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導讀 | 120秒評電影:
達柯塔強森和蒂妲史雲頓兩位女星的表現,應該是足以撐起《窒息》這部電影的兩大亮點。感受角色製造出的強大能量,還有令人不寒而慄的氣場、壓迫感十足的窒息氣氛。
《窒息》的表現手法給人一種難以言喻的詭譎感:重度恐怖電影受眾可能會對當中血洗畫面的場景印象深刻、對當中的身體恐怖橋段不寒而慄、對片中的特殊化妝感到坐立難安;對一般觀眾而言可能無法馬上說出觀影後當下的感受。但就電影本身的內涵而言,《窒息》可說是後座力強烈,讓人在觀影後不斷思考,留存餘韻的一部作品。
它存在著一種如夢境般感受的超現實感,每個畫面是如此真實,但串聯起來就讓人摸不著頭緒。《窒息》並非是單純追求虐殺娛樂的驚悚電影,反而是以大量隱喻的元素,描述了人性邪惡面的劣根性,以及人逐漸投入某件事的著魔過程。簡單來說,就是花了兩個多小時的時間,告訴你一個心魔誕生的故事。
但若要將《窒息》描述成一部人性醜陋面的電影,其實也不盡然;當中讓我好奇的是,片中不斷穿插1977年發生的漢莎航空劫機事件,以暗喻東西德分裂的鐵幕時代,那個人心猜忌、人民受權威壓迫的詭譎氣氛,是引發我好奇心的一個影像元素。加上由蒂妲史雲頓分飾的心理醫生一角,暗示了跨越二戰冷戰世代的德國人,在白色恐怖政權下被壓迫,如何在狹縫中求生,並見證這個舞蹈學院誕生惡魔的旁支故事;都再再說明了本片試圖隱藏政治議題的野心。
它讓我想起波蘭電影大師-安德烈佐拉斯基1981年創作的《著魔》(Possession):同樣以東西德分裂下的柏林為背景,藉由一對婚姻觸礁的夫妻,妻子一步步被惡魔操縱以及丈夫心力交瘁的過程,描述了人心邪惡潛伏在不為人知的陰暗處,所謂「惡魔」在壓抑的氣氛下逐漸蔓延茁壯。《窒息》的原作《坐立不安》,在1977年代的創作背景,同樣在鐵幕下的東西德,藉由恐怖驚悚的包裝控訴白色恐怖政權壓迫的手法,確實能夠嗅出一絲暗諷政治現實的味道。
而《窒息》作為盧卡格達戈尼諾在《以你的名字呼喚我》後的驚悚恐怖電影,經典邪典電影的重拍之作,足以看得出這位電影大師對影像的敏銳度,解剖故事的能力,以及描寫人心的精準度。我喜歡故事透過達柯塔強森所飾演的蘇西,對鑽研舞蹈的專注度,一步步轉換為著魔、陷入其中而無法自拔的鋪陳;也喜歡格達戈尼諾經營影像、色彩以及運鏡上的巧思;但我實在受不了本片過於破碎和難以下嚥的剪輯與敘事方式;縱觀而言有令我驚艷之處,亦有讓我茫然的地方。
我們能夠在《以你的名字呼喚我》中看見那般緩慢悠閒的步調,描述兩位男主角如何相遇相識、結合,並讓觀眾感受到成長過程必經的痛苦與喜悅。但在《窒息》中,彷彿就是一條前往地獄而無法回頭的單行道,不斷地引發你的好奇心而慢慢陷入名為邪惡的深淵之中。換句話說,《窒息》不像是《以你的名字呼喚我》般提供銀幕內外雙向的交流,反而是非常暴力地將可怕的感受塞入觀眾的腦袋裡,不管願不願意,喜不喜歡。
邪惡之心的萌芽,或許正是如此。它其實一直存在內心的深層之處,等待所謂「嘆息」、「黑暗」、「眼淚」之母的催化。眾女性角色的編排,透過心理醫生的男性凝視作為見證,似乎也代表著當年女性受迫、女權意識尚未啟蒙的時代氣氛,一個渴望反撲的出口。總總暗喻的手法,是需要觀眾們專心思考、感受劇情背後所想要傳達的涵義。
白夫人與蘇西,亦蒂妲史雲頓與達柯塔強森兩個角色的權力關係,在本片中的變化相當精彩,卻也並非如過去我們看到的政治議題電影顯而已懂,反而檯面下的互相影響、權力消長的過程,才是《窒息》想要塑造的感覺。而片尾最後的伏筆,儀式性的橋段說明了新舊世代的交替,卻也似乎暗諷了舊世代的殘存,彷彿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般的伺機而動。當我們探討人性的負面影響,用如此隱諱的手法描寫邪惡之神的誕生,角色間的權力轉移,正是透過具象化的邪神,將「邪惡」概念具象化表現,傳達出人心捉摸不定的可怕。
《窒息》作為一部驚悚恐怖電影來說,可說是相當特別的一部作品:它有著演員們精彩的表現,也有著豐富多元的元素,同時以一個充滿黑色、奇幻色彩的口吻,暗喻了冷戰鐵幕下的政治迫害,以及人性猜忌的權力鬥爭。每個元素都讓人驚艷,但全部串聯起來卻生硬地讓人難以下嚥。它並非是一部娛樂性高的恐怖電影,反而需要慢慢適應、做好心理準備,感受影像氣氛的作品;至於怕血、無法接受身體恐怖的觀眾朋友,奉勸您最好考慮清楚,心臟練強壯點再來吧!
XXY的推薦指數:★★★★★五顆星為滿分
《窒息》我給★★★ 3.0顆星
你要求什麼?死亡。
對...一種讓我巴不得電影快點結束的可怕感受。
往好處想,恐怖效果超好!往壞處想,就是一部題材相當硬派的恐怖片。
電影預告片:
故事劇情:8
氣氛營造:9
演技表現:8
題材鮮度: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