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文宣上的「法國經典小說三度搬上大螢幕」讓人毫無防備的使人相信,這一定是一部還不錯的看的片子。再加上預告片的風格與配樂故弄玄虛,因此當女主角露出神秘的笑容,說:「可能我們奴性還是太堅強。」筆者一度有些期待,這位一臉笑裡藏刀的女僕,究竟會有什麼樣的心機呢?
其實沒有,一點點都沒有。
當她偷吃了飯後甜點的兩顆梅子,將甜點上桌後就被女主人立即識破,而她也只丟下了一句:「婊子,是不會上找人上床宣洩一下嗎?」。
當她被男主人調戲時,表面上嚴加斥責與抗拒,轉身後卻露出莫名自信的笑容。
她那桀敖不馴,一副自視甚高的模樣,宛如開屏的孔雀,搖曳生姿。她是個女僕嗎?或者觀眾也許要反省一下對「女僕」的刻板印象。只是當筆者另外找到搬上大螢幕的前兩個版本(分別為1946與1964年,實在久遠)後,不得不說,相較於1946年偏瑪麗蓮夢露,以及1964年偏灰姑娘的這兩個版本來說,2015年的這個版本的女僕顯然是最為女性主義的一版。
但除了調整女僕的形象以外,女僕瑟婷的所作所為都不稱不上有何心機。影片中除了不斷有人說三道四,強調女僕會走人要不就是懷了男主人的種,要不就是受到女主人的欺壓,而在瑟婷所服侍的家庭裡,兩種情況也都產生了一部分。除此之外,瑟婷充其量只是做了一份不適合她的工作的女孩,僅此而已。因為連片尾她跟另一位園丁的合作的計劃也是該名園丁出的主意,她只是憑藉著美色搭了順風車。
儘管毫無精心算計的心機令人失望,但是透過瑟婷服侍過的家庭交叉比較,便不難發現在那個年代,一個家庭迎來一位女僕可以產生什麼樣顯著的變化。女僕激發了女主人的嫌惡,誘來男主人的有色眼光,而她們的去留端看主人的臉色,沒有自我,或者,有也得壓抑。這種封建文化的社會在這部片中被有意識的改變,至此,筆者終於能明白,為何這個故事會是法國小說的經典,因為當中底層階級有罪的行徑,在現代社會而言,是自我再正常不過的推翻,甚至革命。可惜全片的敘事過於淺白而迅速,也和預告片中的氛圍大有落差,角色被賦予的情感過於刻板,若能再有凸顯細膩的轉折,或許IMDb上的分數就不會那麼慘澹了(5.8)。
(1946版的海報)
(1946的女主角)
(1964的海報)
(1964的女主角)
故事劇情:6
氣氛營造:5
演技表現:6
題材鮮度:5