的框架、忽略其他聲音,的確是可預想的情況。然而,故事雖面向香港,觸發的討論卻不止於此地,即使政治歷史背景複雜,人們仍能以之為鏡,反思自身所處的社會。是故那些基於政治理念的斥責,多像是邏輯謬誤的無稽之談,畢竟觀眾可以不認同電影反映的現實,卻不應忽略創作者的切入角度與藝術性。更有甚者,此番風波亦再次驗證,強權壓迫背後仍舊沒有長進,永遠只是基於恐懼。
這部沉重的香港預言,獨立製作的先決條件洽成為本質一部分──人民的自主反動,來自底層的回聲──它因此激起討論熱潮(低成本締造奇蹟、高票房卻遭下片、最佳影片獲獎惹議),以及社會景況的後續思考。傷痛與流血過後,社會矛盾日益增高之際,這部電影來的正是時候,將來因此至關緊要。
《十年》其實面向當下的每個社會大眾,用無畏先行之姿開了一道鎖。也許過於強硬、也許佈滿瑕疵,但前已無同路,後不見歸途。我們是想像的共同體,在大道上前行,隊伍時而順暢、時而陷入泥沼,每個人意見不一,可是趕在全體崩壞前,大伙必須正視與聆聽。就是現在,不能再等,如此的驕傲與尊重。瞭解到這一點,我想再看一次《十年》。
《十年》(Ten Years, 2015)
《浮瓜》 | 導演:郭臻 | 主演:陳彼得、利沙華、王宏偉
《冬蟬》 | 導演:黃飛鵬 | 主演:黃靜、劉浩之
《方言》 | 導演:歐文傑 | 主演:梁健平
《自焚者》| 導演:周冠威 | 主演:吳肇軒、游學修
《本地蛋》| 導演:伍嘉良 | 主演:廖啟智
--
◇ 中文預告:https://goo.gl/kr05bn
(本片將於7/9在台北電影節搶先放映,並於8/5在台上映)
◇ 延伸閱讀:
內地或因封殺影片《十年》停播香港電影金像獎(端傳媒) | https://goo.gl/qo28F8
香港觀察:電影《十年》效應(BBC中文網) | https://goo.gl/gVYsMz
故事劇情:8
氣氛營造:7
演技表現:7
題材鮮度: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