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篇文章
我所追求的純粹只是任性。完全的任性 例如說我現在向你說我想吃草莓蛋糕,於是你把一切都放下來跑去買 並且呼呼地喘著氣回來說:「 嗨! 你的草莓蛋糕來囉,」並遞過來 於是我說:「 嗯,我已經不想吃這個了,」而把它從窗子往外一扔丟掉。 我所追求的是這樣的東西
挪威的森林

影評 《養子不教誰之過》: 生在富裕家庭的小孩,不是福報而是另類的受罪

2018-06-04 18:16:21


 

叛逆之神 : 詹姆斯狄恩(James Dean)

年僅24歲因一場車禍命喪黃泉,比李小龍、瑪麗蓮夢露、珍·哈露、這些英年早逝的電影明星更早夭。一生中只演過3部電影就成為影史上不巧的傳奇。他到底演了什麼? 為何作品如此的少,就可以榮登AFI百大演員第18名的殊榮? 其實不需要理由,當你看見他在《養子不教誰之過》講出 You'er tearing me apart!的時候,就會馬上明白他為何是傳奇的原因。

劇中劇外都是叛逆形象的詹姆斯狄恩,替那些叛逆青少年講出了所有渴望與內心空虛的本質,如此精湛的叛逆情份被狄恩掌握的絲絲入扣。演過養子不教誰之過之後,他的紅外套與嘴上叼著香菸的樣貌,成為了所有男性想效仿的對象,也成為女性想追求男性形象,只要一提到詹姆斯狄恩就能直接聯想到叛逆少年,只可惜風靡全球後沒多久,狄恩就出車禍過世了,坐在他最愛的保時捷上面過世,得年24歲,他叛逆的形象永遠揮之不去,而詹姆斯狄恩也永遠停留在年輕最高峰的時刻。

 

 

聆聽永遠比說三道四還重要

由詹姆斯狄恩飾演的史塔克,帶著滿身是傷的身軀問他爸爸一件事情,「如果你要去做一件很危險的事,但是卻事關榮耀,你必須去證明它,如果是你,你會怎麼做?可是爸爸卻這樣回答 : 「這種事等了10年之後你回頭過來看,就會明白它是多麼幼稚的一件事」,而史塔克就很火大的離去了,很諷刺的是,根本等不到10年,隔年詹姆斯狄恩就過世了。

青少年為面子而賭氣,在成年人眼裡經常是幼稚的,可是它真的是幼稚且膚淺的嗎? 難到忍住一口氣就叫做成熟嗎? 在史塔克眼裡,其實他是有疑惑的,因為根本沒有正確答案。

在他最無助的時候,他找自己最親近的爸爸來尋求答案,可竟然是換來這種人生經驗主義至上的大道理,其實不是爸爸的錯,爸爸也是想關心兒子,可惜他完全不懂自己兒子是個標準浪漫主義者,他這種老生常談的大道理,在史塔克這種浪費主義者眼裡顯得刺耳是一定的。

其實史塔克他要的只是爸爸稍微多一點的傾聽,就只是那多一點點的傾聽而已,或許爸爸只要稍微肯聆聽兒子的心裡話,他就有可能會稍微認識他兒子到底是什麼人,可惜最後爸爸還是選擇先入為主去評斷自己的兒子。史塔克曾稱自己家庭是動物園,為什麼呢? 因為家裡面完全沒有傾聽者,就像動物一直喊叫不停。

 

 

生在富裕家庭的小孩,不是福報而是另類的受罪

電影裡3個孩子家庭狀況都很富裕、豐衣足食,但都各自走上叛逆這條路。若是一般人看到這種家庭富裕的孩子,不感謝自己父母給那麼好的環境,最後竟然還離家叛逃,那一定會被罵不懂事,進而對他們指指點點。

而這部電影完整帶給我們的,是富裕家庭長大的小孩在背後,其實是很悲哀且空洞的。他們的確不受窮忙困擾,但他們受高高在上的長輩們施壓,並且無法與長輩們溝通,在這麼深的隔閡下,他們並不感到自在。

簡單來說電影給我們一個觀念,生在富裕家庭的小孩,不是福報而是另類的受罪讓我最有印象就是由薩米尼奧飾演的柏拉圖,他就是家庭太有錢,所以爸爸媽媽才可以選擇丟下他給僕人照顧,讓自己不用負擔小孩。當對之下茱蒂雖然父母健在,家庭環境也很好,可是卻時常被大男人主義的爸爸品頭論足,每天在父親的血口噴人下長大,其實也沒有過的比較好。而史塔克的家庭,則是每天都被家人給小看,父母認為家裡給他的資源很多,他就不應該叛逆,所以應該要做個聽話的好孩子,但這反而變成史塔克的一種情緒勒索,重要的是家中沒有一個人願意去了解他。

三個人都是與父母有嚴重隔閡而物以類聚再一塊,一起在格里菲斯天文館想像自己是逍遙自在的,看似再逃避現實,但與其說是逃避現實,應該說是現實不給他們呼吸空間。

 

 

只懂道理,還不如學會溝通

這部電影體現了很多家庭相處上的迷思,舉例來說,爸媽嘮叨小孩子,而小孩受不了嘮叨而頂嘴,就一定是小孩不成熟嗎? 生在富裕家庭的小孩過的不滿足,就一定是代表小孩不知足嗎? 成年之後還會跟父母親撒​​嬌,就代表小孩很幼稚嗎? 簡單來說家長會認為小孩子叛逆,最大主因就只是因為孩子不聽自己的話罷了,那不聽話就代表小孩子不對嗎?

養子不教誰之過英文翻譯是Rebel Without a Cause,意思是有原因的叛逆,然而沒有原因的叛逆,其實就是站在父母的觀點所得出來的疑問,當為人父母有Rebel Without a Cause的想法時候,其實就是不夠了解自己的孩子才會有這種想法,與小孩的想法有隔閡才會認為自己的小孩子是叛逆的。

這部電影完全站在青少年的立場來問問我們這些大人們的感受,認為孩子真的不該頂嘴? 真的不該叛逆? 乖乖牌就一定是孝順的嗎? 其實這些道理,都是我們在限制青少年們的想法,然而當這些青少年會認為我們在限制他們的時候,進而產生叛逆這行為也是正常的。現在家長與小孩能一直站在同樣思維上的,絕對是少數,所以適當去習慣與了解孩子新世代的想法,多一點心思在溝通上,其實比拿出父母恩重難報經來教訓孩子還要實際。

這世界上沒有人不想孝順父母,沒有人想跟家人有隔閡,然而其實都是溝通的問題。

 

 

詹姆斯狄恩不論人生經驗

想想自己24歲的時候再做什麼? 是否還在以為人生還有許多事情要去磨練? 是否還有很多事情要去學習? 沒有錯!24歲真的太年輕了,但人生並不是老練就比較有價值,青澀就比較膚淺,有磨練與沒磨練其實都是經驗主義者的迷思。

詹姆斯狄恩沒有很長的人生歷練,但卻做到了許多有長年人生歷練的人們所做不到的事,他成為了當時反叛文化的指標,但他真的厲害嗎? 其實他只是做習以為常的自己而已。如果他有厲害的地方,就是他沒有受到社會價值觀的影響而賣乖,依然決然做個叛逆少年,然而老天真的給他一個最大的恩賜,讓他永遠只留在24歲,永遠當個叛逆少年的最高指標。假設他現在還活著,那他就已經87歲了,如果他人生長,那可能總一天會脫離叛逆形象,這樣他的叛逆就會變成短暫的,也不會像現在成為永久的指標。

在他身上看見,如果永遠堅持做習以為常的自己,總一天就會成為形象代表。不要管人生經驗,只要管每一當下有沒有充滿生命力,當浪漫主義者,不當寫實主義者,把叛逆詮釋成一種不管世俗的奔放與自由,不為反而反,這就是詹姆斯狄恩。

 

 

養子不教誰之過是否就像笑話

為什麼會說這部電影是笑話,因為裡面三個飾演小孩子的演員詹姆斯狄恩、娜坦麗華、薩米尼奧,通通不得善終。詹姆斯狄恩因車禍過世得年24歲,娜坦麗華乘遊艇意外溺斃享年43歲,薩米尼奧遭人謀殺得年37歲。詹姆斯狄恩出車禍的保時捷,再隨後只要有用使用過這台保時捷的任何人,通通都出意外甚至有人死亡,令人聯想到這是否是種詛咒,但不管老天怎麼看待養子不教誰之過或者是詹姆斯狄恩,都沒辦法撇除他是浪漫元素的經典這項藝術成就。

 

 

 喜歡我的文章,歡迎來到我們粉絲專業 : 無的存在空間

 


電影爽度:10
故事劇情:10
氣氛營造:10
演技表現:10
題材鮮度:10



留言
或您可以完整的文章回應 點此回文

電影相關文章


院線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